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片叶子的重量:《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旨分析

2015-05-05江苏省海安县男莫中学

学苑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贝尔曼常春藤亨利

江苏省海安县男莫中学 刘 凯

作为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最后的常春藤叶》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中语文老师钟爱的一篇文章。在教学中这篇文章往往以分析情节、概括人物形象、赏析欧亨利式结尾、探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为中心环节。这其实忽视了文本的多样化解读。

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样化解读,就必然会导致课堂的枯燥,文本意义的单一,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鼓励学生合理的误读。

欧亨利为何要选用常春藤来充当载体呢?为什么不是一棵橡树?不是一朵木棉花?是偶然,还是精心设计的?那么,走进欧亨利的文本,这片常春藤叶究竟有多少重量呢?

首先常春藤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忠诚、友谊和永不分离的爱。那么回到文本中善良的苏艾极尽心思照顾着患病的琼珊,暴躁的老贝尔曼“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位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不难发现这篇文章里有欧亨利极力歌颂的友谊,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理由的只有付出不需要回报的爱。如果仅仅概括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就过于笼统了。这里叶子其实体现的是友谊的重量。其实《麦琪的礼物》中德拉和吉姆也是一对常春藤,为了给对方圣诞礼物各自卖掉了自己心爱之物,虽然换来了没了用处的梳子和表带,但是文章荡漾的温情,夫妻之间永不分离的爱却也是欧亨利极力歌颂的。

其次再来看常春藤的生命力,常春藤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对光照的要求不高。生命力相当强,所以欧亨利设计了“琼珊数叶”的情节,琼珊了解这种叶子,所以将之与自己的生命联系起来。这里叶子承载的是生命的重量。同样道理,老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画上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永不会凋落,意味着生命的永不枯萎。琼珊的生命是老贝尔曼生命的升华。所以这篇文章安排在“珍爱生命”这一专题是有着特定的意义的。欧亨利本人生活就比较潦倒,却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本身就是一株常春藤,曾经笑谈自己“为面包而写作”。自然会对于生命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

希腊神话中,酒神迪奥尼索司的化身便是常春藤,那是充满欢乐与活力,永恒不朽的青春的象征。老贝尔曼画下一片常春藤,他的青春浓缩在叶子上,在琼珊身上焕发出新的活力,老贝尔曼是不朽的。苏艾琼珊懂得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便是让自己青春永恒。欧亨利选用常春藤作为故事的载体或许是想要在此向世人讲述生命的意义,歌颂不朽的青春。画在墙上的叶子不会凋落,不正像青春的不朽吗?

常春藤不耐严寒,这是它生命的缺陷。人的生命当然也会有缺陷,欧亨利在小说中非常隐晦地指出了这一缺陷,请注意医生的建议,医生询问琼珊心中能想两次的事,比如男人、冬季大衣的袖子。苏艾企图用红酒、猪排还有那不勒斯的海湾来引起琼珊的兴趣。当琼珊对这一切都失去兴趣时生命已经没有了希望。当琼珊燃起活下去的信念时第一时间想要看苏艾煮东西。这里的生命的缺陷就是活着的信念,没有信念的生命是无比脆弱的,根本不足以抵御来自内心和外界的严寒。而文章医生和苏艾都试图用各种事物来支撑起琼珊活下去的信念,但只有这一片叶子做到了。所以这一片叶子承担了信念的重量。

在他笔下信念是尊严地活着的必需品,《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是篇令人唏嘘不已的作品,年轻的房客为了寻找心爱的恋人四处奔波,当闻到熟悉的恋人的木樨花味道时,欣喜若狂,然而当房东太太否认见过这个女孩时,心中所有的信念訇然崩塌,生无可恋最终选择自杀。他心中的那片叶子最终凋落了。

常春藤是攀援灌木,它的一生是不停的攀爬的,永远向上的。这与文章中的人物何其相似,苏艾、琼珊为何要来到格林尼治村,自然是为了心中的艺术。老贝尔曼在这里度过了半生,一个连艺术女神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的画家,为何能坚持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自然也是为了心中的艺术。他们就是常春藤,为了心中的理想,一生都在攀登。老贝尔曼的伟大理想是画出一副杰作,在人生的终点终于完成,那是一片叶子。琼珊、苏艾的理想是成为艺术家,这一片叶子将是他们的理想的新起点。所以常春藤理所当然地被赋予了理想的重量。

欧亨利的笔下理想与爱是至高的,同样的名篇《爱的牺牲》,乔和德丽娅便是交织在这组矛盾之中,夫妻二人都是执着地追求着艺术的理想。当无法实现时宁愿自己放弃,也要支持着对方的追求。因为在他们的眼中爱就是让对方实现心中的理想。他们是互相依靠的常春藤。

理想是信念的具体体现,叶子撑起活下去的信念,而像常春藤一样向着艺术攀登的理想是活着的信念,人与人之间的爱则是叶子生长的营养。这一片常春藤叶在这篇小说里真的是重若泰山。

猜你喜欢

贝尔曼常春藤亨利
最后一片藤叶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找找看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大公鸡亨利
找找看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