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15-05-05姜宝财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培养料废料菌种

姜宝财

(吉林省红石国有林管理分局,桦甸 132400)

食用菌产业即是我国的农业的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大其在我国经济组成中的比重,应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改良和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健康为原则,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相结合,走出一条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栽培料

1.1 栽培料的选择

1.1.1 工农业废料

食用菌人工栽培需要的栽培料来源广泛,若将工农业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料的排放,还能变废为宝,起到节约材料、防止浪费的目的。如富贵竹的废叶和废茎可用作杏鲍菇、香菇等的栽培料,相对于棉籽壳为栽培料,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可发生不同的改变;若以柠条和玉米芯混合物为栽培料,可以提高菌种的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从而加快生物学转化率;以中药药渣废料为栽培料时,培养出的平菇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实验发现,中药药渣经粉碎、暴晒、配料和灭菌后,栽培的平菇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染菌率低,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1.1.2 栽培食用菌的下脚废料

栽培食用菌的下脚废料经过处理后,同样可用作栽培料。在对下脚废料进行再次利用的过程中,应根据食用菌之间的温型及分解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合理搭配。如香菇栽培过程中出现的污染菌袋及出菇后废弃的菌棒可以作为牛粪的替代品进行食用菌栽培;而草菇的废料经处理后可用作双孢菇的栽培料。

1.2 栽培料的灭菌

1.2.1 热力灭菌

热力灭菌的原理为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使菌体蛋白质失去活性,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热力灭菌法通常采用穿透力强的热蒸汽对培养料进行杀菌,当含水量发生变化时,蛋白质的凝固点也将随之改变,从而达到使蛋白质变形的目的,该法也被称为湿热灭菌法。按仪器、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的不同,可分为高压、常压、常压间歇以及发酵杀菌几种方法,经过相关专家的研究发现,常压灭菌法比较适用于我国农村食用菌生产企业。

1.2.2 拌药消毒

在对培养料进行拌药消毒时,通常采用0.1%的多菌灵粉杀菌剂,该药剂不仅能抑制杂菌的生长,还能对菌种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药剂含量得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对食用者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应尽量减少药剂的使用。新型药剂如克霉灵的杀菌效果相对于多菌灵要好,尤其是对于绿霉菌的治疗效果可达到100%,其他新型药剂如酸性高氧化还原电位水、臭氧、过碳酸钠等含活性氧的消毒剂不断投入生产当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2 食用菌栽培

2.1 育种

2.1.1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育种方法。该法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型品种的过程。食用菌中含有有性孢子,这是可进行杂交育种的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在杂交育种领域有了一定用武之地,例如利用紫外线照射杏鲍菇后,单核菌丝进行单孢杂交后,可筛选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型菌种。

2.1.2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细胞群体进行处理,激发其中少数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从而选择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菌种。一般常用的诱变剂是紫外线、X射线以及其他化学试剂等。

2.1.3 人工育种

人工育种是进行新优品种选择的方式之一,其方法是利用人工的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并积累有益的、自发的变异菌种,从而获取所需要的新型食用菌品种。

2.2 接种

2.2.1 接种室建设注意事项

食用菌生产需要特定的生长环境,因此在建设接种室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食用菌的生产需求,根据品种特点进行建设。一般建设原则为密封遮光,设有缓冲间、工作服、拖鞋等;面积应小于9m2,高度低于2.5m,严格控制室内湿度、室内墙壁和工作台要光滑、配备酒精灯、棉球及其他接种工具,采用推拉门。刘连强等设计了一种由接种主体室和空气净化系统组成的接种室,主体部分由金属支架、进气道、外塑料膜组成,外塑料膜可通过拉链打开,使人员进入。该接种室采用高温灭菌,接种时空气经过滤净化后导入接种室,降低了污染,溶蚀提高了工作效率。

2.2.2 接种室空气消毒方式

食用菌接种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因此接种室应配备高效的消毒设备。国内主要采用甲醛熏蒸法进行消毒,该法不仅污染周边环境,还可能给人体带来伤害。近年来,紫外线杀毒和NICOLER杀毒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前者是利用紫外线破坏核酸分子的化学键,从而使其丧失正常的活性,达到杀菌的目的;后者可在有人的情况下进行杀毒,主要利用NICOLER三级双向高能离子体完成杀菌的任务。

2.2.3 接种注意事项

食用菌接种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快速、轻缓、熟练、协调的接种,一般接种工作应在48h内完成,接种室温度控制在25~30℃为宜。接种方式由传统的接种箱已经发展为多种开放式接种,如气雾剂烟熏发、甲醛加高锰酸钾消毒法等,该法接种简便,提高了接种的效率。

2.3 栽培

2.3.1 栽培场地的选择

食用菌栽培对环境要求较高,应选择水源清洁、空气流通、排水方便的地区,温度较低时应选向阳、背风的地区,温度高时可选择林地或阴坡地区,对闲置的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可起到良好的节约土地的作用。

2.3.2 栽培模式

食用菌栽培模式有仿野生栽培、液体菌种栽培及其他栽培模式。其中仿野生栽培就是利用玉米芯、棉籽壳等农林副产品,生产食用菌的培养料;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培养菌丝体,待成熟后放在天然环境下使其自然生长。液体菌种栽培是利用液态培养料进行生产的过程,该栽培模式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污染少、成本低、食用菌品质高等优点。

3 总结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用菌栽培技术也取得巨大进展,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新兴经济产业之一。通过对栽培料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总结,不难发现,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产业的经济效益,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已经逐步转向绿色、健康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培养料废料菌种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浅析冷冲压模具过桥废料结构优化
草菇出菇为何怪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冲裁模大孔废料下滑问题的解决
工地废料变节日礼物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实用技术
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铝废料的主要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