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30例*
2015-05-05杨进平江雯涵周海燕
袁 磊,杨进平,闻 瑛,江雯涵,周海燕,徐 丹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30例*
袁 磊,杨进平△,闻 瑛,江雯涵,周海燕,徐 丹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2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和验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56.7%(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并发症多,其急性期受到医患的广泛关注,而恢复期往往却被忽略,恢复期是否得到得当的治疗,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日后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其恢复期的治疗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急性期的治疗,但现代医学对于其恢复期的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的治疗有较大优势,本研究着眼于此,采用中医经典方剂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以比较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本院脑病科住院及门诊已明确诊断及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60例。以就诊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5岁,平均(56.05±6.85)岁;病程0.5-6个月,平均(4.9±2.83)个月;有高血压病史28例,高血脂病史26例,糖尿病史2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6-75岁,平均(57.25±6.88)岁;病程0.5-6个月,平均(5.1±3.03)个月;有高血压病史26例,高血脂病史28例,糖尿病史24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缺血性中风) 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载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执行。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制定的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西医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诊断;(3)符合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4)病程在恢复期(2周到6个月);(5)首次发病,或2次发病但首次发病后无严重后遗症;(6)年龄在41岁-75岁之间;(7)上述患者获受试者权益资料后同意接受试验者。
1.4 排除病例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梗死后脑出血者;(3)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而引起的脑栓塞者;(4)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化酶时间≥正常范围上限1.5倍,或纤维蛋白原≤1.5 g/L者,有出血倾向者;(5)合并肝、肾、造血、代谢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CR>正常值上限);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20 mmHg;(6)妊娠或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7)法律规定的残疾患者(盲、聋、哑、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及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影响到神经功能缺损评价者);(8)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史者;或者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病变,如工作环境经常变动等易造成失访的情况;过敏体质(≥2种食物、药物及花粉等过敏者)及对本药成分过敏者;(9)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或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结束未超过1个月的患者。
1.5 病例的剔除与脱落 (1)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应予剔除;(2)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要求服药或加服影响判断疗效的其他药物者。受试者自行退出,失访者;(3)临床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1.6 病例统计原则 (1)发生不良反应者应列入不良反应统计;(2)因无效而自行脱落者应列入疗效统计;(3)未满一个疗程即痊愈者,不作为脱落病例;(4)治疗过程中有效,但不能完成整个疗程,并且失访的病例,不列入疗效统计,但应该在总结中说明有多少次这样的病例。
1.7 治疗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服用补阳还五汤,组成:生黄芪120 g,桃仁3 g,红花3 g,当归尾6 g,赤芍6 g,川芎3 g,地龙3 g。由本院煎药室制备,浓煎200 mL,分2次饭后温服,日1剂。西医常规治疗照常进行(如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营养神经等)。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营养神经等)。疗程:4周。
2 观察项目
2.1 中医证候 本研究观察的中医证候包括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涩或弱。
2.2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 统计
4 结果
4.1 2组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注:与实验组比较,*P<0.01
4.2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 见表2。
表2 中医证候积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3 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见表3。
表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中风病是中医学四大顽症之首,其病机复杂,自古以来论述颇多,归纳起来认为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内经》提出“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认为气虚则血瘀,血瘀则筋脉失养,筋脉失养则可以导致肢体不仁不用。《素问·经脉篇》提出“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为气虚血瘀证认识的雏形。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明确提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气虚血瘀而成”,“元气既虚,不能达到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现代医家张学文认为缺血性中风最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在于气虚血瘀。总结古代文献,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认为中风病机虽可兼挟有风痰阻络,痰热腑实等病理因素,但其基本病机不离气虚血瘀。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瘀是本病的必然转归。气虚推动血流力量减弱,则致血行缓慢,流行不畅,而成瘀血瘀阻脉络。短时间内的气虚一般不会导致中风,只有气虚日久,气病及血,因虚致瘀,发展到一定程度,影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瘀血阻塞脉络,内有所瘀,外有所激,导致瘀血闭阻脑窍,方可发为中风[3]。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人,素本气虚,由于病后气血耗伤,复因情志不畅,致气机郁滞不能及时疏散,血瘀愈甚,而致机体功能久不恢复。
基于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因此以益气活血为基本组方原则。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王清任所创,主要用于治疗“因虚致瘀”的中风证,是补气、活血化瘀结合运用的结晶,是补气行瘀、疏通经络的代表方剂。方中生黄芪为君,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主要用其补益作用以治气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淤滞。黄芪能助气上升,上达脑中,而血液亦即随气上注;气旺则推动有力,血脉通利。血行则瘀自去,祛瘀的同时又不伤正,瘀去络通而起废痿。当归、川芎为臣,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为血中之气药,且可“上行头目”,与黄芪配伍,可直达病所——脑部,共奏补气活血,行气化瘀之效。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善于活血祛瘀,且功能养血而又不致伤血,以达祛瘀止痛而又补血之功效,有补血活血之功。桃仁、红花、赤芍为佐使,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有活血止痛之功。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能活血化瘀,为治血瘀血闭之专药,善泄血滞,祛瘀力较强,故又称“破血药”,可逐瘀血而生新血,且润肠通便,利于瘀血排出。地龙味咸,寒,归肝、脾、肺经,功效清热熄风、祛风活络、平喘利尿,古代文献未载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地龙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有活络祛风解痉之效,故在中风病的治疗中不可少。本方“补”“通”并用,标本兼顾。黄芪、当归均有补益作用,补气血。桃仁、红花、川芎等药有活血通脉作用。全方以温为主,佐以凉散,温性药黄芪、当归、川芎、红花,药性温和,共用有温补,活血之功。赤芍性寒凉,有凉血、活血之功,方中故温性药物较多,赤芍、地龙这样的凉散药物可监制药物的温热之性,避免纯阳无阴。本方侧重用大量补气药,与活血通络药相配伍,使气旺血行以治其本,瘀祛络通以治其标,使整个血脉贯通,实现标本兼治,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不伤正。以上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4]。
本研究取其补阳还五汤的“补”“通”兼施之功,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观察其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善,综上结果,实验组在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李鸿泓,赵辉.益气活血法防治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1):54-57.
[4]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79-230.
江苏省太仓市科技支撑(NO:TC2014SW04)
袁磊(1972-),大学本科,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通信作者:杨进平,男,29岁,E-mail:15850297009@139.com
R255.2
B
1007-2349(2015)08-0035-03
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