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建起与他的唯美影像

2015-05-03

戏剧之家 2015年19期
关键词:赢家影视爱情

田 华

(信阳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电影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主题美、情节美、结构美、人物美和语言美。但在“后五代导演”霍建起的作品中画面美便构成了电影的第六美感。

霍建起并不是科班出身,198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一些影片中担任过美工,例如电影《盗马贼》和《歌手》都可以看到霍建起的独特审美点。有人说霍建起在大学学习美术专业奠定了他后来影视创作的唯美风格,而思芜的出现让他得以在影视导演的行业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1995年霍建起执导了第一部影片《赢家》,影片用主观视角奠定了浪漫轻松的风格,但浪漫和轻松并不意味着美化和粉饰生活中的痛苦与严峻。霍建起从常平的原型孙长亭身上学会了诠释痛苦的语言。当噩运降临在一个强者头上时,他生命的旋律就更加昂扬激越,没有了挑战,也就无所谓“赢家”,这便是《赢家》人物塑造的基调。

霍建起的爱人思芜女士是该片的编剧,或许正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以及时代特殊的背景让他们共同认为“赢家”的本义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功,更多的是建立家庭的成功。思芜的出现促使霍建起由美工向导演转型,用他的话说最吸引他的是”做导演能更多地体现个人的想法。做电影美术只是配合完成导演的意图,你做导演可以讲你自己的故事。不做导演怎么有这个权利去讲这个故事。同时,创意是一个,但是我觉得怎么样去表现是导演的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一个好创意也不会出彩。如果他有智慧,一个一般的创意他也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就更棒。”正是由于霍建起对人生具有特殊的理解,这为他今后走上电影导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霍建起又先后执导了影片《秋之白华》和《萧红》,在题材的内容上进行了新的拓展,逐渐将关注的视角延伸到历史伟人的情感世界,这种转变进一步丰富了霍建起的创作风格。自此,霍建起在思芜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人生导演之路。

一、霍建起唯美风格的形成

美术专业出身的霍建起天生就对色彩和线条敏感,这在他担任美工的《歌手》和《盗马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方面,重视画面色彩效果和造型因素成为他电影的独特风格;另外一方面,大学毕业后10年的美工经历也为他成就唯美而又精致的独特影视思维提供了深厚的艺术基础。然而,为了能够将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影视作品中,1995年,在爱人思芜出任编剧的《赢家》中,霍建起终于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终于可以在电影这一行当中可以“为别人讲一个故事”了,因此《赢家》开启了霍建起执导影片的开元之年。

影片《赢家》的唯美不是在画面本身,而在于故事的叙事方式。在《赢家》中主人公均为普通的民众,一个银行女职工和一个残疾体育健儿的爱情故事,虽然过程多少有些曲折,但影片的结尾却给人一种温馨之感,这是霍建起唯美风格的雏形。法国印象派导演德吕克说过:“真正的电影是从现实的平民生活和大自然中发掘出诗与美的电影”。也正是如此,霍建起将影片中关注对象的视角放在了平凡人身上,希望借助对普通大众的生活描写展现出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一面,这为他今后将唯美与现实的完美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霍建起的唯美风格形成过程中,《蓝色爱情》与《暖》这两部影片,无论是葱绿、橙黄的影响基调还是对事件的叙述结构都近乎接近于完美,可以说这标志着他风格的最终形成。在这之前,1998年霍建起执导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用自然界的绿色来作为人生青春的无限追求基调,但影片中大量的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并没有体现出太多他对色彩与情感的综合认知,因此该片也就成了他唯美风格的最好过度。

诚然,霍建起早年对电影的理解更多的局限于他对故事的架构方式上,这在以上所提到的影片中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他并没有真正的将画面色彩与叙事方式结合起来。但是不可否认,霍建起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让他得以在今后的电影中用影像去诠释美的含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中刻意营造的五色美感,这种美是一种奠基在简单朴实的叙事风格基础之上、为细腻传情达意而极力营造的艺术美。虽然每一部电影因题材而异,影像基调也非常不同,但追求独特唯美的效果却是共通的影像美学特征。”这是电影追求的本质,也是电影之所以取材于现实生活并超越现实生活的最好理解与阐释。

二、霍建起唯美影像的素材范畴

生活才是影视素材的来源,才能为影视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故事。无论是平凡人之间相互追求的爱情,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依然渴望获得真爱的小摊贩,亦或是人生成长历程中对梦想的追逐与打拼,这些被关注的对象身上所具有的共通的品质在霍建起的影像里都是宝贵的故事财富。

从《赢家》里靠着坚毅收获爱情的常平到《生活秀》中渴望获得一份真爱的来双扬,每一部影片都将平凡人的爱情作为主要的叙事线索,这在第五、第六代导演中并不多见,因此霍建起的选材也就决定了他属于“后五代导演”的范畴。

