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铁1号线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掘进参数研究
2015-05-04关辉辉刘中心
关辉辉,王 军,刘中心
(1.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31;2.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0;3.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
石家庄地铁1号线是石家庄市首条地铁线,该线路贯穿中山路东西方向,地质条件及环境较为复杂,埋深浅、周围建(构)筑物多,施工难度大,也是首次将盾构法应用于该市地铁隧道施工。1号线一期工程共有21个区间,其中盾构法施工隧道占区间隧道总长的2/3,因此,研究盾构法施工对该市地铁建设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为背景,依据三种地层盾构先期施工情况,分析归纳其盾构掘进参数,并通过监控量测验证施工参数的合理性,优化盾构施工技术,为该地区后续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起西王,沿中山路向东,穿过京珠高速公路后,转向南至长江大道,之后沿长江大道向东至秦岭大街向北,到达终点南村站。全长23.9 km,均为地下线,共21个车站,平均站间距1.215 km。
石家庄地铁1号线沿线穿越地层主要有新近沉积黄土状粉土②3层、黄土状粉质黏土③1层、黄土状粉土③2层、粉细砂④1层、中粗砂④2层、粉质黏土⑤1层等。
工程沿线45 m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以潜水为主,地下水位普遍较深,整体地下水位沿东西方向呈漏斗状,以省博物馆站为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达55 m,地下水位向东西方向逐渐变浅,埋深一般在25~50 m。
2 地铁工程特点分析
1)地质条件的典型性
石家庄地铁1号线呈东西走向,工程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具有一定代表性,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大。根据隧道穿越的地层可分为三段,分别为黄土状粉土、粉质黏土段;黏土质与砂质结合段(复合段);粉细砂、中粗砂段。
2)地铁工程的复杂性
本工程沿线地表环境较为复杂,主要穿越石家庄繁华地带,且路面车流量大。同时地下管线密集,种类繁多。为保证地铁沿线道路、管线及居民区的安全,地铁施工过程中控制地表沉降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因此优选盾构法作为地铁隧道掘进的施工方法。
3 典型地层盾构施工技术
3.1 黏土质地层段
1)地质情况
本段调研的典型盾构区间为西王站—时光街站和时光街站—长城桥站。根据勘察资料,该地层段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黄土状粉土层、粉质黏土层和粉土层,覆土厚度约为9.9 m。
①黄土状粉土层:黄褐色,孔隙比0.712,密实,含水率16.9%,稍湿,可见小孔,含铁锰氧化物和云母片,少量姜石,无摇振反应。
②粉质黏土层:黄褐色,可塑,中等压塑性,土质不均一,含姜石,局部富集,夹粉土、细沙薄层,连续分布。
③粉土层:黄褐色,孔隙比0.684,密实,含水率21.2%,湿,中等压缩性,土质不均,含姜石较多,可见铁、锰质浸染,局部与粉质黏土呈互层,层内夹细砂薄层。
2)盾构掘进施工关键参数的确定
盾构掘进过程中,合理选择盾构施工参数(土仓压力、盾构机总推力、刀盘扭矩、掘进速度、注浆压力、注浆量等)能有效地保持开挖面稳定和控制地表沉降,盾构始发段尤为重要。
所选参数是否合理,需要地表沉降、管线沉降等监测数据来验证,只有将监测结果与施工有效地结合,才能优化盾构掘进参数,保证盾构顺利推进。根据设计文件及工程实际情况,沿隧道轴线方向每10 m布设一个沉降测点,每50 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断面上布设11个测点。通过在掘进过程中现场采集并记录的盾构施工参数,绘制出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的施工参数曲线,见图1。盾构在黏土地层掘进时地表累计沉降曲线见图2。
图1 黏土地层各掘进参数变化曲线
图2 盾构在黏土地层掘进时地表累计沉降曲线
分析图1、图2可知,盾构机掘进至4环时,由于考虑洞门密封效果及反力架强度、刚度等因素,盾构土仓压力、注浆压力、同步注浆量及总推力均要相应降低,故该处地表产生了-11.62 mm的沉降。当盾构掘进至37环时,因土仓压力(0.08 MPa)较小,且同步注浆量(4.0 m3)未控制好,推力(7 150 kN)较小,致使该处地表沉降较大,达到-10.15 mm,对比其余断面地表沉降及施工参数,该区域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明显较差。
通过统计盾构始发段的掘进参数与地表沉降的关系可知,在出土量、注浆压力相同或相似时,地表沉降随土仓压力及注浆量增大而有所减小,随掘进速度增大而增大,而盾构机推力及扭矩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且刀盘转速过快容易产生高温,使刀盘结泥饼的几率增大。因此合理选择土仓压力、注浆量及掘进速度是控制黏土地层地表沉降的有效途径。
对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王站—和平医院站盾构区间掘进参数及地表沉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黏土质地层段盾构掘进参数及地表沉降值
3.2 复合地层段
1)地质情况
本段现场调研的典型盾构区间为和平医院站—烈士陵园站、烈士陵园站—中山广场站、省博物馆站——体育馆站及北宋站—谈固站。根据勘察资料,该段盾构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层、粉细砂层和中粗砂层,覆土厚度约为7.9 m。
①粉质黏土层:黄褐色,可塑,中等压塑性,土质不均一,含姜石,局部富集,夹粉土、细沙薄层,沿区间线路零星分布。
