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2015-04-30程治强
程治强
摘 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通过对近十年的研究文献梳理发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果逐年增多,但研究质量相对较弱,研究思路单一,研究成果同质化严重;理论研究较多, 实证研究较少,相关研究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考虑。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4-0085-02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案例频繁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管理部门,从教育部到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自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以来,为了应付各类考核,高校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近年来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一)研究数量与质量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用“积极心理学”并含“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精确查找相关文章, 时间限定为2004年1月1日至2014 年7月1日,采取全部期刊、精确匹配查寻, 共搜寻到810条结果,其中硕士学位论文84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但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查找同期研究文献,可搜索到多达45170条结果。单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精确查找,可搜索到多达3732条结果。从研究数量上来看,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成果占比很低,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继续努力。
从研究质量来看,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用“积极心理学”并含“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题,精确查找相关期刊, 时间限定为2004年至2014 年,选择全部期刊,可以搜索到513条结果。但如果搜寻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只有32条结果,即使再加上核心期刊,也只有107条结果。由此可见,当前研究成果中高质量研究成果并不多,研究质量亟待提高。
(二)相关概念界定
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界定,几乎所有研究者都认同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的观点。张孝凤[1]、杨晓梅[2]、陈淑萍[3]等研究者都认同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首次提出的“积极心理学”概念,倡导心理学不应只研究人类的弱点,而应同时研究人类的美德和优势。张忠宇[4]、蒋宗文[5]等研究者都认为赛利格曼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正式诞生。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发现,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作者大都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实践基础,论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描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如张忠宇[6]、蒋宗文[7]、张爱菊[8]、刘翠兰[9]、陈慧君[10]等。在定量研究的文献中, 作者大都采用随机抽样法, 使用问卷法和量表法收集资料, 对数据统计基本采用描述性统计, 极少研究者采用SPSS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对调查结果采用演绎法进行量化分析, 并加以概括和分析, 形成研究结论。如黄伟对重庆10所大学2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11]。
(四)研究内容
梳理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目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蒋宗文、郭世魁认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自杀预防教育,过于局限;偏重于心理问题矫正教育,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忽视心理正常的学生;偏重于心理问题预防教育,造成学生误以为有病的人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造成消极暗示[12]。陈慧君认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推行的是“问题模式”或“疾病模式”,控制学生自杀、自伤等恶性心理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患病比率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目标。“问题模式”强化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的排斥,形成了“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错误认知,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功能[13]。
二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研究者大都从转换目标、改进方法、重设内容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如陈慧君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向应从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三方面重新定位,把优势与美德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新定位,把情绪与性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新定位,把活动与体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定位[14]。宋志英认为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15]。
三是研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张孝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构建原则上要凸显积极理念;在课程架构上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积极的课程环境营造等贯穿于其中,注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16];欧贤才、杨晓玲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统领整个教学,增加社会心理健康内容,明确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活动化,课程设置系列化,课程教学与心理咨询实践相结合[17]。林晓桂提出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五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18]。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缺失
通过对近十年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学者们在认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不足、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改造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对日后相关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虽然如此, 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这正是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改造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单一,质量相对较弱
2004 年之后国内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越来越多,呈现出逐年增多趋势,其中2006年之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刚刚兴起,国内学者研究较少,每年只有零星几篇成果。从2007年开始,研究成果开始大幅增多,其中2013年研究成果最多,达到196篇。但研究成果数量增多的同时,研究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在CSSCI 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显不足。
质量不高重要原因在于现有研究思路过于单一,研究成果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思路比较单一, 都遵循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反思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改进和提高现有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个人积极品质和积极体验,缺乏对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二)理论研究较多, 实证研究较少
在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后可以发现,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理论说明层面,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献非常稀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能否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能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加强实证研究非常有必要,只有大量和长期的实证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国内学者中孟万金教授在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研究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还没有涵盖大学生。学者们需要在实证研究方面继续努力,尤其是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研究力度,致力于开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测评软件等。
(三)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考虑
在运用积极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相关研究文献对积极品质、积极体验的界定大都采用了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缺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考虑。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塑造了今天的美国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起源更侧重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中国的价值体系、思维过程、追求的人生成果方面与西方有一些内在的基本差异。“积极”的内涵受文化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话委婉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优良品质,但在西方文化中,这却不是一种积极品质[19]。因此,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考量中国文化背景,研究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积极体验等。
参考文献:
[1][16]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杨晓梅,张慧研.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3]陈淑萍,颜秀红.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4,(1).
[4][6]张忠宇,夏宝慧.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
[5][7][12]蒋宗文,郭世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8]张爱菊.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3,(6).
[9]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10][13][14]陈慧君.从消极到积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心的转移[C]//2013年心理学与社会和谐学术会议(CPSH 2013)论文集,2013.
[11]黄伟.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求索,2011,(6).
[15]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4).
[17]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18]林晓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
[19]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