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侬·莱斯科》:上海大剧院与上海歌剧院联合打造歌剧品牌

2015-05-05陈怡倩

歌剧 2014年9期
关键词:莱斯歌剧院歌剧

陈怡倩

纵观近年中国的歌剧业态,北京国家大剧院因其区域地位,经济支撑的特殊性而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国内歌剧界的文化地标。同时,各大省市的歌剧创作生产出现了一种多极争锋的局面。

首先看广州大剧院,近年开启了经典剧目的国际化合作模式,新近开幕的天津大剧院亦紧随其后。此外,国内的多家歌剧院,如重庆市歌剧院、山东歌舞剧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福建省歌舞剧院等,近年也推出了不少原创作品。再如,陕西歌舞剧院制作的大汉三部曲——《张骞》、《司马迁》和《大汉苏武》,江苏演艺集团即将推出的《大运河》等,国内歌剧业态可谓咄咄逼人。

三方合作已成模式

面对国家大剧院,面对各地歌剧院,上海的歌剧怎么办?作为上海歌剧院上级组织的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选择了集合旗下院团与剧场的资源优势与世界一流艺术机构合作创作制作剧目的道路,藉此形成跨越式发展,确立国内领先并具世界影响的品牌形象。如今,这种合作模式已经定型,在过去的两年中,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与外方合作,连续制作了两部剧目——2012年与萨尔茨堡音乐节合作的《波希米亚人》,2013年与匈牙利大艺术宫合作的《阿蒂拉》。今年,与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联合制作普契尼歌剧《玛侬·莱斯科》。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表示:“面对国内一家崛起、多极争锋的业态,我们整合中心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与国际高端歌剧品牌机构合作,迅速增加了歌剧制作演出的竞争力,这种模式也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特别亮点: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风格独特、品质最优。”据李瑞祥透露,明年的计划是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与德国柏林喜歌剧院合作制作现代多媒体版歌剧《魔笛》,这也显示出上海主动出击与世界上最好的院团与最具创新的剧目开展合作,从而加强上海在歌剧创作制作方面的领先、领跑态势。

英皇版特色

《玛侬·莱斯科》是普契尼的第三部歌剧,也是普契尼首次亲自选择的歌剧题材。1893年,《玛侬·莱斯科》在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此次在上海登陆的“英皇版”的最大亮点,在于故事背景的时空转换——鬼才导演乔纳森·肯特将18世纪的故事背景搬到当下,故事从一场旅馆外学生的派对开始。美丽的姑娘玛侬,一面向往热烈纯真的爱情,一面对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欲罢不能。于是她成了“大老板”的“小三”,却又无法放弃心中的“真爱”,在两个男人之间纠缠徘徊。最终虽然认清自己内心的虚荣,但为时已晚,于被判刑流放的途中死在爱人的怀抱里。

随着剧情背景时空的迁移,必然会对导演方式、表演风格、舞美设计、服装道具带来一次整体的转换。英皇版《玛侬-莱斯科》第一幕发生在一家三层小旅馆,旁边有一家赌场,赌徒、富豪、旅客……各色人等川流不息,男女主人公在此相遇,一见钟情。第二幕表现的是一场电视“真人秀”,场景设计成一间通透的少女闺房,晶莹剔透的光感,给观众一种艳丽、媚俗的感觉,表明女主角是一个奢侈、艳俗的女性。剧中安排了媒体、记者全方位跟拍女主角在闺房中的一举一动——被富豪包养之后的生活。第三幕是港口,舞台一侧是甲板和将要用以流放犯人的船只,另一侧是监房,市民们在码头的阶梯上错落而立,围观即将被放逐的犯人。船只和栈桥之间,是一张女性头像的海报。当玛侬与其他女犯人被押上栈桥,监狱长撕破整幅广告,穿越一张被撕破的女性的脸,才能抵达船只——被撕破的海报,寓意着女性悲惨的命运。第四幕运用了一条毁坏的高架路作为背景,桥墩倒塌,路面横亘在舞台上,且在舞台三分之二处戛然截断,隐喻毁灭和欲望的不归路。两位主人公在桥面上艰难地攀爬,最后来到路的尽头,象征主人公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两人的爱情最终也走向了毁灭,歌剧以玛侬的死亡而告结束。

