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望的宣泄与自我的迷失

2015-05-04程瑞程晋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11期

程瑞 程晋

摘 要:小说《上海宝贝》继承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市场时代的大众文化核心话语,作品充斥着对物质、成功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于欲望都市新女性的全新解读。本文从《上海宝贝》的叙事核心、角色分析等方面对其叙事视角进行解读,剖析小说深处的消费主义文化动因。

关键词:上海宝贝;消费主义文学;物欲化

卫慧1999年出版的小说《上海宝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社会主义时代大众文化核心话语。而卫慧凭借《上海宝贝》充当了用这种话语写作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代言人。

一、叙事核心:情欲叙事

在市场社会主义时代,许多文学作品都进一步地追求感官化和肉体化,而《上海宝贝》不啻竭尽所能地将身体、情欲叙事进一步推向了极致,这部作品从头到尾都散发着生殖器的狂欢气息,大量的色语以及器官和对物质﹑成功的欲望在其间举行热烈的话语庆典和游行,向读者展示着在欲望都市中“新女性”对情欲的重新解读,而灵魂则消隐在欲望横流中,它是游离在身体之外的幽灵,始终无法与身体达到契合。

显然,《上海宝贝》中情欲叙事并不是作者唯一想表达的。其中对物欲的渴念是与情欲结合在一起的。似乎生活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每个个体都逃脱不了工业文明对社会、个体的渗透,小说中写“工业时代的文明在我们年轻的身体上感染了点点锈斑,身体生锈了,精神也没有得救”,但对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对现代文明又没有完全抵制:“这时候华灯初上,商店的霓虹像碎金一样闪烁……城市最动人的时刻降临了。”小说中的倪可尽管十分渴念那种奢华、浮丽甚至可以算是“小资”的生活,可她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作为一个矛盾交织的复杂体来对待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这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迷惘、苦闷与挣扎。对欲望的执念、对情欲和物欲有些扭曲的享受和渴念形成了这部小说的叙事核心。

二、“歇斯底里式”的叫喊:一个女性作家的野心

小说中的倪可是一名自由作家,而倪可自己也说:“也许写作真的可以像强力春药一样,滋养着我们之间不可理喻的然而无疑又是有缺陷的爱情?”因为倪可爱上的那个像小白兔一样可以带给她甜蜜的吻和温柔的抚摸的天天在性功能上有很大障碍。但是天天对于倪可的创作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所以写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两人在肉体上无法达到的缺陷,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两人在精神上交流的桥梁,“写作进入我们的共同生活后它就不再单纯是写作了,它与无法碰触的爱欲有关,与忠贞有关,与我们俩谁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关。”似乎通过写作可以来维持天天与倪可有缺陷的爱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倪可更追求自己创作上的巨大成功以及从两个不同的男性身上获得的快感,这体现了一名女性作家的自我观照。

显然,作家在倪可那里不仅是谋生的职业,更是在男权社会里作为一个阶层的存在,因为她是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被大家认可并以此成为区别于其他人的符号。在小说中倪可的野心也显露无遗:在复旦大学读中文系读书时就立下志向,做一名激动人心的小说家;要在她那一鸣惊人的小说里尽情泄露关于暴力、优雅、色情、狂喜、权力、死亡的真相。显然,如果这本书算得上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的话,不论是倪可还是卫慧,想要一鸣惊人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作品中不只一次地出现作家对倪可抑或是对自己作为知识精英、女作家这一身份的暗示,深层次上是作者通过对倪可身份的肯定来达到自己作为个体在新时期新型女作家这一身份的高度认同。

三、两个精神偶像:叙事的影像

正如小说中倪可提到的自己心中排名第二的偶像可可·香奈儿那样,倪可作为新时代女性她不单靠幸运,而是非常努力地工作,并且生命中每一位男性都几乎可以激发创意的源泉。倪可生命中有两位对她影响深刻,让她走向毁灭、走向极致的男性:一位是敏感、温柔并且具有浪漫情怀、理想主义可以给她带来精神安慰的天天,另一位是高大英俊、成熟,可以让她感受快感的德国人马克。倪可在与二者的纠缠中,发出了尖锐、性感、亢奋势不可挡的喊声,这可以被视作身体解放运动的第一声啼鸣,也伴随着个体在灵与肉的漩涡中的挣扎、耗损。

值得注意的是,被倪可视作精神上的父亲的亨利·米勒,是被20世纪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解放的先知,其代表作《北回归线》唱响了反叛反传统的号角。《上海宝贝》在叙事上一定程度借鉴了《北回归线》,二者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而且文本中主人公都是非传统意义上的作家,都有着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反叛精神,而且极富个性。

令人遗憾的是这部作品暂且还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当读者读到小说最后发现尽管作家用自己的才华加上小说结尾“我是谁”的发问——貌似触及个体生命哲学命题的发问给小说镀上了一层光辉,但是这仍旧不能消除文本内在的虚假气质。

参照小说最后给倪可带来精神快乐和肉体刺激的两位男性都离她而去的结局,这部小说更像是没有灵魂的物质空壳。尽管它作为先锋指引着“后来者”,可先锋力量随着大众审美对文学作品的经典性的考察在逐渐消褪,而它作为经典的价值始终没有显现。

参考文献:

[1]戴海光. 世俗化语境下文学精神话语解构的“镜像”——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为中心的考察[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98-102.

[2]谭杰. 女性意识:喧嚣之外显悲音[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申霞艳.消费社会的文学生产[J].文艺争鸣,2009,02: 30-39.

作者简介:程瑞(1992.5—),女,山东潍坊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程晋(1994.12—),男,山东潍坊人,现就读于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