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2015-05-06赵媛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家族史组织学阴性

赵媛媛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赵媛媛

目的 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方法 40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 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0例, 设为观察组, 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30例, 设为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及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0.0%小于对照组72.7%(P<0.05);观察组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患者的特点主要是有家族史、恶性肿瘤以及淋巴结、内脏等容易发生转移, 预后效果较差, 生存率不高。

三阴性乳腺癌;病理分析;预后效果

近几年, 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增高, 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较为特殊, 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均为阴性, 治疗内分泌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对症治疗Her-2的效果也不明显。作者分析了本院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总结了治疗方法和预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40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患者均为女性, 术前没有接受放疗和化疗, 年龄28~71岁, 平均年龄(49.7±7.1)岁, 临床资料完整, 且均为远处转移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0例, 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 且经过病理检查确诊, 将其设为观察组, 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48.2±5.3)岁;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30例,设为对照组,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51.6±6.1)岁。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从年龄、肿瘤大小、月经状态、肿瘤性质、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家族史等多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 总结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 观察、记录随访期间死亡及乳腺癌出现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患者数, 统计其生存率, 比较预后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分析 经过统计,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月经状态、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及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分析 [n(%)]

2.2 治疗情况 全部患者均实施规范化治疗, 观察组共6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单纯肿瘤切除术2例, 根治术8例,保乳手术2例, 改良根治术49例。接受化疗者62例, 以含蒽环类药物为化疗方案者53例, 其中行术前新辅助化疗者14例, 行术后辅助性化疗者60例, 行术后辅助性放疗者26例。

2.3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在5年随访期间, 观察组共28例患者死亡, 对照组共90例患者死亡,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14例, 对照组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者34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肝脏、肺脏及淋巴结转移者组间差异较大, 其他部位(如脑、骨、胸壁等)转移者差异较小。

3 讨论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 所占比例大约在10%~20%之间, 其特征主要包括预后差、化疗反应敏感、侵袭性强和恶性程度高等[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月经状态、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方面和目前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差别, 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不多,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组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及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 可能和BRCAI乳腺癌易感基因有关[3]。

综上所述, 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患者的特点主要是有家族史、恶性肿瘤以及淋巴结、内脏等容易发生转移,而且与患者肿瘤大小、年龄等的关联并不明显, 预后效果较差, 生存率不高, 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并加强预后。

[1] 李敬永, 赵秀兰, 李江波, 等.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与EGFR表达关系的探讨. 中国肿瘤临床, 2010, 31(1):32-35.

[2] 赵晓辉, 郝春芳, 何丽宏, 等.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3, 26(6):590-599.

[3] 吴晶晶, 张妍, 欧阳学农, 等.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与药物敏感度蛋白的相关性. 肿瘤防治研究, 2014, 29(5):439-44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015

2015-06-30]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妇儿医院

猜你喜欢

家族史组织学阴性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