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乐至元帅桑梓乡情长

2015-05-05

中国西部 2015年17期
关键词:元帅缅怀陈毅

中国乐至元帅桑梓乡情长

文/吴曦 摄影/何林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第一次读到这两首诗时,我还很小,刚刚开始好奇什么是籍贯,自己的籍贯是哪里,也刚刚开始好奇谁是陈毅,为什么一说起我的老家是乐至,就会有人说“喔,陈毅的老家。”

乐至之地和陈毅其名就这样密不可分地进入了我的童年记忆,下意识地,总会不自觉地由此及彼,再由彼到此。年纪稍长,对陈毅的认识更全面了,但对乐至的了解却依然模糊,只是约略知道回乡的道路很漫长,路况很崎岖,物产不丰富,人民生活不富裕,是有名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县。亲爱的故乡,乐至,我以陈毅是我老乡而自豪,也为你的贫穷而忧伤。

黄桥决战浮雕

至乐得乐

时光荏苒,光阴流逝,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四川省乐至县呢,它也变了吗?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得更让人失望?

因为乐至老家早已无人,也因为小时候对它的贫瘠的印象太过深刻,还因为一直认为乐至距离成都很远,所以我从没主动走近过它。实际上,走厦蓉高速,再转遂资眉高速,乐至距成都仅150公里。而一旦正在修建中的成安渝高速建成之后,成都到乐至仅70公里,它将是成都到重庆最近的一条公路,全程仅251公里。

爸爸嘴里那个小时候要走一天才能走到的乐至一去不复返了,那个曾经让爷爷在省级公路上颠簸四五个小时的乐至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从成都到乐至,花费的时间约两个小时。

汽车轻捷地行驶在高速路上,道路两旁,绿色的青杉翠柏,结了籽的黄色菜地,红色的紫砂土,高高低低地镶嵌在丘陵缓坡间,铺展在蓝天白云之下。

四川盆地的西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过渡到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相对高差极大,像一曲一曲高亢、雄浑的变奏曲。而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带的乐至县则是这首曲子的尾声,没有四川盆地西部凌厉霸气的高山大川,也没有成都平原不知饥馑的一马平川,只是不徐不疾地绵延着不高不低的丘陵缓坡,轻柔舒缓,温柔含蓄,余音绕梁。

进入乐至县城,但见街道规整、宽敞、干净,道路两旁楼宇丛立,错落有致。我有种置身于成都市区内某块区域的错觉,同行的乐至老乡告诉我,乐至现有人口87万,我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刚才经过陈毅广场的时候,广场舞大妈们的身影分明是密密麻麻的啊,哪里像是不到100万的城市人口密度。而广场上那尊由若干块巨型花岗岩拼接而成的陈毅头像横亘广场两端,更是气势磅礴,让人过目难忘。

据乐至县委宣传部的人说,这尊陈毅元帅巨型雕像总高12米,头像高7.1米,象征陈毅元帅71年光辉岁月;头像以下部分4.9米,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总长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基座总宽8.1米,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1927年8月1日正式建立。

陈毅广场也叫帅乡广场。帅乡,好一个霸气的名字,我喜欢。以帅乡命名的还有我们正行进中的这条大道——帅乡大道。2010年,建成伊始的帅乡大道被评为全省最美街道。道路南面直达南湖公园,北面连接帅乡广场,全长2000余米,宽为5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

德胜广场纪念碑

县委宣传部的人还告诉我,沿帅乡大道有4个公园广场,每隔500米即有一个。大道沿途的绿化带内以及周边公园、广场内种植有樱花、红叶李、黄桷树、六月雪等灌木、乔木,一年四季花儿次第开放。 而它南面的南湖公园占地约500亩,园内山水相映,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有纪念一代名相寇准的寇公广场,还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的道观——仙鹤观。

