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5-05-06段艳芳李少华刘孟春
段艳芳,李少华,刘孟春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焦作 454000
单采血小板是目前成分献血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成分用血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机采血小板以纯度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但由于机采血小板花费时间长,且献血者往往对机采血小板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伴随紧张、恐惧等心理,从而导致其更易出现不良反应[1]。为此,我们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168位机采捐献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入选献血者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健康标准,入选者采集前3 d均未服阿司匹林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将入选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均有84例。实验组中,女35例,男49例,年龄 22~56 岁,平均年龄(58.6±6.8)岁,多次捐献者 53例,初次捐献者31例,对照组中,女38例,男46例,年龄 23~57 岁,平均年龄(58.9 ±6.9)岁,多次捐献者 55例,初次捐献者29例。两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在年龄、性别、捐献情况上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设备及耗材
采用型号为Trimal Accel的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一次性耗材(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500mlACD-A抗凝剂作为血液保存液。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献血护理方式,如常规性献血宣教,给予必要的言语鼓励等干预。实验组给予系统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评估患者焦虑程度,总分为100分,其中评分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②观察两组采血过程中出现的献血反应[3]:轻度:仅有面部皮肤组织苍白,口唇周围有麻木感;中度: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重度:在中度的基础上,伴有惊厥抽搐、意识模糊不清、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③捐血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包括对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5分为较满意,>85分为满意[4]。采集前干预:在机采血小板前,应注意询问献血者有无晕针、晕血史,查看血管情况及其健康情况,确认其是否符合献血要求。并做好必要的准备护理,询问其作息、饮食、服药等情况,若未按时进食,可为其提供饼干、面包等,避免其空腹状态下采血,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防止枸橼酸反应。并在休息区配备沙发、电视、报纸、健康手册等,努力为献血者营造舒适温馨的等候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采取诚恳的态度,亲切随和的语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血细胞分离机的功能及程序设计的合理性,为其介绍血液生理知识,讲解血小板采集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解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尽量使其心态平稳。②采集时干预。a.采集时护理人员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选好适合的静脉,手法要轻、准、稳,保证“一针率”,以减轻献血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为其指导舒适的体位,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采集状况,告知献血中手臂不可随意乱动,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外而形成血肿,及时询问献血者的感受,与献血者亲切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使其消除紧张情绪。b.枸橼酸钠过敏反应观察。采集前询问过敏史和病史,可发生于初始阶段,献血者可表现为皮肤瘙痒及胸部不适,因此应密切观察,且注意询问献血者感受,及早发现及时终止采集,并给予相应的处理。c.枸橼酸钠中毒反应观察。当献血者出现面部或口唇麻木时,需及时给予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往往即可缓解。因此需要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症状加重。d.血容量反应的观察。当献血者最大离体的血量达800-1000 mL时,可发生低血容量反应。因此采血前,应提醒患者避免空腹采集,采血时,献血者出现面色苍白、精神淡漠等先兆症状时,应降低采血速度,取平卧位,给予热葡萄糖水饮服,若症状加重出现出现气短、恶心、视物不清、胸闷等症状,应暂停采集,立即取头低脚高位,给予回输血液。③机采后护理。采集完毕后,休息片刻再缓慢起床,并指导献血者正确按压针眼10 min,防止瘀斑或血肿发生。给予热饮料口服,促进血糖及循环血量恢复,并告知献血者在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以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以 t检验。
2结果
2.1 SAS评分变化
干预前,两组 SAS评分无差异性(P>0.05),机采后,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变化(n=84,±s)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变化(n=84,±s)
?
2.2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经统计,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要低(P<0.05),见下表 1。
表2 两组患者情况分析(n=84,%)
2.3满意度情况分析
实验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明显要高(P<0.05),见表1。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分析(n=84,%)
3讨论
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具有浓度高、血小板含量大,可减少由于制品中混入红细胞、白细胞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可准确检测制品中血小板数量,可科学掌握输注剂量等优势。但血小板采集相比于全血采集采集时间长、采集所需仪器繁琐,采集过程相对较为复杂等,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满足临床血小板的需求尤为必要。由于捐献者经化验合格符合捐献条件,故捐献血小板者安全性相对较高。血小板捐献者相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要短,一般为捐献后2~3 d。据文献报道[5],捐献血小板量<身体循环血小板25%的量,对捐献者的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研究指出[6],机采血小板发生不适反应主要以轻度为主,产生的原因主要可能为枸橼酸钠中毒,其次为心理因素、不良刺激及个体差异。其中枸橼酸钠中毒主要是在采集血小板过程中,采集所需时间越长,处理全血量越多,使主要成分为枸橼酸钠的抗凝剂进入捐献体内的量增多,从引起低钙血症,该组中实验组中出现3例轻度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其原因可能为回输全血速度过快,使枸橼酸钠抗凝剂浓度过高,而肝脏不能及时代谢,引起低钙血症,出现中毒反应。捐献者心理因素常出现在初次血小板捐献者当中,由于他们对血细胞分离机的性能不了解,且与献全血相比需花费时间较多,易在采集过程中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采血护士的穿刺技术不熟练,导致穿刺反复失败,及不良的刺激均会使捐献者的心理压力增加,精神高度紧张,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周围末梢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降低,出现血管抑制性献血反应。此外,献血者的年龄、身高、精神状态是否处于最佳状态等个体差异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存在联系,如捐献者采血时疲劳过度、空腹饥饿、睡眠不足、采集时间过长等,使得身体出现应激反应,而出现程度不同的献血不适反应。因此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加强护理干预尤为必要[7]。在采血前,就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筛选,针对不同捐献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消除个体差异与心理因素导致的献血不良反应,同时要密切观察采集过程,经常询问献血者的感受,密切观察献血者的穿刺部位及全身情况,尽早发现不良反应的先兆症状,做好预防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献血不良反应[8]。此外还应加强全程采血中的人性化服务,对献血者热情接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认知能力,同时创造温馨的采血环境,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配合采血工作。本研究中,机采后,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要低(P<0.05);在满意度上,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要更优(P<0.05),可见系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改善献血者紧张、焦虑情况,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血液采集的顺利进行,并对发展固定的机采献血者队伍提供有利条件。
综上血述,系统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减少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1]杨京娟.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中发生抗凝剂过敏反应的原因探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0):1075-1078.
[2]王华,周俊,张秀,等.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患者护理干预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40.
[3]王舒莹,李晓明,刘震岳,等.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4):341-342.
[4]李英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处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85-1685,1694.
[5]胡玉秀,李聚林,李文初,等.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2):1041-1042.
[6]滕青,汪传喜,戎霞,等.全血和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J].广州医药,2011,42(3):65-66.
[7]李庆凤.捐献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1):957-958.
[8]刘彩球.钙剂在机采血小板中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