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表线图”勾勒富民愿景
2015-04-30梁公章
梁公章
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国开办发〔2014〕24号)和《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鄂政扶发〔2014〕13号)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恩施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科学合理统一制表划线,公开公正全面普查摸底,不惧繁琐细致填报录入,统筹安排稳步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贫困户、贫困村等识别认定工作,达到了较高的精准度,赢得了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
科学制定贫困程度量化表
在全国统一开展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之前,恩施州就已经推进先期试点。2012年底,李克强总理第二次视察恩施州部署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后,恩施州迅速开展探索新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制定实施了《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出“量化评分”和“比照选定”扶贫对象的办法,通过对全体农户家庭的相关指标进行分值量化排序,初步确定贫困对象;再由村支“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照,张榜公示后予以确认。通过这种相对科学、透明公开的办法,龙凤镇最终识别出特困人口 1102人、较贫困人口5028人、一般贫困人口18692人。这种全面公开、相对公正合理的做法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4年,恩施州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关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精神,深刻领会“扶真贫”的重大意义,严格按照规模控制、时间节点等统一要求,积极吸收先期试点经验,在多次一线调研、贫困户现场数据采集试验、多次座谈会论证等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恩施州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创新提出了“一户一表、全面普查、规模控制、划线定贫”的基本工作思路来精准识别恩施州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
全州统一制定下发《恩施州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通过采集农户相关贫困因子,从人口情况、居住环境、负担状况、经济基础四个方面,结合恩施州农户较为普遍的客观实际情况,科学设定20个具体量分指标对农户贫困程度进行量化,结合村级民主评议,最终确定综合量分,实现农户贫困程度在一张表上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反映。
恩施在填报《恩施州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时,都要求村村落、户户到,所有农村人口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实现农户全面普查。
根据国家和省逐级下达到县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规模控制数量,恩施采取在全县农户贫困程度综合量分排序中,严格按照规模控制数从高到低确定贫困户(贫困人口),实现统一划线定贫。根据全县(市)统一识别认定的贫困人口数量,计算得出各行政村的贫困发生率,以县(市)为单位从高到低初步确定贫困村,再根据以往贫困村整村推进实施情况进行微调,最终按照规模数确定各县市的贫困村名录。
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恩施州这套贫困对象识别认定办法较好地破解了当前贫困识别机制缺乏量化标准、主观性强、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难题,较为客观公正地将真贫的村、真贫的户识别出来,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扶真贫”问题。
统一划定贫困对象识别线
国家和湖北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出台后,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组建了精准扶贫及建档立卡工作专班。
2014年4月23日,召开全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全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5月19日至24日,全州组建8个督查组分赴8个县市,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开展督查,并进行通报。
9月下旬,恩施州再次组织专项督查组对建档立卡纸质表格填写、软件系统培训、人员安排、经费保障、数据录入进展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全州各县市均召开县市委常委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建档立卡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县市《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动员和召开培训班进行部署,在经费、人员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据统计,全州共安排落实建档立卡专项工作经费285万元,安排建档立卡入户调查员5000余人,组建数据录入工作专班122个,安排数据录入人员786人。
通过全州各级工作专班和大量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填报《恩施州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恩施对全州2532个建制村、330多万农村人口进行了全面摸底、普查、评议、录入、量分、公示等,最终按照贫困规模控制数锁定了全州729个贫困村和108.64万贫困人口。据基层反映的情况看,识别结果较为客观、科学、精准,达到了预期效果。
全州729个贫困村和108.64万贫困人口精准锁定后,又严格按照国家《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指标体系》,认真组织开展了相关登记表的填报和信息录入等工作,全州8个县(市)按时完成并顺利通过湖北省扶贫办审核认定,数据质量排在全省首位。
全面绘制精准帮扶路线图
恩施州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实现全州729个贫困村和108.64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统筹规划、全面覆盖、一次确定、分批实施、分年考评、限期脱贫”的思路,采取统筹组织驻村部门、统筹安排驻村干部、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统筹落实帮扶政策、统筹开展考核评价、统筹督办帮扶责任的“六统筹”办法,动员组织州、县、乡三级机关党员干部,按照“一个工作队帮扶一个贫困村、带动周边几个非贫困村,不交叉、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采用“一次确定帮扶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方式,从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新的驻村帮扶工作。2015年至2020年,每两年一轮,共分3轮,每轮启动243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并以启动驻村帮扶的贫困村为重心,带动周边几个非贫困村以连片开发的形式加快发展,逐步脱贫。目前,全州结对帮扶工作已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圆满对接完毕,并全面启动第一批243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
同时,恩施州委、州政府全面统筹“当前生计”与“长远发展”,分类考虑,通过三种途径开展精准帮扶。一是对全州约10.72万因病致贫等特殊困难群众进行综合救助,着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二是对全州约18.1万低保户进行救助帮扶,着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救能力;三是对全州约79.82万有劳动能力但收入低的群体开展开发式扶持,以产业为主带动脱贫致富。
目前,全州正加大探索创新力度,精准瞄准贫困人口,整合有关资金和项目,发放10个“大礼包”(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医疗保障、加大教育扶持、促进就业、产业扶持、交通服务、安全饮水、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结对帮扶),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联合推进旅游扶贫,探索推进金融扶贫等,逐步建立生活困难保障机制,逐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逐步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努力确保所有贫困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