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30邓瑶

关键词:商务礼仪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

邓瑶

摘 要: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目的地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思维建构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商务礼仪课程兼实践性与应用性于一体。文章从体验式教学内涵及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应用于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商务礼仪;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4-0050-02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体验是一种注入了主体生命意识的经验。在体验中,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或感受等心理活动的交融,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梅洛·庞蒂说:“体验是一种结构,不是被动地把结构接受到自身,而是感受它,再现它,自觉地接受它,重新发现它的内在意义。”1984年, 大卫·库伯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体验学习的概念。体验学习可以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具体的体验—对体验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动实验—具体的体验。学习者通过亲历的具体体验进行理解、反思、实践,对事物知识的感知内化成自身行为或观念,形成新的认知和人生经验,从而指导思维,产生新的体验。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应该根据课程要求进行精心的思考与设计,激发学生潜在的情绪情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境,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反思、概括中感知领悟知识,将体验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内化成自身行为或观念。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主体能动性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知识习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把握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内在联系,主动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因此,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根据已有的知识框架和水平对习得信息进行理解,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此过程中,只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帮助和引领作用。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思维高度,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自主独特的方式感受、认知、思考,整合初步的体验,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点,并且进行反思,在体验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内化成自身行为或观念,形成自身的人生经验。

二、体验式教学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商务礼仪课程涉及商务场合的各种礼仪规范,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待人接物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与职业需要密切相关的课程。但是很多人认为,商务礼仪课程学科性不强,没有理论深度,因此对这门课的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在教学中重讲解轻实践,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训练综合能力的实训项目,学生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谈判礼仪之后,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到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却缺乏实战经验,难以将理论转换为实践,在真正的谈判中不知道如何选择相应的谈判策略,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团队合作,形成目标一致的谈判统一体。这样就没有达到开设商务礼仪课程的目的。因此,商务礼仪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达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创造性,在体验中实践,在实践中巩固,使理论学习转变为一种亲历和实用的体验式过程。教师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良好的设计和引领,让学生在正确的体验目标指导下,通过恰当的体验路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体验方式。

(一)商务实训设计

商务礼仪课程强调实践的运用。在重视商务礼仪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熟悉其包含的人文精神以及与礼仪息息相关的文化习俗与禁忌,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处理各种商务场合中着装和仪表的选择,能正确地在接待、洽谈、宴会、庆典等商务活动中执行现代商务礼仪,提高自我礼仪修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规定的要求和内容,设计和拟订实训模块,让学生经过模拟体验反思提高,然后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准则和规范。

在商务礼仪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具体的任务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每个情境模式,设置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探求力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体验学习。学生分组,围绕共同的任务中心,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力,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互动,思考解决问题。

如上图所示,此课程整体分为5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包含若干要求和知识点。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通过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布置训练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体验学习,掌握要点并完成相关任务。例如在讲授面试礼仪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相关应聘的短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相关礼仪,让他们产生共鸣,引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接着适时提出任务要求,让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应聘情景并演示。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任务,通过观察反思、具体经历等阶段对课程内容有了整体的概念,相互讨论,共同体验,对相关内容重新整合建构,完成知识的体验。

(二)社会实践体验

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性很强,因此可以让学生进入企业,直接参与各种商务事宜,通过真实环境的锻炼,让学生把学到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商务场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学校可以与社会上相应的公司签订协议,作为学生实训的教学场所,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校外实训资源,组织学生模拟真实情境的商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公司完成具体的礼仪活动,如会场布置、接待宾客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商务场合的规范礼仪,积累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真正地运用于实践,在商务体验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际的训练,提高与领导同事的协调、沟通能力。学生可以在独立工作的过程中,把握商务礼仪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商务工作的要求与规范。

(三)考核方式

商务礼仪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该课程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论内容,还要考查学生是否把所学内容融入到商务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最终实践的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核项目基本可分为三个部分:学生整体学习过程(20分),学生素质评价(20分),实习实践考核(30分)。学生整体学习过程包括课堂的出勤率、个人礼仪习惯,课堂活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任务中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学生素质考核主要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小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实践能力可以根据学生参与真实的礼仪活动以及企业实地实践来评定。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一方面可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10分);另一方面可采用表演考核法(20分)。这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礼仪小品的形式展现特定环境中的礼仪规范,展示自己商务礼仪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这种体验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的分析思考、整合内化,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和体验。

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的亲自感知中将感情顿悟与认知过程相互统一。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商务礼仪的课堂,不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欲,同时可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与知识要点相互能动地交往与对话,从而增强主体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在正确的体验目标引领下,通过恰当的实践训练、情境模拟、社会实践等体验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95.

[2]Kolb,David.The Theory of Experimental Learning and ESL[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7,(8).

[3]何高大.英语教学中体验文化观的认知阐释[J].外语教学,2006,(5).

[4]朴圣玉.体验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5]张兰平,罗元.商务礼仪实训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商务礼仪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
基于营销专业就业要求的《商务礼仪与沟通》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学情变化中的《商务礼仪》课程改革
商务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分析
中专学校开展商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