难怪这儿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商业繁华、生活方便、人气兴旺、街道整洁。不过,全县仅87万人口的确还是让我觉得既吃惊又遗憾,这明显会影响到乐至县的发展后劲,因为无论怎样搞建设,人都是发展的原动力,都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素。 筑得梧桐巢引得凤凰来,不是只有所谓的精英才是凤凰,所有的建设者和生活于此的人都应该是凤凰,他们是保证城市运转正常、充满活力的有机体。否则,城市建设得再漂亮,但没有人住,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就我私心来说,我真心希望乐至不再是劳务输出大县,所有的乐至人都不再是漂泊在外的打工者。建设得越来越美的家乡,默默地期待着、等待着它的游子归来。

把目光炯炯的陈毅元帅树立在广场之上,是为了借他之力欢迎、等待乐至老乡们回来建设家乡吗?我暗自在心里向魂归故乡的陈毅元帅发问。

①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里的陈毅同志站立铜像

AAAA级的免费景区

距乐至县城29公里的劳动镇正沟湾,是陈毅元帅的出生地和九岁之前生活过的地方,陈氏宗祠和陈家祖屋也都在这里。AAAA级的陈毅故里景区就是依托这些建筑扩建而成。景区总规划约为190公顷,详细规划44.85公顷。截至2014年,投资总额已超过1.1亿元。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把陈毅故居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小平为陈毅旧居亲笔题写了“陈毅故居”名匾。1986年9月陈毅纪念馆依故居而建,按苏杭园林式建筑风格建设,于198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06年至2008年投资近1800万元,全面完成景区一期工程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诰命夫人墓、步游道、停车场、乡情园、七塘映月、御风台、园林绿化及环境整治等;2009年投资3500余万元,完成了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建成游客中心、经济型宾馆、牌坊、入口广场、缅怀大道、主题园林和环形车游道等;并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了乐至县城至陈毅故里景区17公里(乐黄路)三级沥青罐入式路面建设;2011年投资2700余万元,完成了景区三期工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大型生态停车场、购物中心、特色步游道等。2010年1月陈毅故里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虽说是AAAA级风景区,但因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所以是全国少数几个免费开放的国家级AAAA级景区。

毫无疑问,到了故里乐至,拜一拜同乡陈毅元帅;参观参观陈毅纪念馆;看一看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总数有36间之多的陈家祖屋;感受感受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具有典型明清风貌的川西建筑;然后再在AAAA景区内逛一逛,呼吸着新鲜空气,看接天莲叶无穷碧,赏银杏流金,观玉兰胜雪,再品尝农家美食,是必不可少的。

从乐至县城出发,大约半小时之后,我们到达陈毅故里景区。景区外的停车场很是宽敞,大约能同时容纳200辆汽车。虽然是免费景区,但景区内外的人并不多,景区门前的广场显得特别空旷。

穿过高大恢宏的“陈毅故里”牌坊,面前是一段台阶,台阶之上立着一面巨大的花岗岩浮雕,表现的是陈毅在抗日战争时期指挥的黄桥决战的战斗场景。抗日战争时期,陈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以及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黄桥战役是新四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

②多媒体电影展现陈毅同志为建立苏鲁皖解放区,争取李明扬部和陈泰运部中立

③陈毅在梅岭打游击战,坚持革命的场景再现

④陈列馆内部

⑤陈毅同志被授十大元帅时所穿的元帅服

⑥勋章

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再次发动进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成功地争取到李明扬部和陈泰运部保持中立,同时采取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在黄桥地区进行自卫反击。此次战役,为创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从浮雕侧面的甬道上行,我们就进入宽30米,长600米,全由青石铺成,直通陈毅陈列馆的缅怀大道。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走在缅怀大道上,其实也等于走在故事大道上,因为一步一故事。无论是表现陈毅元帅指挥艺术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还是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场景,都把人一下子带回当年,也让人在这鸟语花香的环境中感慨今日和平宁静之可贵。

①1959年,在投身革命之后,陈毅元帅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返回乐至时的形象

蓝天白云之下,长长的梯级大道当中,一尊大踏步向前的陈毅元帅塑像高高挺立。据导游小黄说,这尊塑像总高3.7米,由整块红山石雕凿而成。基座上的“陈毅元帅”四字为江泽民同志亲笔书写。这尊动态雕塑表现的是1959年,时年58岁的陈毅元帅在投身革命之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返回乐至时的情形。陈毅9岁离开故乡乐至之后, 1922年回来过一次,而1959年是他少小离家之后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返回故里。

