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比较视野下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生范式

2015-04-30李沛武赵晓莉

关键词:国际比较创新型人才协同创新

李沛武 赵晓莉

摘 要: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是与生态单元冲突而导致的教育生态系统失衡密切相关。协同创新要求以共生范式来调控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统筹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体目标和整个系统利益最大化的更高目标。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来比较发达国家的实践探索。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生范式。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校;共生范式;国际比较;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4-0065-03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注重协同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为协同创新和高校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协同创新突破区域、组织、体制的限制,打破学科、行业的壁垒,使创新要素向高校聚集,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本文以共生理论的视域,对发达国家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作新的建构分析,以期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生范式。

一、共生理论: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均衡的理论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发展速度的增长并不同步,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线性、直接的因果过程,而是要使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在交互中保持均衡状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在输入、输出的过程中发生着多层面的交流。从外部环境来看,高校与不同组织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进行交流;从内部结构来看,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之间也在交流。以往产学研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遇到的困境是与生态系统失衡密切相关。各生态单元基于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构、发展模式和利益诉求,要求特定的组织协同支持,以尽可能地实现自身协同效益的最大化。由于缺乏相应的调控,生态单元的利益冲突导致了整个系统的失衡。

共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生态学上,“互利共生是两个相互作用物种最强的和有力的作用方式”[1]。用共生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系统中生态单元,要求以互为依存、合作共赢的方式来协同人才培养的各种生态要素,使其成为和谐平衡的有机整体。袁纯清认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的三要素[2]。从本质上看,共生是指不同生态单元在特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一定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关系。协同创新要求以共生范式来调控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单向度逻辑向多元化、多层面的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生范式是指在协同创新的共生生态环境内,在一定的价值理念观照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发挥高校、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等共生单元的各自优势,按照某种共生模式运行的生态系统集合。这种范式是以认同各系统组织的独立性以及利益的差异性为前提,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统筹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体目标和整个系统利益最大化的更高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使分散的、自组织的生态要素在协同创新的框架下,既遵循各自特性和规律,又实现交融协同,形成有序规范、平衡协调的系统优势。

二、国际比较:发达国家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生范式分析

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伴随着科技信息革命与全球化进程而兴起发展的,与国家经济转型密切相关,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迄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并取得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

(一)共生单元:实现人才培养生态位特化和生态位宽度增加

在共生范式的建构中,共生单元是基本存在方式。共生单元是为寻求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效率而相互之间存在共生关系的基本单位。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都是共生单元的基本组成单位,而对于一个高校而言,其内部又包括很多共生单元。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以及基于项目、产业、学科等多元化合作,都是共生单元的存在方式。在高校内部,不同的学院、系所、学科、部门等相互之间也发生共生关系。高校作为共生单元中的核心要素,必须明确自己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的生态位。生态位是生态系统中基础概念,是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角色地位以及所占用资源条件的总和。与自然界相似,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共生系统中存在着特定的生态位。从生态位的角度来看,共生范式就是不同共生单元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达到了共生单元生态位宽度的增加以及可利用资源的扩充。高校必须按其生态位,寻求更多的资源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在高校生态位宽度增加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位的特化。

高校要在生态环境扩展的基础上采取生态位拓展策略,重视人才的互补性和避免人才的同质冲突,使人才的能力素质与专业特征、社会需求、产业发展以及经济形势相适应,使潜在生态位转化为现实生态位。英国高校类型多样,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类型的差异,每所高校都有自己鲜明的生态位。如曼彻斯特大学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它的电子和电气工程学部主要围绕能源电力相关领域设置专业、研究方向等,在能源电力、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吸引了来自英国电网、联合国能源组织的经费支持,毕业生受到能源、电力等行业的青睐;萨里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创办的新大学,它的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部将其研究领域定位于小型通信卫星,每年吸引了来自英国政府、企业等研究经费,有些企业还在该大学设立实验室等,培养的特色人才负有盛名。英国高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使其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高校引进政府、行业、企业的项目投资,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参与高水平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3]。

(二)共生模式:建构高效平衡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共生单元开展能量交换必然以一定的共生模式维系,共生模式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人才培养仅靠共生单元的个体活动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必须通过共生模式把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共生单元分散的诉求、利益、资源整合起来。发达国家纷纷推进人才、产业和科技的结合,构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生模式。

1.对称性互利共生模式。在自然界中,互利共生是指不同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实现共同获利,达到了不可拆分的状态。互利共生分为对称性互利共生和非对称性互利共生。其中,对称性互利共生使共生单元保持利益相对平衡,实现双方的共同进化。在产学研的环境下,需要通过对称性互利共生实现利益均衡。美国校企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对称性互利共生模式,形成了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平台。加拿大高校大都实行了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通过规范管理,使学生、高校和企业同时获益。学生获得了薪酬、实践技能和就业渠道,企业获得了退税优惠、优秀人才和节省了员工培训费用,高校完善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办学效益。这种“利己又利他”的共生模式使高校与企业双方形成了供需平衡、利益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共生关系。

