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酿吊脚楼的味道
2015-05-04罗晓庆设计赵清
文/罗晓庆 设计/赵清
陈酿吊脚楼的味道
文/罗晓庆 设计/赵清
雷山苗族吊脚楼
说到居住,不得不说雷山苗家的吊脚木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这种特色民居尤其多。
在这些地区,由于受到比如耕地资源少、山高陡坡的地形特点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开挖地基修筑房屋极为不易,加上气候潮湿多雾,湿气重不宜起居。因而,这里的少数民族同胞便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构筑起这种极具特色的木楼——“吊脚楼”。
智慧的苗民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以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楼上住人,通风防潮,阳光充足,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一曲凝固的古歌
见过很多各有千秋的古建筑,唯独吊脚楼,可谓天人合一的神作,和大自然淋漓尽致浑然一体,不混杂一丝丝混泥土带来的现代气息。吊脚楼,苗乡的建筑一绝,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和着历史长河的厚重,存活世间千年依然充满活力,就像陈酿的好酒,越品越香。
古时,当苗族先人从树栖穴居生活中走出来之后,造屋家居就是一件大事。苗族古歌唱到:“固芳老公公,要种树盖屋,养优作师傅,闪电当尺量,太阳牵墨线,弹墨直又长。”吟唱这首古歌,似乎眼前就浮现出古时苗民建屋造房的情景。
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肇始于环太湖地区,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
雷山苗族的先人迁徙到黔东南地区以后,继承先人的居安与美观理念,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将祖先的造房艺术发扬光大,村村寨寨,楼房幢幢,构成了特别诱人的景观。
这些房屋,与周围林木幽深的环境天然般和谐。它体现了苗民们对艰险人生的从容和节约使用土地的观念和智慧;它是凝固了几千年苗民生活历程的史诗,又保存和积淀了几千年苗族建筑的精湛艺术,传达了苗族文化中的审美追求,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间建筑的瑰宝”。
据相关资料显示,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和自然两方面的原因。而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苗家人迁到雷山后,为了节省耕地用田的平地资源,同时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为了繁衍生息,在建造住居时,选在30到70度的斜坡陡坎上,在传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这种结构形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而稳固性强,它是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由于采用的是穿斗结构,用小材可以盖大房。三是既节约了耕地,又适应于山地斜坡建屋,并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典型的天人合一。
苗民多以支系家族聚居,以团结共同防备其他对抗实力的侵扰,且多聚居山区,宅基地势有限,大多就地砌基,傍山而建。其屋半边着地,半边吊脚,既有不占地之优势,又具突兀之威、美观大方之感。顺坡而居,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十分壮美。
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吊脚楼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犹如一部凝固的古歌,其美除了能为世人欣赏,还能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地映照历史的发展、苗民的文化心态和创造才能。
吊脚楼模型 摄影/李雪
“天平地不平”的建造特点
为何名为“吊脚”?这多是根据其建造特点而命名。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其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故称之为“吊脚楼”。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的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建筑结构:三间正房,两间偏房,分为五柱、七柱,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观赏性。
吊脚楼的建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天平地不平”,既是原理,也是特色。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
苗族木匠用一根线、一把直尺、一把斧、一把锉子、不用一钉一铆、不要图纸,全凭借记忆的结构,在陡悬的石壁上立起一座座房子,使用寿命不低于三百年。
如今的吊脚楼,分为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一般有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
屋檐造型多样
雷山苗民造屋,都以修建吊脚木楼为主。纯木质结构,各寨民宅,大都于半山腰与偏坡间修建。延续唐宋以来风格,各代又有所改进,自成格局。
事实上,修建吊脚木楼也是一件十分讲究的活儿。有修成四角天井式或三方联立式,自成天井口格,颇为大气。
一般的吊脚木楼,有四排三间或五排四间,各间宽敞,人居舒适。畜棚禽舍,一般都设在房侧或房后,也有用楼脚围棚立圈饲养畜禽的,既方便管理,又干净卫生。
有的人家还在房后房边建起一栋专门囤装粮食的小谷仓,有的利用吊脚木楼边搭架木板作晒场,白天晒些谷物或蔬菜,晚间还可纳凉休息。
苗民对屋顶的屋檐造型也十分讲究。有的屋脊用瓦片搭成一双对称的飞禽形象,或放上数只泥塑飞鸽。有的能工巧匠,将屋檐锯成波浪形状的长板托起,檐底瓦和托板都涂白灰,使其轮廓分明,分外醒目。
吊脚楼里的苗族姑娘 摄影/李林荫
大多房子的所有吊柱之头都凿成齿轮图案,以图装饰木楼,别具风格。有的以三间正房再搭一个或两个偏厦。总是配建对称、高低合度。一栋房屋的周围面积是90至150平方米,两头外间内房及偏厦的楼上楼下作卧室,也有用作厨房的,中堂是迎客间;摆长桌请客的用餐间,也是各家生活活动的主场地。
“美人靠”展示苗家女风姿
吊脚楼建筑,最讲究的还在中堂间边也是前檐上,装上长3米到3.7米的美人靠。栏杆设置形式十分讲究,整座房屋能因栏杆造型风格而生色。
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架设悬空走廊,作为进入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人们称之为“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
除了结构上的稳定得到保障之外,在艺术感觉上显得端庄稳重。吊脚楼在虚实对比关系上,显现了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断面纤巧的木结构穿斗式构架已极轻灵,苗居半边吊脚楼突出“轻”的效果。“悬虚构屋”,架空而立,上实下虚,对比强烈。 建房习俗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宗教色彩,备料、发墨、上梁等都要祭祀,而且有很多禁忌。
含吊脚木楼在内的苗家古老民宅建筑,各寨均有能工巧匠,有些工匠是祖传了若干代的。新房奠基或砍伐首根选建房使用的树木,请造房下墨线之主匠,都择日而行之。
立房时间更是讲究,一般在打米过后过苗年期间秋冬时间立房,都择吉日以图日后吉利。有的村寨修造新房选择中柱时,必须是向阳山的杉木,且木直、不断尖。
居宅朝向也有讲究,有坐南朝北,有坐西朝东,如临近水域之房,不能横栏对着水的位置,房门对凹冲,不对山脊,在房的背脊也不能有凶山巨岩等等。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
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
西江苗族吊脚楼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
1.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
2.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
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