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析
2015-05-04孙庆太
孙庆太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阅读课中,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阅读课 想象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25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确定和空白的地方,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可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当抓住这些空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这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借用插图,启发想象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精心设计了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正确的识图方式,将图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想象、语言表达、情感感悟,甚至审美感观的能力。
例如,在教《雪儿》这一课时,通过了解雪儿的外表美与心灵美,以及“我”和雪儿共同养病期间建立的深厚友谊,学生也对雪儿产生了喜爱之情。教师适时出示课文插图,图中一位小女孩站在阳台上面带微笑,目视远方展翅高飞的白鸽,教师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象,描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
在阳台上,我把雪儿轻轻捧起,说: 雪儿用它那金黄的眼珠望着我,似乎在说: ,我轻轻抚摸着雪儿的头说: 。终于,雪儿拍打着翅膀,飞向蓝天,看着它远去的身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
二、凭借情节,延伸想象
1.挖掘空白
在语文课文的情节中存在着许多的动作空白、心理空白、对话空白、标点空白,这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如能被执教者细心挖掘,定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
如在教授《菩萨兵》这一课时,藏胞得知红军为他们抢种春耕,“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文章语言简洁,但情感丰富。这时我会鼓励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藏胞中的一员,见到菩萨一样的司令和菩萨一样的兵,会说些什么肺腑之言呢?这样的想象也很自然的升华了文章主题。
2.再造情境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进行思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课文情节的延伸,也是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讲述了萨沙与家人度假,突遇暴雨,父母把雨衣让给年龄最小的萨沙。而萨沙不甘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凭借情节再造想象,提出引导问题:“若三十年后,萨莎与年迈的父母、孩子再一次去森林度假,又遇到大雨,会如何处理仅有的雨衣呢?”这个问题一抛出,便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班级顿时沸腾起来。学生有的提议给弱小的长者,有的说给年幼的孩子,更有的说出两全之策,即“一衣两用”。
3.联系实际
联想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联系自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为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应当时时处处都严格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可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或身边的人不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的行为,说说读了文章后,明白了什么道理。语文有时就是要让学生有些“切肤之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含义。
三、续写下文,驰骋想象
续写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教师要从低年级起就挖掘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最活跃的,往往不受现实生活中固守成规的束缚,在学生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把对教材的所想、所感、所悟写出来,就能真正做到“吾手写吾口、吾手写吾心”。常见的续写方式有续写结尾,如学完《狼和鹿》一课后,设想人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开始引进优质狼种,凯巴伯森林变成什么样子了,请试着写写。当然,也有对文章情节的续写,如讲完《日月潭的传说》,我问:“故事讲完了,同学们能想象出大尖哥和水社姐在寻找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路上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吗?试着写出来。”总之,紧扣课文进行的续写小练笔,既创造性地利用了教材,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欲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的语文教学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使学生最终飞向理想的殿堂。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