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5-05-05张学军李芋杉
张学军,李芋杉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系,甘肃 定西 743000)
2006 到2011 年期间,国务院先后公布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19 项,其中收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69 项,占所有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5.66%。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各省市也纷纷推出了自己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含大量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健身性等,充分体现出丰富的体育文化精髓[1],因此,国家加强了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认识的力度,使得这一领域的问题日渐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为了在学术层面上更好的进行研究,本研究将文献计量学的定量方法与社会分析研究的定性方法相结合,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和分析,旨在通过客观数据找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内在规律与特征。
1 文献分布及其增长规律
2005 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部分传统体育文化由“草根”性质的传统文化上升到“国家文化标识”的高度[2]。2006、2008、2010 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我国第一、二、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体育类共计69 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学者、高校等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研究深度与广度也不断扩充。如图1 所示,2004 ~2005 年期间,文献数量极少;2006 ~2008 年期间,文献数量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2008 年至今,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且年均量较大,表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图1 文献分布及增长图
2 期刊分布规律
通过中国知网“来源期刊检索”功能对检索到的218 篇有效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截止目前,关于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分布于60 种期刊(表1)。
表1 发表论文期刊统计表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 Law)[3],将60 种期刊的载文量进行降序排列,并分为四个区域(表2),将载文量在10 篇以上的期刊定为核心区,7 ~8篇的期刊定为扩散区,2 ~6 篇的期刊定为离散区,1篇的期刊定为边缘区,4 个区域的载文数量比例为5:9:16:30,布拉德福离散系数近似为2,4 个区域的平均载文量分别为14.40:7.44:3.06:1,说明核心效应特别明显。
表2 论文离散分布表
3 作者及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核心作者群”或“杰出科学家”在不同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大约10%的杰出科学工作者发表论文量占全部论文量的一半[3]。本研究依据普莱斯的公式Mp=0.749 与Mc=0.749,以最大发文量与最大引文量为数据,进行筛选与统计[4],得到作者发表论文汇总数量,同时结合美国物理学家Hirsch.J.E 提出的“H指数”对作者学术力影响力进行评价,并将普莱斯公式与“H 指数”相结合,在分析发文量与引文量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表3),对“H 指数”进行优化,形成作者影响力分布表(表4)。
通过优化“H 指数”分布及相关性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合作研究为主,文献之间的相互引用频率较高。另统计显示,发表3 篇及以上的作者共18 人,共发表论文64 篇,占发表论文数量29.35%,说明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经有了个别固定的影响学者,但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除个别固定的研究学者外,多数学者流动性较大。
表3 论文数量与被引用数量排序相关性
表4 作者学术影响力分布表(优化“H 指数”)
4 关键词与研究主题分布
对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的归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时段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通过对218 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根据出现的频数对前27 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形成汇总表(表5),根据关键词对研究主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目前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辨析;特征、价值与功能;传承与保护;遗传人;体育非物质文化与教育和区域、个案研究六个层面上(表6)。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研究。围绕“体育文化遗产”[5]和“非物质文化遗产”[6]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在相互联系与区别中逐步厘清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与内涵,但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统一起来表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使概念混乱和模糊,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的分析与界定还需大量的研究。
表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关键词汇总表
表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题分布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与功能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活态性,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而其它方面的特征和内涵,则有不同的表述,如认为有“历史性、传承性、地域性、民间性、依附性和集体性”[7]、“非物质性、民放性和传承性”[8]和“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5]等。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阐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9-11],二是以某一项目为个案分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12,13]。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研究,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原则,如“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创新性原则”[11]、“公益性原则”[14]、“差异性原则、均衡性原则”[6]和“文化自觉原则”[15],此外,还有独特性原则、原真性原则、交流保护、分步实施原则、权利原则和发展原则等。这些原则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其着眼点都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有生命的活态存在;二是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举措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涉及大众的事件,保护手段、方法较多,参与保护的主体范围广阔,诸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享有者和传承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者、组织者、统筹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者和出资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舆论的表达者。不同的人员或组织由于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诉求不同,因此在具体工作中的作为也存在着差异,对于这些状况,研究成果给出了颇多的答案,提出种种建议,如从旅游的视角提出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其保护措施[16,17],从法律手段构建其保护措施[18-20],从传媒入手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1,22];三是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联密切的开发利用问题也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事实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悖论,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投入与政府经济需要的悖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现代生活的导论等,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对策[23-25]。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关切[26,27];二是如何确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何发挥传承人的作用的研究[28-30];三是根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公布后的情况,提出深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探讨[31,32]。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研究。2002年10 月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因此,有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相关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育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重视本民族、本地区体育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让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进课堂,保护和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33,34]。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与典型项目个案研究。