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2015-05-05史文生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诱剂杀虫玉米螟

史文生

(山西省祁县乡镇农技推广站,祁县 030900)

玉米是祁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hm2左右。平均产量650kg/667m2,与玉米品种的目标产量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种植水平的提高、耕作制度的发生变化以及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玉米病虫害呈现出逐渐严重的发展态势,如玉米螟、粘虫、地下害虫、双斑长附萤叶甲、丝黑穗和瘤黑粉病,蚜虫、玉米红蜘蛛、大小斑病时有发生。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结构比较单一,连片大面积的连茬种植,导致地下害虫、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危害逐年加重;二是农民分散经营,不利于开展综合防治以及统防统治,使防治技术难以及时有效落实到位。

1 绿色防控基本情况

几年来在玉米病虫防治上大力实施绿色防控,有效地控制了病虫的发展蔓延,将损失降低到了最小程度。通过开展玉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集成示范,发挥示范区的幅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县玉米病虫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和植保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广应用,真正使玉米病虫草统防统治工作成为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害虫、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示范区内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杜绝使用高毒农药,实现玉米病虫全程控制的 “绿色无害化”。从而减轻施用化学农药对粮食和自然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农药残留,保护了生态平衡,提高了农户种粮效益和积极性。

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是:春播玉米重点防控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玉米蚜、双斑萤叶甲、地下害虫、大、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等重要病虫。各生育期的防控重点: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预防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地下害虫等发生;苗期至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蓟马、玉米螟、黏虫、玉米叶螨和病毒病、瘤黑粉病等;灌浆期前后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玉米红蜘蛛、大、小斑病等。

2 病虫害绿色控技术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把 “高巧”拌种、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害虫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优化、整合,组装成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实现对玉米全生育期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目的。在病虫害的防治中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减少了农药对粮食和环境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玉米品质。

2.1 主要技术内容

一是种子拌种防治地下害虫、丝黑穗病、苗期蚜虫、蓟马,预防病毒病。二是安装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的成虫。三是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四是生物制剂防治幼虫玉米螟幼虫。五是烟雾机防治红蜘蛛。六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2.2 主要技术措施

2.2.1 播种期种子拌种

高巧30ml+萎锈福美双40ml兑水400ml+玉米种子7.5kg均匀搅拌,晾10min后进行播种。高巧+萎锈福美双拌种,一是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降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同时防治苗期蚜虫、蓟马,减轻玉米后期病毒病的发生程度。二是促进根系生长,确保苗齐苗壮,增加产量,提高效益。试验表明使用高巧拌种后的玉米增产32.5kg/667m2以上。

2.2.2 玉米螟屋式性诱剂诱杀

6月中旬,在一代玉米螟成虫发生初期每667m2安装玉米螟屋式性诱剂3个,可以起到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的目的。性诱剂诱杀害虫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诱集成虫量大,同等条件下是水盆性诱剂诱蛾量的2~5倍;二是控制时间长,一枚性诱剂可连续使用1个月;三是省工,不必每天加水、捞虫;四是不怕风吹日晒。

2.2.3 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诱杀害虫5月下旬安装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是运用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具有诱杀害虫种类多,数量大,能大幅度降低害虫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和密度,而且节能省电,成本低,保护天敌,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延缓害虫抗药性,保护生态平衡。

2.67 hm2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可有效诱杀农、林、果树、蔬菜等87科1 287种害虫。安装频振杀虫灯后,各种害虫落卵量可减少70%左右,农药使用次数可减少3次。

2.2.4 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危害高峰期喷施Bt苏云金杆菌。BT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应用广泛,效果明显,无残毒,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并有良好的后效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稳定的生物杀虫剂之一。防治玉米螟用药量375~500ml/667m2,在玉米螟危害盛期施药2~3次,间隔 3~4天。BT生物杀虫剂主要是胃毒作用,必须用大容量喷雾,并做到均匀、周到、全株喷雾,最佳用药时间在下午4点以后,阴天可全天喷药。喷药后遇雨要补喷。

3 几点建议

3.1 加强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玉米绿色防控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进而普及推广玉米绿色防控生产技术,营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3.2 加大支持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多方争取投入,尤其要加大本级财政的支持力度,积极探讨绿色防控补贴内容、方法和标准,摸索出一套长效的切实可行的补贴机制,逐步建立“政府补贴、部门服务、企业投入、农户参入”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机制。

3.3 办好示范样板

在示范区要按照统一要求设置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等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通过现场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使农民真正掌握绿色防控技术,并从中受益。注重技术集成,通过试验、示范,筛选一批优良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应用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完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1]徐秀德,刘志恒.玉米病虫害原色图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 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猜你喜欢

诱剂杀虫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杀虫专列”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