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诱发因素分析

2015-05-08高文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合并症病程胆囊

高文庆

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诱发因素分析

高文庆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诱发因素, 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63例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患者作为研究组, 60例胆囊结石未并发胆胰合并症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胆胰合并症发病情况, 并研究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诱发因素。结果 研究组中年龄≥50岁、病程≥5年、发病次数≥3次、胆囊异常、胆囊结石≥2 cm以及胆囊管直径≥0.3 cm的患者合并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各种胆胰合并症共同诱发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发病次数和首次发病持续时间等, 且在此基础上, 胆囊异常、胆囊管直径和胆囊壁厚度等因素易诱发胆总管结石和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异常、胆囊结石大小和胆囊管直径是诱发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均可诱发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 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诱发因素的不同选择适当诊治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诱发因素

胆囊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病, ≥40岁人群发病率高[1], 且大部分患者易并发其他如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或胆源性胰腺炎等疾病[2], 且患者出现合并症早期并无明显症状, 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为进一步研究分析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诱发因素, 本院选取63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患者63例作为研究组, 另选胆囊结石未并发胆胰合并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3], 经B超检查确诊;研究组中男28例, 女35例, 年龄42~79岁, 平均年龄(67.8±5.4)岁, 急性胆囊炎11例, 胆总管结石23例, 胆源性胰腺炎29例, 对照组中男29例, 女31例, 年龄41~78岁, 平均年龄(67.2±5.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收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经B超对患者各项临床因素包括患者年龄(≥50岁、<50岁)、病程(≥5年、<5年)、发病次数(≥3次、<3次)、首次发病时间(≥24 h、<24 h)、胆囊异常情况(正常、异常)、胆囊壁厚度(≥0.3 cm、<0.3 cm)、胆囊结石大小(≥2 cm、<2 cm)以及胆囊管直径(>0.3 cm、≤0.3 cm)等,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胆胰合并症发病情况, 分析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与各种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主要诱发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共同诱发因素包括年龄因素、病程因素、发病次数和首次发病持续时间等, 且胆囊结石合并总管结石和胆源性胰腺炎诱发因素为胆囊异常、胆囊管直径≥0.3 cm和胆囊壁厚度≤0.3 cm等因素;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诱发因素为胆囊异常、胆囊结石≥2 cm, 胆囊管直径<0.3 cm。经过临床研究分析发现, 研究组患者中年龄≥50岁、病程≥5年、发病次数≥3次、胆囊异常、胆囊结石≥2 cm以及胆囊管直径≥0.3 cm的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合并症诱发因素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胆囊结石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 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者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患者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瘀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结石形成, 临床多表现为胆绞痛、上腹隐痛、胆囊积液以及黄疸或其他症状;同时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可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易并发各种胆胰合并症, 且临床多呈隐性, 无明显症状, 增加临床诊治难度。

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病程、发病次数、首次发病持续时间、胆囊是否异常、胆囊管直径、胆囊结石大小和胆囊壁厚度等, 主要表现在:年龄≥50岁,病程≥5年, 发病次数≥3次, 首次发病持续时间≥24 h, 胆囊结石≥2 cm, 胆囊异常和胆囊管直径≥0.3 cm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急性胆囊炎发病几率高于年龄<50岁, 病程<5年,发病次数<3次, 首次发病持续时间<24 h, 胆囊结石<2 cm,胆囊正常, 胆囊管直径<0.3 cm患者。研究结果证明:①年龄越大, 患者身体机能减退, 免疫力和代偿能力下降, 患者胆胰合并症发病率越高;②当胆囊结石患者发病次数过多(≥3次)或持续时间过长(≥24 h), 病情易反复, 对胆囊内结构造成损害, 出现功能受损;③当患者胆囊管直径≥0.3 cm时,胆囊管扩张导致结石经胆囊管进入胆总管, 引发胆总管结石和胆源性胰腺炎;④当胆囊结石过大(≥2 cm)时, 导致胆汁排泄困难, 可引发急性胆囊炎。

综上所述, 引起胆囊结石患者并发胆胰合并症的危险因素较多, 当患者无明显症状时, 需要临床对患者合并症诱发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以便选择适当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1] 黄加国.胆囊结石与胆囊癌局部浸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29):80.

[2] 刘福东.胆囊结石患者绝经前后脂联素水平影响雌激素分泌及对胆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8): 2862.

[3] 陈大兴.胆囊结石常见胆胰合并症的可能诱发因素.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 19(2):21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74

2015-04-01]

467000 河南平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猜你喜欢

合并症病程胆囊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