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宛梆之溯源

2015-05-03周鑫玉

戏剧之家 2015年19期
关键词:梆子豫西东路

周鑫玉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宛梆,是活跃在南阳一带的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宛梆,属于梆子腔体,所以也叫“南阳梆子”“南阳调”;由于宛梆的主奏乐器梆胡声音高亢,宛如鸟鸣,宛梆也被叫做“唧唧梆”。追溯宛梆的起源,没有相关资料明确记载,在宛梆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艺人们整日为生活奔走演出,并且缺乏高素质人才的介入,关于宛梆的起源,没有留下任何文献资料,只留下一些老艺人口口相传的只言片语,其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一、起源

对于宛梆的起源,说法不一。有的说:“崇祯三年,李自成起兵陕北,辗转奔袭湖广川陕,而在中原主要以南阳为根据地,先后转战12年之久。李自成酷爱戏剧,义军便把东路秦腔作为军戏带至南阳之域流传演出,逐渐吸纳当地的民歌小调、民间说唱、乡音俚语而形成宛梆。”[1]有的说:“明末清初,陕西大旱,六粮不收,有两个唱东路秦腔的师兄弟为谋生路,逃荒流落南阳,传技卖艺。起初唱的是东路秦腔,天长日久,便以东路秦腔结合了南阳当地的民歌小调,逐渐演变发展成了宛梆。”[2]这两种说法虽然在具体情节上有所出入,但是均承认宛梆由东路秦腔转变而来。然而还有一种说法:“据老艺人张子林、管玉田说,宛梆是豫剧的一个分支流入南阳后发展而来的”,称之为“南阳调”。

按照宛梆是豫剧分支的说法,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也提到“南阳梆子是河南梆子的豫西调”。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改称豫剧。河南梆子的起源也很难考证,一说认为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认为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一说则认为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最终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时候,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和论证,得出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古都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已在河南存在。清代许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河南有土梆戏,土梆者即汴人相沿之戏曲。豫剧与秦腔也并不是一脉相承的,两者在声腔构成与板式结构上差别都很大。由此可见,豫剧是开封土生土长的自有剧种。那么,既然豫剧起源于河南本土,宛梆是豫剧分支的说法与宛梆从东路秦腔转化而来的说法就自相矛盾了。

宛梆曾经也被称为“西调”,那么这里的“西调”是指东路秦腔的“陕西调”,还是指豫剧的“豫西调”呢?这就要追溯宛梆的形成时间了,它与豫剧的渊源从何而起?它与同州梆子到底是不是一脉相承?

二、形成时间

宛梆的具体形成时间,也无史料记载,我们只能通过一些老艺人的口述和现有的资料进行查证。

(一)清咸丰三年,张珊创建宛梆“公义班”。张珊自幼聪慧,通晓音律,长大后经商成为夏馆一带的第一富绅。咸丰至同治年间,关西荒旱,很多百姓逃难至此,张珊乐善好施,更让身怀技艺的人寄宿其家。在此期间,张珊与一位会唱“梆子戏”的老艺人达成组班唱戏的共同意愿,组成宛梆科班“公义班”,张珊成了内乡宛梆戏班的创始人。

史料记载,张珊在咸丰年间创建了宛梆戏班,可见当时宛梆已经在南阳地区形成规模了,那么宛梆的形成时间必定在清咸丰之前。

(二)道咸以前,沙河两岸流行着南阳梆子。冯纪汉先生所著的《豫剧源流初探》中说:“道(光)咸(丰)以前,在豫剧祥符调还没有流传到豫南以前,豫南、淮北一带的沙河两岸普遍流行着南阳梆子。”[3]祥符调是豫剧的母调,发源于河南开封,得名于祥符县,祥符调乃豫剧之母,为标准的中州正韵,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冯纪汉先生所说的在豫剧祥符调还没有流传到豫南以前,沙河两岸已经普遍流行着南阳梆子了,就是说沙河调是道光以后,由传入的祥符调和当地流行的南阳梆子相结合的产物。并且有资料显示:“道光以前,在湖北襄樊,陕西的商洛一带也都有南阳梆子的流布和演出。”[4]由此可见,南阳梆子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了,演出范围也很广,它是豫西调的说法不攻自破。

