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吻合器法与免吻合器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2015-05-04谢志飘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残端吻合器乙组

谢志飘

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双吻合器法与免吻合器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谢志飘

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目的:观察双吻合器法与免吻合器法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为双吻合器法,乙组为免吻合器法。对比两组并发症、一年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和复发转移情况、治疗费用。结果:两组都无转移和复发病例,且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恢复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治疗费用明显较低(P<0.05)。结论: 双吻合器法与免吻合器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免吻合器法有助于节省治疗费用。

双吻合器法;免吻合器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笔者对100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分别采用双吻合器法和免吻合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100例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8.38±9.64)岁;病程3~14个月,平均病程(5.83±1.09)个月;Dukes分期:A期27例,B期23例;分化程度为高者35例,为低者15例;肿瘤类型:溃疡型22例,浸润型16例,肿块型12例;病灶下缘与齿状线距离2.2~3.9cm,平均距离(3.06±1.08)cm。乙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8.02±9.25)岁;病程4~13个月,平均病程(5.95±1.16)个月;Dukes分期:A期26例,B期24例;分化程度为高者35例,为低者15例;肿瘤类型:溃疡型20例,浸润型17例,肿块型13例;病灶下缘与齿状线距离2.1~3.7cm,平均距离(3.09±1.12)cm。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的术式均为直肠癌根治术,具体操作方式为:先确定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并以此为起点对周围脂肪组织、淋巴结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将直肠上动静脉进行钳夹或切断缝扎,后进入盆筋膜壁层和脏层,向直肠两侧分离至侧韧带,直肠前方在腹膜返折处切开盆腔筋膜行锐性分离,向上牵拉直肠,切断两侧骶直肠韧带,到达盆底,向下分离到肛提肌水平,在病灶上方10cm左右的位置将乙状结肠切断,缝合远、近端肠管,并行扩肛、消毒,后通过卵圆钳将远端肠管及肿瘤完全拖出。甲组为双吻合器法组:在齿状线上方离病灶下缘2cm处通过闭合器关闭远端直肠,并将直肠与肿瘤同时切除。下端无病变组织残留者直接对切除后的残端进行复位,采用管状吻合器经腹入路将乙状结肠的断端与直肠残端进行吻合。而下端有病变组织残留患者则行腹会阴切除术。乙组为免吻合器法组:在齿状线上方离病灶下缘2cm处将直肠管壁切开,经直肠将肿瘤一并切除。若下端无病变组织残留者,则直接将近端结肠残端拖出,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对乙状结肠残端和直肠残端进行吻合。若下端有病变组织残留,则行腹会阴切除术。两组手术操作完成后均行充气试验,以了解是否有吻合口漏,同时行预防性造瘘、腹盆腔冲洗等,并定期扩肛和常规功能锻炼,3个月后关闭末段回肠造口。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两组并发症、一年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和复发转移情况、治疗费用。肛门功能根据肛肠排便反射和括约肌的控制功能进行分级[1]。优:排便功能与正常人类似;良:排便反射接近正常人,但控便能力未完全恢复;差:排便反射和控便能力均异常或不具备排便反射和控便能力。

2 结果

2.1 并发症及肛门功能 两组都无转移和复发病例,且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恢复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例(%)]

2.2 治疗费用 乙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甲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费用比较 ±s,元)

注:与甲组比较,*P<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形成严重威胁[2]。拖出式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不但能对直肠肿瘤进行根治,还可最大限度的保留肛门的功能[3],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双吻合器法与免吻合器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在直肠癌的治疗中都较为常用,本次研究对使用两种方式治疗的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转移率以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但免吻合器法的一组治疗费用明显较低。免吻合器法术中将近端结肠及直肠残端直接缝合,无需过多的切除组织,且比双吻合器法多一次保肛的机会,且其术中无吻合器使用,有效的为患者节省了治疗费用。

综合本次分析,无论是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还是免吻合器直肠癌保肛术都能有效的保留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且对术后并发症以及日后的的复发转移均无明显影响,但免吻合器法更经济,可有效的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

[1] 周克勤.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154-155.

[2] 伍炎俊,关子潮,朱淑爱,等.保肛术联合放化疗对低位或超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8(5):292-294.

[3] 康建明,王为民,付红兵.应用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法保肛术治疗18例超低位直肠癌[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8):39-40.

谢志飘(1980-),男,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R735.3+7

A

1007-8517(2015)08-0146-02

2015.01.21)

猜你喜欢

残端吻合器乙组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腹腔镜下采用倒刺线连续性浆肌层缝合法包埋阑尾残端疗效的探讨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吻合器周围组织包裹的CT研究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