②粉细砂层:褐黄色,中密,稍湿,砂质较纯,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粉质黏土块,颗粒均匀,分选较好,沿线路连续分布。
③中粗砂层:褐黄色,中密,稍湿,砂质纯净,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含少量粉质黏土块,向下粒径渐粗,层底可见砾砂薄层,沿线路连续分布。
2)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关键参数的确定
掘进速度、土仓压力、总推力及扭矩是评价盾构机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在掘进过程中呈动态变化。复合地层中施工时掘进参数变化曲线见图3。
图3 复合地层各掘进参数变化曲线
分析图3可知,复合地层段中盾构总推力、扭矩及土仓压力数据离散性较大,可说明复合地层段由于地质条件不断变化,总推力及扭矩不易控制。根据多个区间统计得出该复合段推力宜为7 100~8 500 kN,扭矩2 100~2 300 kN·m,土仓压力0.08~0.10 MPa。在软硬不均地层刀盘转速及掘进速度离散性较小,说明该种地层对刀盘转速及掘进速度影响不大;复合段出土量与同步注浆量基本控制较好,注浆率达到160%,在复合地层段由于岩性软弱,颗粒松散,因此注浆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出现跑浆现象。通过地表沉降数据进行验证,该段所选施工参数较为合理。
对和平医院站—中山广场站盾构区间、省博物馆站—体育馆站盾构区间及北宋站—谈固站盾构区间的掘进参数及地表沉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复合地层段盾构掘进参数及地表沉降值
3.3 砂质地层段
1)地质情况
本段调研的典型盾构区间为朝晖桥站—留村站、火炬广场站—南村站。根据勘察资料,该段盾构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粉细砂层和中粗砂层,覆土厚度约为10.9 m。
①粉细砂层:黄褐~灰白色,中密~稍密,稍湿,中~低压缩性,砂质纯净,颗粒均匀,以长石为主,含少量粉土块,颗粒均匀,分选较好,沿线路连续分布。
②中粗砂层:灰白色,中密~稍密,中~低压缩性,砂质纯净,以石英、云母为主,沿线路连续分布。
2)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关键参数的确定
砂质地层中掘进时地表累计沉降曲线见图4。砂质地层中施工时各掘进参数变化曲线见图5。
图4 砂质地层中掘进时地表累计沉降曲线
图5 砂质地层中施工时各掘进参数变化曲线
分析图4、图5可知,盾构机自始发至40环,其出土量、刀盘扭矩、土仓压力、刀盘转速、推进速度基本保持一致,而注浆量和推力随着环数的增加而不断变化,但地表沉降变化较小。说明该段地表沉降主要受注浆量和推力的影响,即地表沉降随注浆量增大而减少,随推力增大而减少。当盾构机由40环掘进至100环时,因注浆量减少地表沉降明显增大。因此,在砂质地层中盾构掘进时注浆量是影响地表沉降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对多个区间掘进参数与地表沉降的分析,盾构机在砂质地层段掘进时,宜采用小推力、低压力、高注浆量的推进模式。
对石家庄地铁1号线砂质地层段的掘进参数及地表沉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砂质地层段盾构掘进参数及地表沉降值
4 结论
通过对石家庄三种地层中盾构掘进参数的统计,结合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总推力、土仓压力而言,黏土地层段>复合地层段>砂质地层段;对于同步注浆量而言,由于地层特性不同,砂质地层段要比黏土地层段和复合地层段大。出土量及注浆压力相同或相似时,同步注浆量及土仓压力是三种地层地表沉降影响最大因素。在砂质地层段适当增加同步注浆量,保持土仓压力合理性是控制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有效途径。
2)软弱地层或者盾构始发段宜采用小推力、低压力、高注浆量、低掘进速度、洞门早封闭的掘进模式。
3)盾构穿越的地质条件不同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也不同。黏土地层段地表沉降值较小,复合地层段次之,砂质地层段最大。
4)盾构在掘进过程选择的施工参数是否合理,需要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只有将监测结果与施工有效的结合,才能保证盾构顺利掘进。
[1]张恒,陈寿根,邓稀肥.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0,47(5):48-53.
[2]赵耀强,李元梅,朱世友,等.不同地层条件盾构始发对地表沉降影响规律研究[J].隧道建设,2011,31(4):463-469.
[3]刘建国.深圳地铁软硬不均复杂地层盾构施工对策[J].现代隧道技术,2010,47(5):79-83.
[4]宋天田,周顺华,徐润泽.盾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机理与注浆参数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4(1):130-133.
[5]刘招伟,王梦恕,董新平.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8):1297-1301.
[6]卫俊杰,罗汉中,黄醒春.复杂地层盾构施工信息化及扰动位移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5):1044-1052.
[7]张云,殷宗泽,徐永福.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3):90-94.
[8]朱合华,丁文其,李小军.盾构隧道施工力学性态模拟及工程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0,24(7):98-103.
[9]刘建航,侯学渊.盾构法隧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