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境

2015-05-05舒刚民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运动队竞技运动员

舒刚民

(湖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1 提出问题

自1986 年中国开始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来,中国高校竞技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实施“奥运战略”、“为国争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教育改革、体育改革似乎想将中国高校转变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库”、“培养基地”,希望大学生运动员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主力军。然而,纵观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史,横比国际大赛获奖者背景[1],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培养出来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生运动员实在太少,与国际上以大学生运动员为主体的竞技体育强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高校竞技体育不堪担任“人才库”的重任呢?笔者试从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现实困境、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借鉴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寻找答案,为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的235 所高校的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研究。

3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是一种历史选择,回顾历史,其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如表一所示。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以前,我国高校体育更多的是一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育活动,高校竞技体育的价值目标还没有达到成为实施“奥运战略”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它只是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20 世纪60 年代初,当时我国省市体工队的许多优秀运动员来源于高校,高校体育为整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高校竞技体育随着高校教育的停滞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社会主义体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发展历程被迫中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高校竞技体育逐渐恢复了正常运行。1986 年4 月至1987年,国家体委陆续下发了4 个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并正式批复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51 所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院校。这一举措的实施标志着中国高校竞技体育正式走向了历史前沿的舞台,掀开了中国高校发展竞技体育的新局面,高校竞技体育要肩负实施“奥运战略”担当“人才库”的重任,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参与高校竞争为校争光也是其中之一。

表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动力

基于上述历史发展背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走的是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3]。中国高校竞技体育是体育和教育结合的产物,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学校体育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组织形式。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实质上指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实体的“大学竞技体育”,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竞技性”[4]。强调“竞技性”而忽视“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不均衡的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我国高校的竞技体育和教育在结合上曝露出很多问题。

4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4.1 “三个关系如何发展”的现实困境

1986 年至今,中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已经近25个年头,经过20 几年发展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数目由50 多所增至200 多所(图1),运动队由140 支发展到728支,运动项目由原来的5 个发展到现在的25 个,无论是高校总数,运动队总数,还是运动项目总数,都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2003 年国务院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任务由国家体育总局移交教育部,同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文件强调学校体育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

发展竞技体育已被我国高校教育认同并选择,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似乎成为中国培养体育人才的最佳选择——“体教结合”,这种选择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运动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5],可以让运动员接受高校人文精神的熏陶,还可以利用高校的训练、科研资源指导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升他们的竞技能力和竞赛水平,运动员能够内外兼修,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体教结合”后高校成为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扮演着“人才库”的角色,中国高校成为竞技人才培养的中心,成为国家实施“奥运战略”、“为国争光”、“为校争光”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体教结合”能摆脱竞技体育只重视“训练”不重视“教育”,运动员只有“成绩”没有“文化”的尴尬局面。从理论上讲,这种发展模式成功地解决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个人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满足了“三者”之间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

图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趋势

然而,事实上“体教结合”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以及运动员“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和高校竞技体育分属于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体制上的障碍使得“体”和“教”至今仍然处于“两张皮”的状态[6]。自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普通高校勇于探索,积极训练,运动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但是,由于体育部门掌握着赛事资源,控制着国内赛事的举办权和国际赛事的参与权,教育部门培养的高水平运动队参加竞赛少,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高水平竞赛机会少,高校运动员必须在体育系统注册方能参加比赛,这种局面造成大量优秀运动员流失,严重影响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积极性,进入大学系统的运动员缺乏独立的比赛体系,高校竞技体育未能真正发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作用,这与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通过对高校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进行访谈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校长认为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为了扩大学校知名度,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招生就业,75%以上的校长认为高校运动员成为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力军不太现实。“体教结合”首先是体育系统提出的,它的目的就是希望体育和教育“强强联手”,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人才代价、后备人才缺乏、文化课教育、学历学位等问题,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运动员退役后的再就业创造条件。但是,体育部门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把体育竞赛和金牌放在首要位置,把教育安置放在次要位置,有观点认为“体教结合”就是体育穿上教育的外衣,教育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地位,加强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教育成为空谈,“学训矛盾”始终是困扰学生运动员的难题。中国高校的训练一般安排在下午,每周4-5 次,每次1.5-2 个小时[7],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大强度训练使得学生运动员身心疲惫,加之运动员学生入学文化知识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在4-5 年的固定学制时间内,既要学习好,又要训练水平高,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学训矛盾”表现非常突出,既影响高校竞技体育训练质量,又影响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显然,“体教结合”的发展理念是好的,但是必须正视理念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必须正视竞技体育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三者之间的现实困境。