从霍建起执导的影片中可以看到,他的影视素材在主题体现上以爱情为主,而追寻爱情的方式和爱情的结果却在不同的影片中具有不同的结局,这或许正是霍建起对生活的理解,他想用一种超脱常人的眼光来洞察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情感困惑。

2005年后,霍建起又在电影《情人结》《台北飘雪》中借助唯美的画面分别讲述了不同的人物命运,虽然小莫与MAY的命运在最后并没有一个清晰地交代,但是按照常理来推测最终结合理应水到渠成,而《情人结》中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就没有那么幸运。随着视角的延伸,霍建起2010年后相继拍摄的《秋之白华》和《萧红》,在这两部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就显得有点大相径庭,与前夫离婚后的杨之华最终和瞿秋白走在了一起并恩爱一生,虽然最后瞿秋白同志为革命光荣献身,但二人刻骨铭心的爱情却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生离死别,什么是夫妻又是战友。萧红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婚姻,不是她对婚姻的放纵而是她对婚姻的特殊认知让她最终没能得到一个男人长久的爱情,最后在香港的一家医院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她想用一生进行创作的世界。

然而,从霍建起2010年后的创作思路来看,他有意将关注的对象由平民向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转变,这或许又是霍建起导演风格由唯美走向与现实结合的独特写照。在影片《秋之白华》与《萧红》中,主人公均为历史上的有名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她们的角色是多样的,身上所承担的使命又超脱于常人。可以看到,霍建起正在将原本单一的叙事线索向多线索的方向演变,这对他来讲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一个全新的开始。然而,霍建起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些历史上知名女性爱情以外的内容,而是集中精力去挖掘这些名人背后的爱情之路,有的刚烈、有的凄美、有的悲壮。然而,我们却无法忽略影片中相同的内容,那就是都借助唯美的画面去努力淡化凄美的爱情带给人的伤痛和酸楚,无论是优美的小湖边还是天空飘着雪花的街道,无论是钢桥上面飘零的乱发还是火车穿过辽阔的平原,霍建起都借助色彩将人物的爱情故事营造的是如此的温馨、美好。

在霍建起执导的影片中,暗喻的手法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他惯用的用来象征和表达爱情的物件符号体系中,乌云、街道、桥梁、太阳、飞舞的雪花、戒指、鲜花和水塘都可以被熟练的拿来传递不一样的爱情信息,不仅影像上呈现出一种美轮美奂的效果,就连情感上也产生了别样的感觉,这应该可以理解成生活的真实含义吧。

唯美风格的存在与其相依赖的时代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代环境为其提供了可塑造的现实基础,而唯美的画面又可以反过来体现现实的无奈,这种相互映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或许能够对霍建起的唯美风格进行最为合理的诠释和解读。

三、结语

唯美与诗意的电影风格在当今影坛可谓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这类影片在主题上普遍以爱情作为故事的结构主线,通过细腻的观察反映平凡人的爱情追寻之路,故事的情节犹如小桥流水般轻轻流淌,没有跌宕起伏的曲折之痛,而是以一种几乎接近于优雅、自然的方式将爱情的顶峰悄然映入眼帘。节奏上,唯美的影片发展缓慢,仿佛一个婀娜的女子在用轻柔的声音慢慢叙说着相识、相恋到相爱的每一个细节,又在用轻柔的声音表达着对自由、美好、纯洁爱情的迷恋与向往,过度自然,转换流畅而又平滑。

诗意的语言必然离不开诗意般的环境,画面色彩的处理犹如一个个梦幻般的景象,美好而又多想身临其中,去触摸那泛着淡黄的树叶,去聆听小桥流水般的声响,去回味温馨而又美好的感觉。这一切都在霍建起的影视作品中可以寻找到他们的身影,虽然偶尔也有酸楚的回忆但又给人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印象。

“如果说陈凯歌、张艺谋的电影像精致的人文诗,足够深沉韵味,但不够平实素朴;如果说黄建新、杨亚洲的电影像现实都市小品,非常平民自然,但不够诗意优美,那么在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群体范畴中.真要寻找一个能同时在电影中兼具诗乐之唯美、平民之质朴的导演,恐怕非霍建起莫属了。”这或许恰到好处的印证了霍建起唯美的影视创作风格,而从他的风格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份隐含在唯美画面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1]张燕.诗乐之唯美平民之质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6).

[2]董敏,阮畅,周建勇.霍建起电影风格初探[J].唐山学院学报,2009(03).

[3]赵翌.“柔光镜里”的温情人生——霍建起电影风格分析[J].电影评介,2006(05).

[4]张捷.温婉情怀 诗意写照——霍建起电影风格谈[J].电影评介,2011(04).

猜你喜欢

赢家影视爱情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没有赢家的战斗
真正的赢家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