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15-05-08王刘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王刘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王刘玉

目的 探讨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6例, 分别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 并比较各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相差不大, 但出血量明显较少, 下床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3.8%, 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老年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目前人口的老龄化, 其发病率日渐增高。造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强度下降, 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 使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 股骨颈脆弱[1]。另外, 因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 反应迟钝, 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外力, 因此在遇到平地滑倒或下肢突然扭转时, 易发生骨折。本研究利用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到本院就诊,且通过影像学CT、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65~83岁, 平均年龄72.5岁, 其中男18例, 女14例。陈旧性骨折患者12例, 新鲜骨折患者17例,骨折不愈患者3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 确诊无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等不宜进行手术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给予抗生素治疗, 预防术后感染。并进行CT、X线等常规检查, 确定股骨颈骨折情况。实验组: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进行硬膜外麻醉, 患者处于侧卧位, 患肢朝上, 切开关节囊, 在小粗隆上进行股骨颈截骨, 取出股骨头, 清除内容物, 根据患者股骨头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髋骨假体, 置入假体, 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放置引流管, 负压引流。对照组:进行内固定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患者的下床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不大, 但比较出血量与下床时间,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下床时间(d)实验组16 61.2±11.531.8±6.3a9.5±4.5a对照组1663.1±7.8 65.3±11.216.5±4.7

2.2 经过手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3.8%(15例), 发生感染1例, 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12例),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严重, 身体协调能力较差, 易造成股骨颈骨折, 且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内科疾病, 往往容易造成股骨头坏死, 引起其他并发症[2], 对老年人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身体及心理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有多种, 包括内固定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

内固定术是一种利用钢板、金属螺钉、髓内针或骨板等外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将断骨连接起来的手术。内固定术能够较好地保持骨折的解剖复位, 但不论何种金属内固定物,对人体来说总是异物, 采用此种方式治疗, 一旦发生感染,金属异物会严重阻碍伤口和骨折的愈合。同时, 内固定术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和骨膜, 会影响身体血运, 延迟骨折愈合。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 老年人的血运供应能力本就较差,发生骨折后不易愈合, 股骨头坏死、髋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因此利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应当充分考虑老人的身体情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植入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的治疗方式, 能够达到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功能的目的, 利于患者手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骨折部位的愈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 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恢复时间较短, 有效减小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3,4]。

本研究分别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对老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进行了治疗, 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验组与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手术时间相差不大, 但比较两组出血量与下床时间, 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下床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经过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3.8%, 1例发生感染, 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内固定术,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1] 李国兴.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临床与实践, 2013, 11(10):12-13.

[2] 杨漠源, 刘晓峰, 李竣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药物与人, 2014, 27(6):147.

[3] 郑吉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研究, 2012, 9(17):47-48.

[4] 赵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0):50-5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43

2014-12-02]

473002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