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金的女性观研究

2015-05-04赵亚倩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女性观形象塑造巴金

摘 要:巴金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从未间断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其小说创作中占据异常突出的位置。本文主要透过巴金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揭示其女性观的深层意蕴。

关键词:巴金;女性观;形象塑造

自执笔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巴金始终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表达对女性的感激与敬爱之情。他一方面用极大的热情歌颂女性的美好品德以及革命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另一方面极力控诉封建势力对女性的压迫与戕害;还通过觉醒女性在残酷现实面前的精神危机,进一步思考女性解放与争取自由幸福间的平衡关系。本文正是通巴金塑造的女性形象类别,揭示其女性观的内涵及实质。

一、批判男权社会,颂扬女性光辉

(一)对男权社会的批判

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是处于奴隶地位的婢女丫鬟,还是养尊处优太太小姐,最终都沦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家》中塑造了一系列从肉体到精神都深受封建专制毒害而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剧女性。鸣凤敢于违抗高老太爷的命令,誓死不做冯乐山的玩物,用投湖自尽来捍卫人的尊严。但她又深受旧礼教和社会地位的双重制约,认为自己只是奴隶命配不上觉慧,在不愿死与不得不死的矛盾冲突中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梅芬是《家》中另一个悲剧女性。她与觉新爱情的断送仅仅由于双方母亲在牌桌上的一次不愉快,她被迫嫁给毫不认识的人,屈从无爱的婚姻,青年孀居,格守从一而终的法规,在无望的相思中葬送自己的生命。巴金通过透视这些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压迫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女性悲惨命运,深刻揭示男权社会的残酷。

(二)对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

1、善良无私

巴金批判男权文化的同时,也在极力颂扬女性的美好品质。上文提到的鸣凤和梅芬虽然性格、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都纯洁善良、宽厚无私,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鸣凤无私地将一颗少女纯洁的心奉献给觉慧。即便在最后走投无路时也还在为觉慧着想,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令自己喜欢的人为难。

2、积极抗争

体现进步思想意识的时代新女性是巴金笔下另一个女性形象群。她们深受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等现代意识的影响,不懈追求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爱情三部曲》的李佩珠是一个接受新思想影响的典型。她意志坚定,有朝气和理想,在革命的启蒙下致力于获取国家解放和人民自由的伟大事业,以独立女性的姿态积极参与到解放事业中,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定、思想高尚的女革命家。

二、倡导女性真正独立自主

一种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渗透性,很难在新制度建立的同时消失殆尽。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把女性牢牢固定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位置上,使女性心甘情愿地囚于封建礼教划定的牢笼,为了充分履行奴隶角色而不惜摧残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巴金正是看到了这具精神枷锁之重,进而主张女性和男性拥有相同的权利义务,倡导女性由身体到心灵真正的独立自主。

《寒夜》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体现了巴金对女性走向真正独立道路的曲折历程的预见性。汪母是被封建传统伦理道德调教出来的“标准”女性,无论在经济还是精神上都依赖男性而丧失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对追求个性解放的儿媳恨之入骨,充当守旧势力的封建卫道士而浑然不知。

如果说汪母自始至终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无力自救尚情有可原,那么曾树生的遭遇可以看出女性获得真正独立自主的任重道远。曾树生是受过“五四”新思想熏陶的时代新女性,她无法忍受贫穷与平淡的性格导致她无法摆脱对男性权利的依附,她离开已经不能为她带来物质享受的丈夫,转而投向另一个代表金钱与权势的男性,可见曾树生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几千年来男权社会所赋予女性的角色内容。

三、对女性解放后的深刻思考

40年代,巴金以《寒夜》造就了其现实主义创作的一座高峰,同时也标志着他女性观的日臻成熟。通过《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鲁迅《伤逝》中子君的启发,巴金深知女性平等权利的获得是在取得独立身份的同时,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从而实现两性的真正平等。

《寒夜》中的曾树生作为社会转型期新女性的代表,虽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在婚姻中并不依附丈夫反而成为家庭生活开支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而是在婆婆的辱骂蔑视和丈夫的懦弱中痛苦煎熬。从长远立场看,曾树生自我意识上的错误是其婚姻失败的罪魁祸首。她急于遵从西方现代文化的指示,摒弃一切传统文化,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忽视了在家庭、社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巴金认为女性要想获得真正意义的独立,要在现代与传统,新与旧两种文化冲突中寻找合适的定位,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考虑承担家庭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解放道路上的阻力,获得真正的自由

幸福。

纵观巴金半个世纪的创作,无论是30年代激进的控诉,还是40年代冷静的谛观,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贯穿他创作始终。与强调张扬女性权利的女权主义相比,巴金的女性观更为成熟,不仅给予同时代人极大的启示,即便在当今社会,也是审视女性生存状态的可贵资源。

参考文献:

[1] 陈丹晨.巴金创作中的女性形象[J].《文艺研究》, 1983年第6期.

[2] 张沂南.论女性自我生命选择—也谈《寒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第2期.

[3]阎浩岗.不同生命欲求之间的冲突 —重读《寒夜》[J]. 《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赵亚倩(1990.9—),女,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性观形象塑造巴金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从剧作角度分析《阿伽门农》中对克吕泰莫斯泰拉形象的塑造
小巴金“认错”
浅析泉镜花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观与恋爱观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