(三)乾隆以后,初起于南阳。中国著名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其所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说,南阳梆子“则为河南梆子的豫西调,其成为一项剧种,系清代乾隆以后,初起于河南南阳”[5]。豫西调,是豫剧的一个流派,也称西府调。早年多在豫西山区以及洛阳一带演出,百姓称之为“靠山吼”。艺人们相传,豫西调是由清乾隆年间朱仙镇蒋门的一支流传下来的。朱仙镇蒋门班社的艺人是于道光年间,由于黄河决口才四处流散,至洛阳一带豫西山区,结合当地的唱腔形成了豫西调。并且道光以前已经在沙河两岸流行南阳梆子了,那么,南阳梆子是豫西调的说法,稍显牵强。

如果说南阳梆子是清代乾隆以后在南阳兴起的一种剧种,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南阳梆子属于梆子腔体,那它到底属于哪种梆子腔呢?

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同州腔”,也称老秦腔。因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以同州(今大荔)、朝邑为中心,盛行于关中东府10余县,流行地域北至绥德,东到潼关,南抵洛南,西行渭南,并流传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北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浙等地。明末已有班社和演出活动。据同州梆子老艺人王谋儿等口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大荔和蒲城之间的孝同练兵时,就以同州梆子为军戏。大荔曾流传“坡南出了个驴子欢(即吕志谦,同州梆子名艺人),一声就能吼破天。不唱戏,没盘缠,跟上李瞎子(李自成)过潼关。唱红了南京和燕山”的民谚。李自成起义军在明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十三年十一月中旬,起义军经陕南商州突出武关,转战河南,农民争附,连下豫西南各州县。这与宛梆三种起源说中的“同州梆子作为李自成军戏入宛”不谋而合。

另外,据宛梆老艺人讲,新中国成立前宛梆戏班演出前,要先演唱一出垫戏,剧名叫《阎王审李炎》,内容是劝诫世人不要吸食毒品,演唱此小戏必用秦腔原调。著名武生邢德山在20世纪30年代亲历该剧的演出时,曾问其师傅黄狮子:“为啥这个戏要唱秦腔?”黄狮子答:“辈辈师傅相传,是让宛梆后代艺人不忘自己的艺术之根。”由此可见,宛梆从东路秦腔演变而来,结合南阳当地的民间小调、乡音俚语在南阳地区兴起。

(四)南阳调起于明代。在《南阳府志》清朝末年增编本中,南阳人张嘉谋对清初文人吴梅村所写的《绥寇纪略》中的一段话曾加批注——吴梅村在《绥寇纪略》中写道:“兵未起时,中州诸王府造弦索,渐流江南,其音繁促凄紧听之哀伤。”张嘉谋批注:“盖今所传越调、南阳调者亦起于此时云。”吴梅村在原文中所说的“兵未起时”是指李自成的起义军未起时,张嘉谋的批注明确指出越调、南阳调也起于此时,对宛梆形成于明末的说法给予肯定。

综上所述,宛梆的形成时间应为明朝末年,由东路秦腔流传至南阳,结合当地民间小调、乡音俚语而形成。宛梆在南阳落地生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宛梆糅合了秦腔的粗犷嘹亮和中原文化婉转细腻的特点,逐渐发展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宛梆剧种。

[1]王国庆.壮美宛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0.3.

[2][4]徐向升.内乡宛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5.

[3]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23.

[5]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梆子豫西东路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豫西山区‘玫香’杏高效栽培技术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十里桃林平东路
国定东路下匝道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的回顾和思考
山陕商贾与梆子戏的关系
豫西“三软”煤层支护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