4.2 “两个主体如何发展”的现实困境

竞技训练最核心的要素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这两个主体,高校竞技体育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事实上,由于受到“利益驱动”,高校为了“成绩效应”、“明星效应”、“社会效应”,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动下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良性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根据调查显示,高校竞技体育学生运动员约有15%是来自省市级体校和挂靠的运动员,这些学生运动员在校期间训练时间比较多,主要是为学校争名次,文化功底差,思想散漫,不好管理,发展潜力有限;大概70%左右的学生运动员是通过高考规定加分进校学习,为了升学刻苦训练取得较好成绩,入学后由于学习负担较重,训练时间相对减少,并且训练随意性较大,属有潜力但不能坚持刻苦训练;另外15%的运动员学生是通过高校后期训练发现的体育人才,虽然很刻苦但由于身体条件和素质相对较差,训练成绩上升空间有限(图2)。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教练员的付出,高校教练员大部分属于“业余性质”,既要上好体育课,又要搞好运动训练,扮演着“双肩挑”的角色,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以及其它琐事,使得他们很难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运动队的训练中。同时,由于训练水平、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业余性,制约了高校运动队水平的提升,不利于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

图2 高校竞技体育学生运动员来源

5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借鉴

美国是当今世界体坛公认的竞技体育强国,在美国构成竞技体育金字塔尖的运动员绝大部分来自在校大学生,其大半以上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获得者为大学生[8]。大学生运动员成为美国高级竞技体育人才库的主体,成为美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美国高校开展竞技体育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经历了由校际间自发的竞赛活动到目前非常完备的竞赛组织体系。在美国学校把开展校际体育竞赛看作是向学生、教师、社会展示学校魅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吸引社会资助的有力手段,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是学校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对学生运动员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的理念是发展运动素质不可忽略文化素质,提高竞技能力不能牺牲文化教育,“以人为本”的终生教育观念贯穿始终[9]。在对学生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制,并将体育和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青少年运动员在参与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能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还能根据个人的特点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展示自己的价值。通过对NCAA 毕业率统计的情况分析,发现大学生运动员的毕业率和普通大学生的毕业率非常相近,甚至略高于普通大学生,可见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和教育的均衡发展。由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培养出来的体育明星非常多,这些体育明星一方面为高校赢得了声誉,树立了品牌;另一方面他们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在国际上为国家赢得荣誉。据数据显示[10],美国奥运代表团基本上以大学生运动员为主体,80%以上的运动员从大学中直接选拔出来,比如篮球明星乔丹、短跑明星刘易斯等等一大批国际知名运动员。以学校为中心的美国竞技体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均衡了国家竞技体育、高校竞技体育以及学生运动员三者之间的利益,从大学生运动员的就业率、为美国获得奖牌荣誉的人数以及为校争光所创造的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在“三者”关系的处理上是一种成功的均衡发展模式。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体教结合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重视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竞技体育的生存之本。运动员学生和学生运动员在高校教育和体育的双向驱动下成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6.2 建议

以辩证的视角审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借鉴国外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以及人才培养路径。同时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老问题、新问题进行梳理和排序,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竞技体育卷2001-200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发30 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2008.

[3]于文谦.竞技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4]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陶 峰.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25):6,128-131.

[6]黄文敏.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走向与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3,43-44.

[7]曲小峰.中美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6,45-47.

[8]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9]池建.走进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之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0]赵志坚.中美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届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运动队竞技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