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

2015-05-06严姝娥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报告单技能班级

严姝娥

传统评价以“平均分”作为判断一个班级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成都市青羊区从2012年起,借助ACTS学业评价技术为教师提供的班级和学生成绩报告单中包含了上百个指标和数据,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更能诊断出具体问题,为教学提供了前瞻或改进的依据。两年多的应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渐从“经验主导,模糊判断”走向了“数据把脉,精准定位”的模式。站在一个有十余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角度来看,这种评价技术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帮助:

第一,为教师诊断学情减了负

诊断学情是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高效的必要手段。以往教师想要了解班级整体情况,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去逐一统计每一道题的得分率、失分率。而即使是投入了这些时间,所能得到的也仅仅只是一些零散的、缺乏关联的数据。而ACTS学业评价技术提供的成绩报告单不但能清晰地呈现知识、技能、能力的分项成绩,同时结构化的数据也更便于教师对各项指标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找到问题及症结所在。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时间效率,更为诊断课堂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以笔者在2013年1月份评价中获得的《班级成绩报告单》为例,可以了解到这份报告在诊断学情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多少有益的信息。

从图1的柱状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班级无论在“知识掌握”“技能积累”还是“能力发展”方面,均高于年级平均水平,且能力的分项成绩高于年级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表明该班学生在能力发展方面较年级平均水平具有较大优势。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希望看到的情形。然而,再细看总成绩分数构成情况时却发现,班级学生的能力平均得分率低于知识和技能平均得分率,且分化程度竟然也是三者中最高的一项(见图2)。对比笔者执教的另外一个班级,也存在类似的模式,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所幸ACTS成绩报告单提供的分项分数构成使这种分析有据可依。从图3的“能力分数构成”中可以看出,我班学生的“空间想象”在各项指标中得分率最高,而“语言理解”和“逻辑分析”的得分率相对较低,但与年级得分率相比,班级学生的这两项又有明显优势。这表明笔者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是卓有成效的,只是还需要再更多关注数学底子比较弱的学生,以降低分化程度。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整个年级学生在能力倾向方面,都是“语言理解”和“逻辑分析”的得分率最低,这表明全年级学生在这两项上都相对薄弱。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全年级,包括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在这两项上呈现劣势呢?将技能和知识的分项指标与能力指标做关联分析后发现,与逻辑分析能力紧密相关的“问题解决”“应用”“推理”技能,班级学生的得分率都相对较低(见图4),而知识中与这几个技能相关度较高的多边形周长、实践与综合、年月日等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掌握得也不够好。分析至此,再结合笔者日常教学的经验,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在教学中可能忽略了引导学生将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因此班级学生在“问题解决”“应用”“推理”等技能积累出现问题,而最终影响了逻辑分析能力的发展。

从能力追溯到技能与知识,再从知识关联到技能与能力,《ACTS学业成绩报告单》不仅帮助笔者更全面、精准地了解了全班学生的学情,而且通过对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还帮助笔者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了解了学情,找到问题所在,从此,日常教学中笔者更加有针对性地注意保持自己的教学优势,同时也以关联分析的视角来挖掘测验中得分率低的题目背后的原因。慢慢地,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在2014年9月份的评价中,“逻辑分析”已经成为班级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第二大长板”,而原来受到制约“语言理解”能力潜能也得到了挖掘和展现。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之有直接关联的“问题解决”技能,也由原来的“最差”进步到“第四”(见图5)。

第二,为因材施教提供客观依据

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对班级中表现差异较大的学生,比较容易判断两者存在的问题分别是什么,但对于班级中成绩相近学生的情况却很难做出具象的细致分析,也很难准确地说出两个学生之间是否有差异以及差异在哪里。但《ACTS学生成绩报告单》却可以帮助教师做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非常客观的依据。

图6和图7显示的两个学生的成绩,在一维评价的模式下,如果仅从卷面分(即知识应用原始分)来看的话(总分120分),一个学生得了118分,另一个得了117.5分。教师的经验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两人的成绩差不多,能力水平也基本相当,然而,《ACTS学生成绩报告单》却让我们对这两个学生有了新的认识:

细看两个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得分情况,会发现学生甲卷面分稍高但分数构成呈现出“技能优于能力”的态势,而学生乙分数虽然低0.5分,但却呈现出“能力优于技能”的特点。同时,卷面分低的学生乙在百分位和标准分上也明显高于学生甲。虽然两人只有0.5分之差,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习类型”。

学生甲,技能优于能力,属于自主型学习,学习时比较“听话”,注重练习,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学生”;学生乙,能力优于技能,属于自发型学习,喜欢挑战,但不注重练习,学习时喜欢凭感觉走,给人感觉有点“叛逆”。如果不是借助这种新型的评价技术,教师是很难发现这两个学生在能力结构和学习风格上的差异,于是依然会用相同的方式来指导两名学生,其结果必然是适合学生甲的方法不适合学生乙,两个学生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然而,借助这份甄别力更强的《ACTS学生成绩报告单》,两个孩子差异可以轻易识别,这为教师开展因材施教提供了客观的、基于数据的证据。

基于这两名学生的成绩报告单,将他们的知识、技能、能力三个数据关联后,结合数学课的特征,笔者决定采用“优势互补、类型搭配”的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改进。一年半下来,两名学生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两名学生的分数构成(知识、技能、能力)趋于均衡,两名学生的分数构成都呈现出“均衡化、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说明优势互补效果良好;此外,学生甲的变化尤其突出:一年半的时间,他在两次评价中呈现出的百分位(群体层位)由84.04上升为96.46,进步之大,表明依据《ACTS学生成绩报告单》而采取的“问题解决方案”科学有效。

《ACTS学生成绩报告单》帮助笔者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改进方向,给笔者分类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了教学效果与学生发展上的双赢。

第三,为教师的专业提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ACTS评价技术是一种新的评价技术,借助它可以让教师更准确地透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发现问题仅仅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何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却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体现教师专业性所在。如何在教学长板中提炼教法?如何让个人优势变成团队优势?锁定问题如何改进?共性问题如何突破?这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共同进步。

“共同进步”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上的转变:从原来的只看学业成绩,到现在的要看学习过程、更要看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要从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来设计和安排我们的教学活动,将发展能力、技能与知识有机有效融合;评价理念的转变:试卷的编制不再停留于传统的双基测验,而是要立足于学生能力发展来设计,同时还要转变“评价就是考核,评价就是分分计较”的观念,而是将评价作为诊断自身问题,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的机会来看待,更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改进教学。

ACTS学业评价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是依靠单一的平均分对学生进行甄别,借助感性认识实施改进措施;现在是借助《ACTS学生成绩报告单》中的结构化数据,诊断出学生发展现状,再依据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案。课堂教学从此进入了“从经验判断到科学诊断”的新境界。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借助ACTS学业评价技术,真正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对学生而言,抛开单纯的题海战术所带来的技能提高,真正开始关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教师而言,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然后诊断自己,继而突破专业瓶颈。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符合教育部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

猜你喜欢

报告单技能班级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班级“四小怪”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不称心的新班级
画唇技能轻松
美国堪萨斯州小学成绩报告单及其启示
基层医院报告单分类板制作1)
班级被扣分后
巧贴检验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