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2015-04-30张达敏徐玉珠
张达敏 徐玉珠
摘 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从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出发,分别从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完善协同创新平台、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旨在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4-0005-03
研究生教育处于教育体系中的高端位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担负的中心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类别多样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三十多年来,我国共培养博士研究生49万人,硕士研究生426万人,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并未成为研究生教育强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面提高质量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最紧迫的任务[1-3]。
加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历史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要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于这样的背景,结合作者所在单位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本文对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从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从注重传授知识向着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转变。
一、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招生考试制度不完善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比较传统,考试形式也比较单一,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该环节的考查不可能全面反映出考生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虽然通过复试环节可以对初试环节的不足进行弥补,但很多高校复试仍然是以课程考试为主,面试环节流于形式。另外,部分高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只要初试成绩达到要求,一般都能被录取,这就使得选拔出来的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样的考试选拔制度下,很多定下考研目标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就是为了达到考研的目的,他们对考研课程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其他的课程则没有太用心。事实上,本科阶段开设的大量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导致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不系统、知识结构单一、存在创新能力先天不足的缺点。这也必然会导致创新能力提高困难,从而影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4]。
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扩大,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凸显,而短时间内又不可能改善,普遍存在一个导师指导较多学生的情况。由于导师的工作量超负荷,使得导师无暇关注到每一个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导师人均科研项目不足,或者形成一边倒的情况,即资历深、学术地位高的导师科研项目多,而年轻导师科研项目相对较少,使得研究生能够得到科研项目训练的机会不够或者不均衡,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
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周期较长,不能及时更新和与时俱进,不能与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接轨,导致学生对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学内容陈旧和滞后,缺失了学科的前沿性和学科间的交叉性,从而间接地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教学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更有甚者,个别教师的精力根本没有放在教学上,平时让学生自学,期末布置一篇小论文或者组织个小组讨论即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学期下来跟学生的见面次数屈指可数。在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自己发现问题,更不用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慢慢地也就没有了创新意识。研究生课程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积极沟通,共同探讨,只有这样,研究生课程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才会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教师教学创新意识不足
前面已经提到,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了研究生部分丧失了创新意识。然而,要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不仅需要有积极的态度,还需要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一个考验。
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对科研任务的考核指标比较完善,但对课程教学的考核仅仅停留在是否承担了教学任务和任务的多少,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缺乏教学过程的监督机制。这就使得部分导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教学创新意识不足,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协同创新平台不完善
通过对在校研究生培养现状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反馈意见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知识体系基本由本专业学科内容所组成,学位论文的原创性较差,创新成果偏少甚至没有创新。
在科学和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取得较好的创新成果,各学科的导师和研究生必须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协同创新。然而,由于很多高校的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还不够完善,因此能够提供给广大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的机会较少,这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另外,在我国,受到招录制度的限制,学生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生涯遵循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和升学模式,很少有机会参加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更谈不上协同创新。
(五)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之所以选择考研,一是想缓解或逃避本科毕业的就业压力;二是觉得研究生可以找到薪资更高、条件更好的工作。所以,对于大多数在读研究生而言,读研的目的就在于拿到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不会积极主动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也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更不会追求学术水平的高和深,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没有硬性的要求,造成很多研究生在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后就忽略了对英语的学习。虽然所有的高校会在研究生一年级都开设英语课程,但是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就单纯是为了完成期末考试而已。因此,很多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到毕业时都还达不到熟练阅读英文文献资料的水平,使得他们下意识地排除或尽可能地避免阅读英文文献资料,殊不知很多国外文献才是学科最为前沿和精华所在。英语水平不高造成了很多研究生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不具备创新的基础和能力。
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
早在2008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就已明确指出,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初试、复试和推荐免试为重点的改革措施,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所以,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高校可以在复试环节和推荐免试环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查选拔措施。
首先,在基础课程考查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对考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综合学业表现的考查。例如,可以参考学生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和完成情况,本科阶段是否发表过学术论文,是否获得过专利,或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获奖情况等。将考生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和上述综合表现作为考核录取的依据[5]。
其次,通过多样化的面试和复试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潜质和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在复试环节增加实验操作、简单小设计、问题查找等内容,也可以增加生活常识、科普知识考查等内容,据此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对师资力量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和学校,要严格控制招生计划,限定导师招生数量,确保研究生能够得到必要的指导。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首先,导师遴选时,不仅要关注导师的学历学位、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更要关注导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和师德师风。要大力选拔和培养知识面宽、具有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风正派、热爱教育事业的中青年学者来壮大导师队伍,通过资深导师的传帮带,使年轻导师尽快成长,从而有效解决研究生培养的师生比失衡问题。
其次,对已聘导师定期组织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经验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导师参加学术和教研活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导师到国内外高校开展访学研修,不断提高导师的专业水平。鼓励和要求导师深入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导师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6-7]。
最后,加强对导师的考核和监督,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定期对导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教学业绩。要对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的指导情况、研究生论文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对考评不达标的导师,要限期整改,对教学工作没有热情、学生反映较多的导师,应取消导师资格[8]。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会导致研究生部分丧失创新意识。只有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才能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我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研讨式”教学是普遍认为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而产生创新的火花[9]。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以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学科前沿问题为主题,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后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提交课堂讨论,使不同的学术观点互相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效果。对于不方便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在讲授时也要注意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注重学习前人是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的[10]。
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完善协同创新平台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可按照协同创新的思想,搭建和完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平台促进研究生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首先,可在校内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各学院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让现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学校可以联合相关学院,搭建一些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创新平台,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不断地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协同创新。同时可以设置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引导并鼓励研究生创新[11]。
其次,联合企业共建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可以通过与知名企业或大型技能培训基地合作,共建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让实习实训基地成为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试验田和自主创新创业的演练场[12]。
(五)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高校可通过提高毕业门槛、提高各培养环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和研究任务,通过外因激发内因,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加强实践环节。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到与学科专业相关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参加实践锻炼,学术型研究生的实践时间可限定在3个月以上,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时间可限定在6个月以上,实践完成以后向导师提交实践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并计入一定学分。
二是强化科研训练。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与一项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参与时间可限定6个月以上。工作完成后向导师提交科研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并计入一定学分。
三是加强学术交流。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具体学术报告的次数可根据学校开展的规模及次数来规定,其中应有80%为研究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参与学术报告后要撰写并向导师提交心得体会。研究生在读期间还必须就自己的研究工作,至少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
四是阅读外文文献资料。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阅读一定数量与自己学科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并撰写不少于3000外文单词的文献综述报告交导师考核。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对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完善协同创新平台、激发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促进研究生教育从注重知识学习向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转变,目的在于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使研究生教育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荣生,陈明.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5).
[2]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
[3][6]于佳宾,王维.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商业时代,2013,(20).
[4]刘元林,吴卫东等.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5]魏茜.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与对策[J].华章,2012,(33).
[7][9]邓义江,李芳云.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08,(11).
[8][12]李娟,陈美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J].中国学教学,2013,(10).
[10]付世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0,(4).
[11]王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现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