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质试验研究

2015-05-05张世义薛峰田年军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18期
关键词:桑黄麦麸原种

孙 坚,张世义,薛峰,田年军

(1.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龙泉镇林场,白山134400;2.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多种经营公司,白山134400;3.吉林省白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白山134300)

药用真菌指的是具有药用功效和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菇耳菌蕈,是一种天然的真菌药物,是国药宝库中的精华之一,自古以来被视为医疗养生的珍品。由于药用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功效,桑黄是生物抗癌领域有效率最高的真菌,为国际公认,近年来药用真菌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天然药物中极具开发前途的一个重要领域。

桑黄 (Phellinusspp.)是一种珍稀大型药用真菌,其药用价值早在唐朝 《药性论》中就有记载。桑黄菌菌种的生产,是整个桑黄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优良的菌种,再配以良好的栽培条件,才可能成功获得桑黄子实体。优良菌种获得的关键除了菌种种类外,关键的就是培养基或培养基质的选择,只有合适的培养基质才能获得健壮、有活力的优良菌种。该实验从母种培养基选择、原种培养基选择、栽培种培养料的选择3方面着手,以期获得优良桑黄菌种,为成功培养桑黄菌子实体提供前提保障。该试验是 “桑黄培养基质优化及短段木栽培技术的研究”项目内容一部分。

1 桑黄菌原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菌株

桑黄菌株 (火木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2004年采自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森林中的柞木 (蒙古栎)上。

1.1.2 实验方法

选用5种桑黄原种培养基。

(1)玉米培养基:将干玉米用水泡4h后,放入沸水中煮开后捞出,控水,加入1%石膏,搅拌混匀。

(2)桑木屑培养基:桑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搅拌混匀。

(3)柞木屑培养基:柞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搅拌混匀。

(4)杨木屑培养基:杨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搅拌混匀。

(5)桦木屑培养基:桦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搅拌混匀。将培养基分别制备好,装入高10 cm,直径为8 cm罐头瓶培养桑黄菌,每个处理3次重复,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5kg/cm2,持续1~1.5 h,温度121℃。于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在25℃~28℃条件下密闭遮光培养,观察记录各培养基上菌丝的发菌状况、菌丝长势、菌丝生长速度等,筛选桑黄菌的适原种培养基。

1.2 结果与分析

桑黄菌丝在5种原种培养基质上均可生长,但不同的培养基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 (P<0.05)。玉米培养基中,桑黄菌长势最好,生长速度快,30天左右就可以长满瓶,菌丝颜色为棕黄色,表面菌丝扭结,有很厚的菌苔;柞木屑培养基中长势很好,菌丝均匀,37天基本长满瓶,颜色棕黄;杨木屑和桦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密集,长势较好,新生菌丝体颜色鲜黄,菌丝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桑木屑培养基上,菌丝长势好表面菌丝密集,新生菌丝颜色嫩黄,但菌丝生长速度缓慢,50天方可长满瓶。比较这5种原种培养基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玉米培养基最优,但成本最高,4种木屑培养基中柞木屑培养基更适合制作桑黄菌原种。

图2-1 桑黄在5种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x士S.D n=3)

2 桑黄菌栽培种基质筛选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桑黄菌株 (火木层孔菌 Phellinus igniarius),2004年采自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森林中的柞木 (蒙古栎)上。

2.1.2 实验方法

桑黄的人工栽培基质的选择,根据原种培养基筛选结果,进一步降低扩繁成本,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设计5种栽培种培养基如下。

(1)木屑麦麸培养基:柞木屑80%,麦麸18%,蔗糖1%,石膏1%;

(2)木屑稻糠培养基:柞木屑 77%,细稻糠 22%,石膏1%;

(3)棉子壳木屑培养基:柞木屑50%,棉子壳39%,麦麸10%,石膏1%;

(4)木屑玉米芯培养基:柞木屑65%,玉米芯34%,石膏1%;

(5)玉米芯麦麸培养基:玉米芯80%,麦麸 19%,石膏1%。

分别配制栽培料基质,将配好的培养料装入高10cm,直径8 cm罐头瓶中培养瓶,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5 kg/cm2,持续1~1.5 h,温度121℃。于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在25℃~28℃条件下密闭遮光培养,观测发菌状况。通过考察记录菌丝的发菌状况、菌丝特征、满瓶时间,筛选桑黄菌人工培养的适宜材料。

2.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栽培种菌丝生长的影响,从表2-2结果显示在5种栽培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桑黄菌丝在棉子壳木屑麦麸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其长满袋时间为36天,生长势强、菌丝较密、淡黄色;在木屑麦麸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次之,其长满袋时间为39天;在玉米芯麦麸培养基上长速最慢,51天长满菌袋,且长势弱,菌丝较稀疏。

表2-1 桑黄在5种原种培养基质上的生长情况

表2-2 桑黄在5种培养基质上的生长情况

因此,根据综合指标,棉子壳木屑麦麸培养基为栽培种最佳培养基。

3 结论与建议

该研究通过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 (Phellinusigniarius)5种原种培养基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的对比试验表明,玉米粒培养基最适合用来制作桑黄菌原种,4种木屑原种培养基中柞木屑培养基最佳,其配方为柞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在对5种栽培种培养基质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对比试验中,结果表明棉子壳木屑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其配方为:柞木屑50%,棉子壳39%,麦麸10%,石膏1%。

建议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 (Phellinus igniarius)原种、栽培种的菌种制作及培养,培养基质及菌木树种的选择与优化做进一步系统研究。

猜你喜欢

桑黄麦麸原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桑黄》一书简介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