缅怀大道两侧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环境非常优美,小黄说这些是省内单位捐建的。作为廉政建设基地,廉政文化墙也在这条缅怀大道上。

在这条缅怀大道上,还有展现陈毅元帅文学才华的诗艺苑雕塑群。我们知道,在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中,陈毅元帅创作的诗歌总量仅次于毛泽东主席。70后、80后的人几乎都是背诵着《梅岭三章》长大。陈毅一生,文武双全,博学多才,一生创作了大约300首诗歌,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被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陈毅诗稿》等。我们熟知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诗就是陈毅对自己一生的最好总结。如今读来让人唏嘘不已,更加敬仰他的高洁品质。

②陈毅元帅的诗词被刻在诗艺苑的墙上

③陈毅同志一生酷爱围棋,缅怀大道上特意放置了巨型围棋棋子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杰出的军事才能以及卓越的文学才华是许多共产党人都具有的特质,而陈毅元帅在这些特质之外还多了一样极少人拥有的爱好特长——围棋。缅怀大道上,若干枚巨大的花岗岩围棋棋子摆成了一个围棋残局的局部图。据说,这是陈毅元帅下过的一局残棋。斯人已去,残棋犹在,音容笑貌,空谷回响。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乒乓球外交,还有围棋外交。在陈老总去世后,日本围棋界感念陈毅为推动中日文化的友好交流和他对中日围棋所作的努力,曾经追赠陈毅为名誉八段。

①农具

②修缮中的故居正门

走完600米的缅怀大道,我们对陈毅元帅的一生有了总括的认识。而要更进一步全面认识了解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则需要走进缅怀大道正对着的陈毅馆。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前塑陈毅铜质站像,高2.6米。馆内陈列着反映陈毅生平事迹的图片、实物4000多件,并收藏了国内著名学者、艺术家怀念陈毅的诗词、书画等作品。

馆内建筑具有显著的苏杭园林风格,有5个展厅,从青少年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5个时期充分展现陈毅元帅光辉的一生。部分重要场景还以极为生动的声光色俱全的立体电影形式呈现,陈毅元帅的音容笑貌近在咫尺,如见真人,很是亲切、亲近。

在陈毅陈列馆内,导游小黄细细地为我们讲述着陈毅元帅的生平故事,不少内容是第一次听说的珍闻轶事。这种现场听讲,比阅读文献轻松了不少,也有趣味了许多,非常值得一听。在我们听小黄讲解时,两位衣着普通,看上去是常年干体力活的农民大哥,就一路跟着我们,饶有兴致地旁听小黄的讲解。

依照计划,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是陈毅故居,但由于故居正在封闭修缮,要等到今年7月1日才恢复对外开放,因此这座有着36间房的陈氏祖屋的全貌,我们只能等待下次造访时一探究竟了。根据记载,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为木质穿榫结构的三重堂四合院,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另外,特别需要一提的是,陈氏家族曾是乐至县的望族,但是到了陈毅的祖父和父亲时,已经家道不昌了,而且为了筹措供养陈毅在成都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座家宅在陈毅9岁时被变卖给了他人。当然,无论这座老宅是姓陈还是姓别的,作为一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百年老宅,它的本身就是时代的印记。

告别陈毅故里景区,告别陈毅故里——乐至时,我忽然想起毛泽东主席的那句话:陈毅是个好同志。这个“好”字既是对陈毅元帅的盖棺论定,也是他的毕生追求。而且,这也是他的家乡人民在为他塑像时,透过他的炯炯目光所共同期望的前行方向。(责任编辑/吴茗 设计/王静)

③横匾:独立有青松

④陈毅旧居全貌

⑤陈毅故里景区内的荷塘

猜你喜欢

元帅缅怀陈毅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深切的缅怀
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 亲近自然
清明祭奠 缅怀先烈
清明更应该缅怀先烈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记叶剑英元帅的一次垂钓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