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2015-05-08廖道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布托

廖道勇

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

廖道勇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10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50例。A组采用布托啡诺1.2 mg+昂丹司琼8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 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静脉镇痛。B组采用氟比洛芬酯150 mg+布托啡诺8 mg+昂丹司琼8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行PCIA静脉镇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患者48 h内的疼痛程度, 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同时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 A组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 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安全有效, 临床可推广应用。

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剖宫产;术后镇痛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 完善的术后镇痛对于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的意义。本院近年来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 取得了良好效果且减少了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剖宫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50例。所有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 有剖宫产适应证, 排除有药物过敏史、消化道溃疡史以及椎管内穿刺禁忌的病例。A组产妇年龄21~34岁, 平均年龄(27.3±3.5)岁;体重55~77 kg, 平均体重(61.1±8.3)kg。B组产妇年龄20~35岁, 平均年龄(27.5±3.4)岁;体重50~78 kg, 平均体重(60.5±8.8)kg。两组产妇年龄、体重、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与镇痛方法 两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开放静脉后左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置入针内针,见到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布比卡因2.0~2.5 ml, 调整感觉平面不超过T4。手术结束后开启PCIA泵。镇痛药物配方:A组布托啡诺1.2 mg+昂丹司琼8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氟比洛芬酯150 mg+布托啡诺8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镇痛泵参数设为持续输注量2 ml/h, PCIA量为0.5 ml, 锁定时间15 min。术后PCIA时间为48 h。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 记录不良反应。疼痛的测量采用VAS评分法。VAS采用10 cm长的直线, 两端分别标有“无疼痛(0)”和“最严重的疼痛(10)(或类似的描述语), 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 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 以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也就是疼痛的量[1]。记录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产妇在各时点均无呼吸抑制发生, B组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少于A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两组产妇VAS评分比较±s, 分)

表 两组产妇VAS评分比较±s, 分)

注:两组各时点比较, P>0.05

组别例数4 h8 h12 h24 h48 h A组501.95±0.921.90±0.840.98±0.410.56±0.410.40±0.33 B组502.01±0.891.98±0.951.22±0.330.60±0.360.52±0.21

表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为妇产科常见手术, 术后常要求产妇早活动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然而术后疼痛限制了产妇的早期活动。布托啡诺是吗啡南的衍生物, 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由于对σ受体的亲和力低, 很少产生烦躁不安等不适感,其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4~8倍, 哌替啶的30~40倍[1,2]。其药理特性很适合产科术后镇痛。布托啡诺静脉给药最大副作用为嗜睡, 长期嗜睡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3]。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环氧化酶(COX)而减少或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实现其抗炎作用。氟比洛芬酯是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 与传统的NSAIDs药相比具有靶向性、持续时间长、起效时间短等优点。NSAIDs单独用于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常不理想, 因此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减少其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 A组单纯用布托啡诺虽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而无呼吸抑制, 但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仍然较高。B组联合氟比洛芬酯后减少了布托啡诺的用量而镇痛效果与A组相当, 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 提高了术后镇痛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氟比洛芬酯联合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术后镇痛不仅效果良好, 而且减少了布诺啡诺的用量, 降低了不良反应, 安全性好, 值得推广应用。

[1] 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7-528.2546.

[2] 张兆平, 孙国华, 顾晓峰. 布托啡诺在术后镇痛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5):368.

[3] 段砺瑕, 李晓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5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97

2015-08-14]

36280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布托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氟比洛芬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贝·布托之父被“自己人”送上绞架
“铁蝴蝶”贝·布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