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定在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2015-05-06牟照红赵娟许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咪定呼吸衰竭插管

牟照红 赵娟 许辉

右美托咪定在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牟照红 赵娟 许辉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 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 NPPV, 观察组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微量泵静脉推注, 镇静水平达到Ramsay 评分3~4分。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NPPV累计使用时间和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及NPPV失败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 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NPPV累计使用时间(16.65±4.17)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1.34±3.68)h(P<0.01)。观察组24 h内气管插管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PPV时有良好的疗效, 可作为AECOPD患者 NPPV 时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

右美托咪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但临床工作中不难发现, 慢阻肺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或并发肺性脑病, 易出现烦躁、谵忘等精神症状, 对NPPV的依从性差。本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进行NPPV的患者常规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 提高了NPPV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科收治的40 例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符合NPPV的基本条件[1]:轻中度呼吸性酸中毒(7.25<pH<7.35);呼吸频率>25次/min;意识清醒;有自主咳痰能力;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妨碍佩戴面罩的鼻面部疾病。其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 62~8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基础疾病、治疗前血气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给予控制性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等治疗, 同时给予NPPV, 采用伟康BiPAP Harmony呼吸机, 吸气相压力12~22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呼吸相压力4~6 cm H2O, 压力调节由小到大, 达到患者感觉舒适的压力水平, 吸氧5~8 L/min, 调节后使 SpO2维持在>90%, 鼓励患者长时间使用。观察组同时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微量泵静脉推注, 剂量为0.1~0.6 µg/(kg·h), 根据镇静水平及心率、血压调节速度, 镇静目标为Ramsay评分3~ 4 分。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上机后24 h内累计使用NPPV时间;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的动脉血气指标pH、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③两组患者无创通气失败例数, 统计气管插管率;④观察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无创通气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上机累计时间为(16.65±4.17)h, 对照组为(11.34±3.68)h, 两组患者对NPPV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者无创通气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H 值、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例数时间pHPaO2PaCO2对照组20治疗前7.27±0.0853.32±6.5280.52±9.54治疗后 7.31±0.05a62.36±7.32a61.42±7.62a观察组20治疗前7.27±0.0954.86±6.2383.01±8.54治疗后 7.37±0.07ab 72.58±6.18ab 52.87±7.21ab

2.3 两组患者无创通气失败、气管插管率比较 对照组失败5例, 有创通气率25%;观察组失败2例, 有创通气率10%,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观察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20例患者均未发生需要临床干预的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3 讨论

NPPV是通过无创面罩的连接, 实现正压机械通气, 从而有效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 降低气管插管需求率, 是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首选[1]。NPPV治疗成功的前提是治疗初期患者依从性好, 愿意配合使用鼻罩或口鼻罩进行治疗。在临床工作中不难发现,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躁动、谵妄、精神异常、不愿佩戴面罩进行治疗的比例非常高, 单纯通过言语沟通难以使患者完全得到配合。Delclaux等[2]报道14%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难以耐受面罩通气。Carlucci等[3]的研究发现有 22%的患者因无法配合而最终拒绝行NPPV治疗。目前寻求一种药物, 既能对患者进行恰当的镇静, 又避免了传统镇静剂如丙泊酚和苯二氮类等对呼吸和咳嗽的抑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镇静药物, 作用于蓝斑核, 能够产生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 不需要激活γ-氨基丁酸(GABA)系统, 没有呼吸抑制作用, 能保留气道分泌物廓清功能;半衰期短, 镇静水平容易调节, 不容易产生谵妄, 是美国FDA正式批准作为唯一可以用于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持续输注的镇静药[4]。日本学者Akada 等[5]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NPPV 时镇静安全可行。

本研究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NPPV患者镇静获得良好效果, 能明显延长NPPV的带机时间, 提高依从性, 从而发挥NPPV的治疗作用, 使得动脉血气指标明显好转, 降低了气管插管率。文献报道[6]右美托咪定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生心排血量下降, 心率减慢, 多发生在短时间给予负荷剂量及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本研究中, 右美托咪定以持续静脉泵注的方式给药, 剔除了血容量不足、血压过低、心动过缓的患者, 避免静脉推注负荷剂量, 未发生显著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临床使用安全性高。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南(2007).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4):350-357.

[2] Delclaux C, L'Her E, Alberti C, et al. Treatment of acute hypoxemic nonhypercapnic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delivered by a face mask: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0, 284(18):2352-2360.

[3] Carlucci A, Richard JC, Wysocki M, et al. Noninvasive versus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 epidemiologic surve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3(4):874-880.

[4] 石佳, 于钦军. 右美托咪定的药理作用及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7, 28(6):540-542.

[5] Akada S, Takeda S, Yoshida Y, et al. The efficacy of dexmedetomidine in patients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 preliminary study. Anesth Analg, 2008, 107(1):167-170.

[6] 陆洋, 沈浩亮, 王林华, 等.右美托咪定用于无创机械通气镇静30例.医药导报, 2012(12):1573-157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083

2015-05-22]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猜你喜欢

咪定呼吸衰竭插管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