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

2015-05-06张秀芳马厚蓉李丽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盆腔炎灌肠中药

张秀芳 马厚蓉 李丽芬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

张秀芳 马厚蓉 李丽芬

目的 对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中药;慢性盆腔炎;临床护理

据相关医学方面文献报道,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显著, 同时加上有效护理方法,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近年本院收治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药治疗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患者年龄30~50岁, 平均年龄(46.5±3.3)岁;且患者均有孕产史,病程1 个月~10 年, 平均病程1.97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中药治疗, 采取红藤、败酱草、地丁、柴胡等组成的中药方, 对患者实施中药灌肠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 在治疗前先准备好灌肠器具, 防止交叉感染, 并在治疗前告知患者操作方法, 取得患者配合, 使患者取左侧卧位, 适当抬高臀部, 然后将配置好的中药灌肠液进行灌肠操作, 注意保持灌肠液温度在39~41℃左右, 操作完毕嘱患者卧床休息, 尽量提高中药肠液在患者体内的时间。中药灌肠采用一次性灌肠袋, 1次/d, 10 d为1个疗程。护理人员给予合理的疏导和安排患者配合治疗。

观察组应用中药灌肠治疗的同时,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使其做好护理配合工作,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解除其思想顾虑, 让患者认识到配合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 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 同时对患者家属给予心理疏导, 取得家属的支持, 使其在治疗期间多给予患者关心和体贴,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使患者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坚持治疗。②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饮食要清淡, 多食一些容易消化并富含营养的食物, 禁止食用辛辣食物, 忌烟酒,坚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通过合理饮食及锻炼, 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 同时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避免性生活。③日常生活干预。要特别注意外阴的清洁, 每天进行外阴清洗和内衣裤更换, 最好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另外还要注意清洗器具的选择, 必须有专门洗外阴器具, 以此避免其他细菌感染阴道。通常1次/d清洗外阴, 最好大便完后也清洗1次。另外要尽量选质量好的卫生巾, 并要勤更换, 要特别注意经期、产褥期及流产后均不能同房, 平时在同房前双方都应该洗澡, 同房后女方还要再次清洗外阴, 保持外阴清洁。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下腹以及腰骶疼痛消失, 并且妇科检查以及理化检查正常, 疗效指数N≥95%为痊愈;患者的下腹及腰骶疼痛有所减轻, 疗效指数N≥30%, <70%为有效;患者下腹及腰骶疼痛并无明显改善, 存在加重趋势,妇科检查与理化检查结果并无改善, 疗效指数N<30%为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同时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对治疗1个月后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以得分>10分为非常满意;5~10分为满意;<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药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6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

表2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研究指出, 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 多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粘连所致[1]。临床中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 治疗恢复缓慢, 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并结合护理措施, 才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指出[2], 中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确保中药通过肠道吸收, 有效改善患者盆腔血液循环, 促进药液吸收。

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 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 也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3]。在临床中药灌肠方中, 败酱草、红藤以及当归、丹参等能够发挥活血化瘀功效, 紫花地丁可以清热解毒, 在临床抗菌、消炎方面有很好疗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改善患者盆腔脏器微循环, 有利于改善血循环, 消除水肿, 减少炎症, 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临床慢性盆腔炎患者, 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 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68.2%), 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临床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应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中, 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 降低患者的恐惧情绪, 与患者进行沟通, 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 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4,5]。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中药灌肠过程中, 首先做好对灌肠器具的消毒工作, 以此来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灌肠操作前应该告知患者治疗方法, 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在灌肠操作中, 药液温度要适宜, 灌注压力要平和。中药药液不宜过多, 灌肠过程中患者出现腹胀以及便意时, 可以告知患者做深呼吸, 如发现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以及出冷汗的症状, 应该立即停止操作, 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6]。对患者进行灌肠治疗后, 应该确保患者卧床休息, 灌肠完毕, 患者不宜立即排便, 尽量保留灌肠液在体内的时间, 使药液能充分吸收, 对于月经期的患者应暂停中药灌肠。灌肠操作后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 适当进行运动, 并且需要患者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忌食刺激性食物, 合理饮食, 增加营养, 增强身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 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1] 涂静.中药灌肠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护理体会.西部医药, 2014, 25(36):209-210.

[2] 袁晓燕.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51(7):100-101.

[3] 翟景芬.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疗效观察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5):70-71.

[4] 温泰芳, 李晓红, 陈静, 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11):91-93.

[5] 邹芳铭.中药配合中低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z5):51.

[6] 梁云花, 夏令琼, 王鑫, 等.中药保留灌肠加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12): 1098-109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160

2015-06-11]

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中心城社康中心

猜你喜欢

盆腔炎灌肠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中医治疗48例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与女性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