从关键词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区域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研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35]、历史变迁[36]、生态环境[37]、传承与保护[38]等进行深入研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项目的个案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在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39,40];二是分析某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态文化环境及所处困境,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研究[41,42]。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力度不断增强,研究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现有文献数量分析,我国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处于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转化时期,从文献增长分布来看,研究力度不断增加,未来增长趋势较为明显,从期刊分布分析,10 年仅有218 篇文献,发表在CSSCI 核心期刊仅有102 篇,占所有文献的46.7%,说明在该研究领域中,研究的力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今后国家重点加强的工作之一,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一是加强实证研究,将学术成果真正应用到实践;二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品化的研究;三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营销研究;四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研究。
5.2 研究人员偏少,研究力量单薄
对作者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目前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人员偏少,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的较多,运用田野考查方法偏少;采用体育学单一学科研究的较多,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经济学等综合学科研究的居少;二是研究者大部分热衷于现状调查及宏观层面的研究,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项目的搜集、整理、开发等实证研究较少;三是研究成果较为单一,缺乏系统化和持续化的研究。对此,加强相关研究人员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对该领域长期的发展特别重要。
5.3 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从研究主题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已形成研究的重点与领域,有一定的覆盖面,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今后在研究过程中,不论是理论的构建还是体系运行研究,一是加强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借鉴研究,可借鉴西方成熟的理念,结合具体实际,在实证研究上,深入相关研究领域;二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三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利用与省市发展相结合的研究;四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宏观研究;五是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的个案研究。
[1]陈永存,许晶.传统体育与竞技运动的比较与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64-366.
[2]王林,陆梅.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85.
[3]钟旭.学术影响力频率分析[J].情报杂志,2004,(12):67-68.
[4]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04-209.
[5]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66-70.
[6]李凤梅.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保护原则[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2):24-26.
[7]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4):27-29,39.
[8]孙荣艾,江磊,杨宝雷.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民俗体育的特征与价值—以建瓯挑幡项目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4):28-32.
[9]暴丽夏.河东鼓的起源、传承及其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156-158.
[10]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体育学刊,2009,16(5):91-94.
[11]马磊.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传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3):326-330.
[12]刘宇,邓卫红.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文化价值—以江西省丰城岳家狮为例[J].农业考古,2008,(6):149-151.
[13]陈炜,陈能幸.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以抢花炮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2):44-48.
[14]王林,陆梅.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8(8):87-88.
[15]牛爱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体育科研,2009,(6):56-58.
[16]肖谋远.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4):15-18.
[17]张宏宇,李小兰.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19-1321.
[18]张春燕,田振华,刘跃军.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民族传统体育分类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3):25-28,33.
[19]吕炳斌,王小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34(3):57-61.
[20]朱礼才,华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48-51.
[21]王春英.传媒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1,(24):294-295.
[22]王居海.传媒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的探析[J].中国报业,2012,(4):11-12.
[23]赖斌.四川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7):110-113.
[24]孙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川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8):31-35.
[25]陈永辉,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75-78.
[26]张志新,庞辉,臧留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研究[J].休育文化导刊,2010,(3):118-121.
[27]唐娜娜,张志彬.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运动,2012,(13):141-143.
[28]周丽华,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机制的构建[J].体育成人学刊,2014,30(5):36-39.
[29]王书彦,韦启旺,张英建,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2):23-27.
[30]安剑群,樊花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69-73.
[31]春潮.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13-14.
[32]王晓春.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体育教育[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718-720.
[33]邵玉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育传承保护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6):115-118.
[34]杨敏,王勇.原生态“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4(7):129-131.
[35]李晓.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源流与传承发展—基于《摩经》资料的整理分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3):129-132.
[36]朱国权.彝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传承发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6):74-77.
[37]李伟.地理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与发展影响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91-94.
[38]陈真波,孔志坚,邓恰舟.论生态旅游与怒江慄僳族民俗文化的保护[J].创造,2003,(7):51-52.
[39]王海,邓永汉.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赤水独竹漂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2):62-64.
[40]万义.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弥勒县可邑村彝族阿细跳月为例[J].体育科学,2011,31(2):12-18.
[41]夏成前.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其救赎—以盐城地区义丰龙舞及楼王莲湘为个案[J].体育与科学,2011,32(5):60-63.
[42]孟林盛,李建英.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以山西忻州挠羊赛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2,33(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