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

2015-05-08张秋华孙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出血量

张秋华 孙光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

张秋华 孙光

目的 分析和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8例子宫肌瘤患者, 通过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量, 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疼痛及经济压力, 术后恢复快,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开腹手术;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8~53岁, 平均年龄(36.4±7.7)岁, 初产妇53例, 经产妇25例。入院时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等, 经B超和病理学检查, 全部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单发性肌瘤42例, 多发性肌瘤10例, 肌壁间肌瘤19例,浆膜下肌瘤7例。采用双色球法将本组7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气管插管麻醉后开腹进入腹腔, 根据肌瘤大小、位置等进行手术,沿肌瘤突出处切开肌层, 肌瘤剔除后缝合, 逐层关腹。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全身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于腹部插入气腹针, 建立CO2通道, 将压力维持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切开子宫肌瘤包膜, 肌瘤采用抓钳抓住, 扭转分离, 剔除肌瘤, 并采用电凝止血。检查肌层缝合情况, 若无死腔形成方可关闭气腹,缝合腹壁切口。肌壁和基底部缝合采用“1”号可吸收线[3],逐层关闭, 减少出血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 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以此综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疼痛、腹胀、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良性肿瘤, 早期症状不典型, 不易被患者所察觉, 多数女性患者是通过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诊断发现的, 子宫肌瘤严重时将诱发大出血,引起急性下腹疼痛, 造成肾盂积水甚至不孕[4], 给女性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 坚持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促进术后康复。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 在开腹手术治疗中, 术中切口较大, 出血量较多, 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 可能引发诸多不良反应, 延长住院时间。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 在腹腔镜的引导下能明确肌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5], 缩短手术时间, 且切除率较大。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可见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术式, 术后感染、腹胀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同时术后排气时间缩短, 具有开腹手术治疗无法比拟的优点[6,7]。

综上所述, 在临床子宫肌瘤治疗中,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压力,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雷蕾, 贺子秋, 丁慧, 等.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观察.山东医药, 2012, 52(34):75-76.

[2] 肖晓宇.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1):119-120.

[3] 李海洋, 施晓, 张绪东, 等.腹腔镜困难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2(16):57-59, 73.

[4] 陈世杰, 范秀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9(z1):145.

[5] 张文萍, 刘景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11(7):122.

[6] 邓小凤, 杨冬梅.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临床分析.重庆医学, 2014, 43(4):448-450.

[7] 黄英, 刘顺涛.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重庆医学, 2010, 39(8):975-97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24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引起, 好发于35~50岁女性[1], 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少数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白带增多且有异味等, 给女性正常生活、工作造成诸多不便。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以手术为主,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慢, 效果受限。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 医疗器械更新频率加快,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逐渐被临床医师与患者所接受。本文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 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现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2015-04-20]

124000 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三病区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出血量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