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植物保护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5-05-05刘平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种植区植物保护农药

文/刘平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逐渐从关注农业产量转变成关注食品质量及安全性,城市化发展也让人们开始关注起城市的绿化工作。可以说,农业植物及绿化植物的保护工作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无公害保护防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植物保护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给自然和人类造成危害,获得了广泛好评。

1 植物保护防治使用无公害技术的研发必然性及重点控制技术

1.1 无公害保护防治技术是无公害农业发展必然要求

植物保护是指让植物免受病虫害的威胁,从而保证食物安全,确保人类的营养和健康,使用无公害保护防治技术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是无公害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无公害产品消费群体的逐渐形成使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关键,安全、科学、合理的无公害植物保护防治技术的应用正好有利于解决广大消费群体所关心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植保技术的研发、优化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同时又能确保农业产量,是维持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循环、无公害治理有害生物的必然要求。

1.2 无公害保护防治技术是农业发展必然趋势

无公害农业主要是指在没有污染或污染已经消除的区域内,限制外界污染物进入到该农业生产系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生产出优质、安全、无污染的农产品且生产加工过程不会危害环境。随着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无公害农产品将会成为新时期的主导食品,面对未来“无污染”的市场,无公害植物防治保护技术的应用将会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1 管氏肿腿蜂

图2 周氏啮小蜂

1.3 无公害植物保护的重点控制技术

无公害植物保护防治技术的关键是以与生态发展相协调的生物生态控制作为核心,把低毒、高效的生态农药的精确使用作为补充和应急。生物生态控制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其中物理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光和色来驱虫或诱杀害虫、干热或湿热处理种子和土壤等。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合理轮作、区划及生物多样性等。生物防治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及动物源农药等。应急控制主要包括对恶性、突发性有害生物的防治应急,要求使用的化学农药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同时保证施药精确,不打保险药。

此外,对有害物质进行监控和治理也是无公害植物保护防治技术的重点。主要包括对农田生态及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残留检测和治理,采用生物传感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生物免疫测试技术来对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快速、流动的检测,其中包括检测内源性病毒、外源性农药残留等。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服务。

2 无公害植物保护防治技术的应用实例

2.1 无公害生物多样性防治

2.1.1 招引鸟类防治植物虫害

在植物种植区,特别是果木种植区。针对具体的虫害招引鸟类可以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这样既不污染环境,同时又可以确保控制持续性。主要通过悬挂鸟巢、设立鸟食台等方式来吸引鸟类,同时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之下,可以在植物种植区的外围种植森林植被,通过乔木、灌木等植物群落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以吸引鸟类,这样既可以增加种植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能达到无公害保护植物的目的。

2.1.2 释放天敌控制病虫害

以××公园为例。该公园内的树木每年都会受到双条杉天牛的破坏,为此该公园每年都会释放15万只或更多的管氏肿腿蜂(图1)来对双条杉天牛的数量进行控制。针对植物身上的蚜虫和螨,也采用释放异色瓢虫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对于近年来植物又遭遇的美国白蛾和蛀干害虫,则通过释放周氏啮小蜂(图2)和蒲螨来进行防治,这种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应用既没有环境污染,同时又能持续性的进行病虫害控制,防治效果较为乐观。

2.2 无公害植物源农药

2.2.1 柠檬素化合物

在苦木科、芸香科等植物中存着一种三萜类的化合物,被称为柠檬素化合物,这种物质在防治植物病虫害方面效果明显,典型植物有苦楝、印楝等。科学家通过研究它们的活性物质,从印楝的种子和叶子中提出除印楝素,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吗,目前我国约有0.3%d的印楝素EC生产厂家。

2.2.2 鱼藤酮及苦皮藤素

苦皮藤素是从多年生卫矛科灌木植物苦皮藤中提取出的植物源杀虫剂,可以防治多种病虫害,但对人类、畜类及鱼鸟等安全,使用后没有残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无公害杀虫剂。它由具有二氢呋喃多元脂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所组成。其中毒杀成分的苦皮藤素V及麻醉成分的苦皮藤素IV活性最高,其中苦皮藤素V可以破坏害虫的肠壁,苦皮藤素IV可以损伤昆虫细胞结构,使昆虫麻痹,目前市场供应的有2.5%鱼藤酮EC及0.1%和0.2%苦皮藤EC等。

总结

综上所述,无公害植物保护防治技术是一种基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型技术,它的应用是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无公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随着研究力度的加大及应用的推广,相信在未来无公害植物保护防治技术会带动我国农业发展走向新高。

[1] 刘建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 付金平.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探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猜你喜欢

种植区植物保护农药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的冬小麦种植区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