因为服装的现代化。第一次观看该歌剧的观众完全不会把它当作古典故事,而仿佛是在看当下身边的故事一样,尤其是第二幕的时候,近乎奢靡的场景设置,就好像是看一个类似“郭美美”的故事。

在演员的选择上,导演的选择也趋向于偶像化。李瑞祥副院长说:“现代版歌剧不再像以前那样演员站着唱即可,表演风格越来越借鉴音乐剧。剧中主演没有程式化表演,除了唱,还要能跟随剧情的发展进行大幅度的调度,肢体表演尺度很大,因此对演员的容貌、形体都相应有更高的标准要求。”

对于合唱,这个版本主要的难度在于要求演员们在动态中保持声音的稳定、连贯和气息的通畅和支撑。尤其是第一幕和第三幕,普契尼在写音乐时就用了相当多的复调声部和相当繁复的节奏。演员看着指挥演唱都比较困难,更何况这次的导演还要求演员必须不停地围绕主角做歌舞表演,有时甚至必须背对指挥演唱。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演唱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演员对戏非常熟悉,心中要有节奏有音乐,同时还不能忘了身上的戏份。

上海歌剧院在制作中的亮点

此次制作中,除了3名主角之外,其余的8名配角,全部通过严格的选拔从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演员中挑选出来。对于青年演员们来说,能与国际一线歌剧演员同台飙戏,从他们身上学习舞台表演经验,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完成排演任务,上海歌剧院在前期做了几项准备。

首先参加了由中心领导带领的制作团队赴英国皇家歌剧院观摩了《玛侬·莱斯科》的首演,并与英方的导演、指挥、舞美设计举行工作会议,以便弄清制作中所有的细节。

其次是乐谱。尽管同样是普契尼的《玛侬-莱斯科》,但毕竟是现代版制作,指挥也是另请的丹尼尔-奥伦,音乐方面必然会有调整。因此在乐谱部分做了极其细致的校对,确定了最终版的乐队分谱和钢琴排练谱。

第三是请来了罗马音乐学院的原声乐系主任、教授帕帕礼为全体演员开设《玛侬·莱斯科》歌剧与合唱大师班。大师对所有的角色演员进行音乐和语言的训练,同时对整个合唱团进行专业训练,以保证我们的演员先期把基础工作夯实。

第四是在7月份,先期做了第一轮音乐排练,并在排练中对所有演员进行演唱抽查。此后,让全体演员观摩英国皇家歌剧院版本演出的高清影片,让演员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定位与戏剧行动线有了实际的感受,使得演员在后期排练中成为舞台上主动表演的一分子。

李瑞祥说:“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在演唱上的能力,我完全不担心。三年来和国际大牌演员的合作与磨练,大大提升了上海歌剧院的演出水准。但这一次表演风格的跨度确实很大,对于演员观念的突破、身体机能的协调、表演的状态,都是一次挑战。”

比较遗憾的是,这次《玛侬·莱斯科》演出中的所有布景、服装和道具,在演出之后还要全部海运回英国,再次来上海的成本很高,因此原样复演的可能性不大。但李瑞祥透露:“明年春季,上海歌剧院将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上演完全由上海歌剧院演员担纲的情景版歌剧《玛侬·莱斯科》,以这样的方式,把这部剧保留下来。”

即将于9月3日起于上海大剧院隆重登台的英皇版歌剧《玛侬·莱斯科》令人期待,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莱斯歌剧院歌剧
莱斯安全阀门(天津)有限公司.
莱斯·布朗的故事将改变你的生活
走进歌剧厅
兼收并蓄 借鉴创新——美国莱斯大学
Nothing,你能在海上漂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