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5-04卢元文
卢元文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卢元文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通过对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择业取向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存在职业认知模糊化、专业认可度不高、择业目标定位不清、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等问题。通过调研,总结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应该强化学生的职业环境认知水平、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师的职业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引导学生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择业;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高职学生人数已经占据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半壁江山。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服务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呈现迅速发展的势头。尽管全球因为金融危机,经济出现下行,但国内旅游业仍然逆势发展。每到国家法定节假日,旅游业都要带动一大批消费经济的迅猛增长。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1]意见指出,我国坚持“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编制全国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福建作为全国森林覆盖率首位,拥有天然的发展旅游业优势,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因而福州大多高职院校都相继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
本文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取向意向,选取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类一至三年级学生320人进行《旅游学生择业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达98.75%。问卷样本分布情况如下:
表问卷样本分布情况
二、影响高职旅游管理类学生择业取向及因素剖析
(一)学生专业意识模糊,选择专业缺乏有效指导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从学生在入学前填志愿时,了解专业情况和专业就业前景的人数只占39%,报考志愿时通过亲友、老师推荐的人数占到27%,随机填志愿和被调剂的人数比例占到34%。问卷说明入学前有超过三成学生,填报志愿主观盲目,缺乏指导。虽然有一部分是在亲友及老师的推荐下报此专业,但他们不了解旅游专业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技能实践,并要考取行业从业资格证书才能胜任岗位工作,这与想象中的表面光鲜工作相差较大,因而大大降低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此外,还有13%学生因专业调剂来到本专业学习,因与他们的填报志愿不同,导致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难以提高。当前旅游行业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新兴朝阳产业,行业涉及景区开发、导游服务、酒店管理等相关工作领域,就业前景比较广阔、中高端管理人才需求量大。在学校专业培养中,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会认为学完专业、参加工作,就能够一边旅游一边学习,很快就能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却不知实际中的旅游行业刚入职需要肯吃苦、心态稳、手脚勤,还能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才能在岗位做出成绩,工作中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因此,针对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模糊的情况,需要从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三方面给予正确、客观的资讯,让选择报考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价值观符合行业的要求,这样才能选拔培养出行业需求的优秀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旅游业快速成长。
(二)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就业岗位认识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很了解的只占调查总人数的20.57%,而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经过学习和耳濡目染的熏陶,对专业多了一些了解,比例达68.35%,其中也有个别学生对专业根本不了解,占到总人数的14.24%,这表明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热情不高,对本专业态度冷漠,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即使接受所学专业的熏陶,对旅游行业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具体内容很清晰的只占17.72%,三年级学生比例会高一些,了解一些的学生比例有65.82%,只有16.46%的学生清楚知道旅游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能力要求。在所学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的合适岗位问卷中,仍然有5.06%的学生搞不清楚,完全没有专业岗位概念。这说明相当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专业学习不够深入,停留在粗浅理论学习上,对所能从事的工作岗位缺少了解,对本专业所能就业的领域也缺乏统筹规划。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职业选择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人职不匹配、人岗不匹配的现象。
(三)学生校内扎实的专业学习、系统的专业实训对择业的影响较大
通过对学生校内专业学习的问卷题调查统计,了解到62.03%学生认为,学校所学课程对日后从事旅游类工作有很大帮助,高年级占比会略高于低年级,但仍有37.97%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学课程对自身将来从事旅游类工作的作用不明显,在专业学习态度上存在消极性,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校专业学习投入情况不理想。这让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需要反思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乃至在教学互动方面不断改进,以此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精力掌握专业基础知识。高职院校突出学生的校内实训,问卷统计数据表明,学生认为校内实训对自己择业起到很大作用占到90.19%,这证明学校加强专业技能实训确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择业。学生在实训环节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有助于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数据统计结果让我们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校内实训工作开展有了进一步认识,学校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设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都应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学生的工作选择存在与专业不相关、不联系现象
根据问卷抽样调查,学生毕业实习时,实习岗位与专业不相关的人数占到问卷对象的近两成,实际内容与旅游管理专业不相关的占到近三成。这两个数据反映出我们当前培养的部分学生,学无所用,在具体择业中,部分学生随波逐流。当然这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有一定关系。一些学生本着“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求职理念,[2]因此在实习中,要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在实习期间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其在岗位中发挥才干。若无法完成实习任务,要了解其中真实原因,是因为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还是自身能力不足无法胜任等,及早与实习单位联系,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学生选择工作时与专业不相关的问题。
三、高职旅游管理类学生择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对学校建议
