依巴斯汀和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5-05-08孟艳鲜
孟艳鲜
依巴斯汀和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孟艳鲜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45例。两组研究对象在饮食控制, 避免接触过敏的基础上, 采用区别式对照治疗;观察组给予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8.89%, 而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依巴斯汀;转移因子;慢性荨麻疹
相关数据显示[1], 目前慢性荨麻疹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23%~40%的过敏性疾病为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也是国内外常见引起皮肤骚痒的病理类型之一。由于慢性荨麻疹主要发生在儿童或青壮年, 如果治疗方法不科学, 导致患者反复服药和重复治疗, 不仅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因此, 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寻找科学规范的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是皮肤科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相关基础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本院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皮肤科收治的45例患者采用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诊断符合2008年国际皮肤科学会颁布的《皮肤科系统疾病分类与诊断指南》中关于慢性荨麻疹的诊断。其中, 男54例, 女36例, 年龄4~36岁、平均年龄(21.3±8.9)岁。依据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4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饮食控制, 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区别式对照治疗;观察组给予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 依巴斯汀口服, 用量10 mg/d, 1次/d;转移因子口服液, 20 ml/次, 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用量10 mg/d, 1次/d。统计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预防慢性荨麻疹情况, 其中依巴斯汀(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5603312560), 转移因子口服液(南阳利欣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4290), 治疗周期为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根据《慢性荨麻疹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2月慢性荨麻疹症状明显好转, 皮肤划痕症阴性;有效:治疗后2月慢性荨麻疹症状有所好转, 皮肤划痕症弱阳性;无效:治疗后2月后, 慢性荨麻疹症状没有改变, 皮肤划痕症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论
关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西医临床常规应该使用激素,如果激素无效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冲击, 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同时可用使用中药调理中西医结合, 因为在采取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冲击疗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研究对象产生不同的毒副作用, 主要有患者的伤口不易愈合或延迟愈合, 出现面部及背部浮肿, 同时, 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骨骼以及神经系统等。有学者指出, 在采取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采取中药合理配合的情况下, 能明显降低由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制引起的相关毒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 慢性荨麻疹发病率近几年呈现日益增多的现象[3]。本研究使用的依巴斯汀属于依巴斯汀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89%, 而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8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过程中, 对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上述研究结果与前期相关学者研究结论基本相符。由此看见, 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对于治疗慢性荨麻疹, 疗效是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 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用药安全方便, 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熊心猜, 丁小洁, 邓利丽, 等.依匹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0, 39(23):3223.
[2] 王荣.依巴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23):95.
[3] 林萱, 林玫, 苏莉.转移因子与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2(7):547-54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89
2014-12-10]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公费医疗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