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川崎病冠膜损伤的效果

2015-05-05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淋巴结

陈 光

(万载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万载 336100)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川崎病冠膜损伤的效果

陈 光

(万载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万载 336100)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川崎病冠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川崎病冠膜损伤患儿按随机双盲法分为35例治疗组和3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400 mg·kg-1·d-1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1 000 mg·kg-1·d-1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四肢变化、皮疹、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冠膜损伤患儿,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川崎病冠膜损伤; 丙种球蛋白; 冲击治疗; 疗效

川崎病也被叫做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主要伴有皮疹、发热、眼结合膜充血、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等症状。其会损伤冠状动脉,给患儿的健康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1]。笔者对万载县人民医院接收的35例川崎病冠膜损伤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8例川崎病冠膜损伤患儿,男36例,女32例,年龄0.5~11岁,平均(3.4±0.6)岁,病程1~7 d;所有患儿均给予临床确诊。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其中,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首先对其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地塞米松治疗,阿司匹林用量为30~50 mg·kg-1·d-1,3次·d-1,如有效控制患儿发热现象后,可适当减少服用剂量,3~5 mg·kg-1·d-1,疗程为1周;对患儿静脉推注0.3~0.5 mg·kg-1·d-1,2次·d-1,如患儿病情控制后,立即停止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400 mg·kg-1·d-1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患儿静脉注射1 000 mg·kg-1·d-1丙种球蛋白。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和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异常后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的四肢变化(膜状褪皮:硬性水肿)、皮疹、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四肢变化、皮疹、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 ±s,t/d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高发人群为幼儿,其会扩张冠状动脉,进而提高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且会导致出现心肌缺血不良反应,如病情较严重,则会给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正常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发病率,尚未发现直接致病病原体。有文献研究表明[2],小儿川崎冠状动脉病变初期发病期间,伴有明显的免疫失调症状。丙种球蛋白含有大量天然抗体,能够有效中和过敏原与免疫复合物,且具备较好的吞噬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免疫功能紊乱现象,进而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显著改善感染威胁。治疗川崎病患儿主要以消除急性期症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率以及控制冠状动脉病变为目的。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给免疫调节细胞带来负反馈,增加CD8,减少活化CD4,进而有效控制lgC的合成;另外,其能够封闭血小板表面、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单核巨吞噬细胞的FC受体,大大降低血管免疫炎症反应发生率[3]。本研究中,对所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抗凝作用,有效预防血栓,缓解炎症反应,并缩短急性期症状时间,最终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率。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的四肢变化、皮疹、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川崎病冠膜损伤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能够显著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1] 刘香连.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难治性川崎病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2):174-175.

[2] 沈玲云.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13例[J].浙江实用医学,2012,17(5):371-372.

[3] 郭志芬.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止川崎病患儿冠伏动脉损害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45-47.

(责任编辑:刘大仁)

2014-08-08

R725.4

A

1009-8194(2015)03-0066-01

10.13764/j.cnki.lcsy.2015.03.028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淋巴结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春季当心小儿川崎病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
川崎病5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