2.异质互补共生模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种类越丰富,层次越多样化,异质互补的机会越多,系统生命力就越旺盛。与此相反,系统中的种群越简单,就越容易衰败。异质互补对于人才培养系统至关重要,尤其体现在专业教育。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理念是“跨学科”,鼓励学生选修各个门类的课程,使学生成为“T型人才”。学校有项目时,经常有工程师、企业家和教师、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学科不同想法的人来呈现学校教育的“多样性”[4]。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开展跨组织的合作教育,成立合作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协会,以合作驱动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的多元化和互补性。异质互补共生有很多层面,除了跨学科、跨组织,还包括跨国界。发达国家纷纷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加坡把培养国际型人才上升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邀请了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来当地设立分校。新加坡还出台了富有吸引力的政策,高校中近40%的教授和讲师为外国人。

3.一体化共生模式。一体化共生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定的时间和共生环境中形成的拥有独立结构和功能的共生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契合性和统一性,是共生系统进化的趋势。世界著名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园,都是以大学为带动和支撑,不仅产出了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还输出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了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共生生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主导的硅谷、英国剑桥大学为主导的硅沼、日本筑波大学为主导的筑波科技城等,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是创新人才的聚集区和实践基地。这些科技园有着高度成熟的机制,高校通过制定政策、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管理机构和提供专项基金来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向企业输送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迅速融入企业,而且产业园内的高科技企业大都是由大学生直接创办,实现了一体化的共生状态。

(三)共生环境:确立创新文化在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根基地位

共生环境是指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所形成的空间、条件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包含了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学术环境等。发达国家纷纷确立创新文化在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根基地位。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表的《2014年全球国家创新能力排名》报告显示,瑞士的国家创新能力位列榜首。瑞士加强国家创新环境建设,在高校、科研机构和经济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协同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瑞士《2013—2016促进教育科研创新报告》中明确了国家创新要密切教育科研机构间的联系,持续有效地培养后备人才。瑞士有效整合不同类型的大学,组建了大学联盟。国家全力资助大学和公司、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项目,增进高校与研究机构、企业的人才交流。日本高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法律、出台政策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官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环境。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包括240万名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创造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现实启示:构建中国特色的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生范式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并且部分高校启动了协同创新计划,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协同创新的有力驱动下,急需构建符合我国社会制度、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的中国特色的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共生范式。

(一)强化政府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共生范式中的主导性作用

人才培养的内部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能否共生,关键是能够达成超越自我利益的价值理念共识,并实现制度化安排。国际经验表明,这个责任只能由政府来承担。尤其在市场机制和协同创新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后,政府要通过制定制度和宏观调控使高校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达到最优的生态平衡,化解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发展二者之间的张力。这种调控和制度安排要在充分保证大学自主办学的前提下,发挥政府有限、有责、有效、有为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主导作用不突出,组织化、制度化程度较低,也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因此,要强化政府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共生范式中的主导性作用,通过规范制度和设置机构,建立起利益“输入—综合—接纳—输出”的机制,形成“开放、参与、协同、回应”的生态平衡局面,实现培养主体多元化和协同创新关系的理性化。

(二)完善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利益平衡共生机制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要通过协同创造出各要素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环境。国际经验表明,不同协同单位会形成利益博弈局面,关键在于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现阶段我国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协同大多局限于点与点之间线性协同创新。我们要打破目前各生态单元之间条块分割的樊篱,开展实质性合作,完善共生单元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长效共生机制,优势互补,形成各生态单元目标凝聚的共生态势。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基地,激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在实现利益平衡的过程中,企业获得研发成果、前沿技术、定向人才;高校获得资金支持、实践平台、科研方向,实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三)建立符合生态位法则的人才培养共生模式

不同高校其发展规模和综合实力会有差别,但是高校在教育生态中能否发展不在于其大小,而在于是否有自己的核心生态位。社会、产业、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是高校在共生环境中发展的动力,双方在一个系统内是相互依存、相互交换、共同成长的共生关系。高校在共生环境中的压力来自于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和缺乏鲜明特色。人才培养生态位空场和生态位重叠的双重矛盾影响着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围绕经济社会和产业行业发展的需求,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特色、集成、高效”的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通过学科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为行业产业提供急需的人才。要围绕国家重点产业项目,依托行业优势和学科特色,协同创新形成符合生态位法则的人才品牌核心竞争优势。

(四)重构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共生生态环境

如果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可以复制,那么共生环境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关,具有不可复制性。发达国家培养出大量拔尖创新人才,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创新文化环境。协同创新计划使我国投入大幅增加,创新环境日趋改善。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破坏着人才培养的共生环境。其实,我们并不缺乏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创新种子,缺乏的是适宜的土壤、雨水和阳光。共生生态环境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具根基性作用。在协同创新培养人才过程中,要通过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把创新文化和竞争意识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营造勇于尝试、包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化标准评价人才;倡导学术自由、平等民主,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兼容并蓄的开放思维,在超越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构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共生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奥德姆;孙儒泳译.生态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6.

[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

[3]甄月敏等.英国高校实践教学的特点与启示[C]//建设特色高校 培养创新人才——第五届首都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189.

[4]苗炜.创新资本主义的魔法场——斯坦福大学:硅谷的心脏[J].三联生活周刊,2012,(41).

猜你喜欢

国际比较创新型人才协同创新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金融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启示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