1.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为学生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职业生涯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和专业的基础上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发挥导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众多,可以采用“五W法”归零思考[3],即引导人们回答“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我干什么、我最后该选择什么”五个问题来帮助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同时,学校可以引进职业测评软件,帮助学生找到相匹配的职业类型,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它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的人格性向理论,把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与一些职业相对应。[4]在开展职业认知具体工作方面,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人员介绍行业现状及对人才的要求、优秀校友返校分享工作经验等形式进行推动,一方面让学生更清楚旅游业的工作内容与企业精神,另一方面也让企业了解学校旅游教育内容与学生培养过程情况。当然,学校更要与旅游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工作岗位参观、顶岗实习,让学生从直观上更深入了解岗位、人才需求标准。
2.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被普遍认为理论掌握不扎实、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学校除了专业理论课程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实训实践课程也需要增加,积极搭建模拟导游、餐饮、客房等实训室,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专门的顶岗实训,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及对旅游行业的兴趣。学校要与企业密切联系,经常组织师生参加行业各项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专业竞赛过程中发挥技能水平。真正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促进旅游教育事业和旅游业长远发展。
(二)对专业学生的建议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后才能接触到专业技能实训,比中职旅游学校来得晚。因此在校期间应该多利用学校的资源,如:主动参加学校演讲、辩论、话剧社团以提高个人口头表达和当众表演能力。课余时间主动参加技能培训,努力考取导游、餐饮等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其它节假日时间到企业调研,全面了解旅游业的特点与最新发展动态。同时,通过与企业家或优秀校友的工作访谈,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在校期间,通过利用图书馆、公共选修课资源的学习来丰富自身学科知识,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身体素质,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课后,及时与老师交流专业知识技能、解决疑难问题、参加学校安排的中期顶岗实习实训,了解自己的能力与从事旅游业所需条件之间的差距。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借用职业锚、霍兰德职业测评工具,帮助进一步探索个人职业兴趣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从而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也为旅游行业人才发展注入活力。
(三)对专业教师的建议
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能力,提升业务技能指导水平。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道者,要像“师傅带徒弟”一样,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给予学生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当前高职院要求专业教师具备“双师型”资格,既能从事理论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实训指导。此外,问卷调查也显示,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授课时更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互动效果较好,学生能从老师那儿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其次,教师应从传统的课程传授者角色转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和构建旅游类课程体系。大体思路是:从旅游专业延伸到具体职业岗位,从中导出相关的学习内容,再通过有效教学设计学习情境模式,这个步骤可简述为“工作任务—行动领域一学习领域一学习情境”。[5]如图所示:
四、结论
在“清新福建”战略统筹下,福州旅游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围绕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因素进行系列实证研究,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热情不高,对行业认可度较低,出现工作频繁跳槽、企业留不住人才等现象。旅游类高职院校应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实训平台,合理地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前生涯辅导,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乐观进取的工作心态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择业竞争力,为毕业生的顺利择业作坚强后盾。总而言之,通过学校、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促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有所长,技有所专,学以致用,最终实现学生在旅游行业内充分就业。
[1]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4):27-30.
[2]陆素菊.透视“先就业后择业”现象[J].职教论坛,2007,(3):1.
[3]魏霖.个人职业生涯规划“5W法”[J].成才与就业,2005,(5):34-37.
[4]沈洁,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应用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10,(7):9-10.
[5]申文缙,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研究[J].国外职业教育,2009,(4):33-36.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ourism Management Occupational Cho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 Yuan-wen
(Fu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0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Tourism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ccording to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oosing a career orientation from all Tourism student in Fu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such as the cognitive fuzziness of Vocational, the low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the unclear career goals, the weak awareness of the career planning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Tourism students, build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with professional teacher's great influence on Career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with more scientific career orientation, and guide students to achieve personal career goals.
th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tourism management;occupational choice;influence factors
2015-12-04
卢元文(1984-),男,福建福州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本文系2015年度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本专项科研项目“管理系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关系分析”(项目编号:KYZX201512)的研究成果。
F590-4
A
1008-8156(2015)04-0036-04
修回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