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于捕捉 把握生成

2015-05-04刘腾云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捕捉把握数学教学

刘腾云

[摘 要]课堂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生成性是可以把握的。因此,教师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机智,准确地捕捉生成、把握生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捕捉 把握 生成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37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但这不说明有效的动态生成只能在教学过程中去把握,而无需课前预设;课堂教学因学生鲜活思想的介入而表现出情境性、偶发性等特点,但这不说明课堂教学就不用预设,只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实,任何教学活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生成性是可以把握的。

一、善于捕捉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从学具袋里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用量一量、折一折的办法,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动手操作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特征,那正方形能称为长方形吗?”教师愣了一下,没想到学生一下子就把这个难点给挑出来了,于是顺势说道:“那我们就来对照一下长方形的两个特征,看看正方形是否符合。”通过对比,发现正方形符合长方形的两个特征要求,教师正高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个本是后续学习才解决的难点竟如此顺利解决了,可这时又有一个学生大声喊道:“老师,我认为长方形也是特殊的正方形。”师:“真的吗?我们先来看看正方形的特征,再对比一下长方形,看它是否符合正方形的特征。”通过对比,学生发现长方形不具有正方形的特征,因此长方形不是特殊的正方形。教师追问道:“为什么呢?哪点不具备?”学生回答:“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四条边也相等,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没有具备四条边相等的特征,所以长方形不是特殊的正方形。”……课堂是“活”的,教师无法完全控制学生的思维,哪怕是再精细的预设都可能被学生突如其来的话语或行动打乱,而这些意外的生成却是教学的良好资源,是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善于倾听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意见非常正常,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教学“百以内数的认识”后,一部分学生(包括班长)对于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老是出错,在多次评讲后班长还是出现错误。于是,在一次单元测试后,我让他把错题好好改改,只见他皱着眉看着题,却不动笔。于是我靠近他,听见他小声地说:“42小于35怎么不对呢?”我一听,正想反驳他,却又听到他继续说:“个位上的5比2多3,十位上的3只比4少1,3抵消1还多2。”听了他的想法后,我倒吸一口冷气,幸好我的批评没有说出口,否则我听不到真实的想法。我仔细观察他的作业,发现像这样的题他判断错误,而像“45和32相比较”这样的题没有错,究其原因,是他不理解个位与十位的位值制。为了帮助他进一步理解个位与十位的位值制,我设计教学如下。

师:请用小棒摆出45和32。(学生操作)个位的5比2多3,请你把多出的3取出来。(学生取出3根小棒)

师:十位上的3比4少1,请你把少的1取出来。(学生取出了1捆小棒)

师:请告诉我,多出的3怎么与少的1相抵消?

生:老师,我明白了!个位上的3比十位上的1少,无法抵消十位上的1,因为十位的1表示10,而个位的3表示3个1,所以只要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真明白了吗?那请你当小老师,用刚才的方法教一教别的同学。

……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寻找他们错误思维的源头,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妙用错误

例如,教学“圆锥认识”的练习课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底面周长为18.84厘米,高4厘米,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之和比原圆锥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一个学生这样解答:“18.84÷3.14=6(厘米),6×4=24(平方厘米)。”他的话音刚落,就有部分学生窃窃私语。我没有直接评价对错,而是让这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的思路独特而奇妙:“先通过周长算出圆锥的直径是6厘米,再算圆锥从顶点沿高切开后增加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算三角形面积时要除以2,然后要乘2,这样除以2和乘2互相抵消了,实际就还剩6×4。”我进一步让学生讨论:“这样列式求三角形的面积不符合题意,正确列式是6×4÷2×2或6×4×■×2,但计算过程中采用这种抵消方法比较简便。这位同学善于思考,为我们找到简便的算法。”这样匠心独运的处理,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妙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使其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既增长了智慧,又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准确地捕捉生成,找到预设与生成的最佳结合点,并改变原来的预设以适应学生,让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得到发展。

(责编 蓝 天)

猜你喜欢

捕捉把握数学教学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浅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把握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