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东尼奥的烦恼

2015-04-30焦湄杰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摘 要:莎士比亚作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对其作品的研究数百年来经久不衰。二十世纪以来,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也对其从多角度进行了多元分析,其中酷儿理论也将其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并将研究对象从十四行诗拓展到其戏剧作品。本文即试图从酷儿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结合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个人创作背景,对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间的人物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二者是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这一结论。

关键词: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酷儿理论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被认为是英国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其作品至今被奉为经典,而莎评研究历经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久不衰。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文学理论的层出不穷,更是涌现出从新批评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心理研究、政治哲学等多角度进行的莎士比亚作品多元研究。其间,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成为了酷儿理论的重要研究主题。

普遍意义上的酷儿理论是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性解放运动兴起的对同性作家及体现同性情节作品的发掘与研究。但事实上,早在1889年奥斯卡·王尔德在其《W·H先生的描绘》一文中就鼓励对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同性情节进行文学批评与研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由于其中有126首是献给“美好青年”,并在第144首诗中直接表达了“我有两种爱”的主题等原因,成为了酷儿理论的研究重点。但近年来也有一些文学研究者从酷儿理论出发对其戏剧作品进行研究与分析。

本文即试图从酷儿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结合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个人创作背景,对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间的人物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二者是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关系这一结论。

创作于16世纪90年代中期的《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激烈的戏剧冲突、充足的喜剧效果和成功的人物塑造受到广泛欢迎,也因其反犹太人倾向成为莎士比亚最受争议的作品。除了对于其反映的基督教与犹太教的矛盾、父权主义及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之外。两位男性主人公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的关系也成为文学研究者探讨的主题。尽管阿尼克斯特和杰伊·L·奥利哈等人在其著作中都认为二者之间是基于文艺复兴时期背景的男性纯友谊,但笔者在对作品进行仔细研读后,认为将二者关系定位为朋友之上、恋人未满更为

恰当。

作品第一幕安东尼奥开场即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安东尼奥忧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作者随后就通过其好友萨拉里诺之口替读者及观众询问。萨拉里诺猜测是其对生意挂心,被安东尼奥否认,又猜测其是在恋爱了,被其啐了一口。既不是因为事业也不是因为恋爱,作者对于其忧愁的原因始终没有给予明示,这显然不符合文学作品要前后连贯,相互呼应的原则,也绝不可能是莎士比亚的无意疏忽,如此我们只能合理推测作者虽然没有明示,但通过剧情给予了暗示,否则这一情节安排就成了冗余无用的。其后巴萨尼奥出场,通过两者对话可以得知,巴萨尼奥之前答应安东尼奥要告诉他立誓要秘密拜访的姑娘的名字,而安东尼奥也几乎就在两人刚刚见面后就问出了这一问题,可见他是急切想要知道的,一直挂在心里的。那么,在剧本后面再也没有涉及到开场安东尼奥忧愁这一情节的情况下,安东尼奥是因为巴萨尼奥告诉自己要秘密拜访一位姑娘而莫名忧愁这一推断就显得十分

合理。

之后的对话表明安东尼奥一直倾力资助巴萨尼奥,并且即使巴萨尼奥债务越积越多,根本无法偿还也毫无微词,为了资助巴萨尼奥前往贝尔蒙特向富家女鲍西娅求婚而向夏洛克借贷,签下了逾期不还便割下一磅肉的非正常条款,可谓为其两肋插刀。其感情深厚甚于血缘兄弟。尤其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在安东尼奥船只出事,向夏洛克求情未果,认为自己凶多吉少之后说“求上帝,让巴萨尼奥来亲眼看见我替他还债,我就死而无怨了。”安东尼奥的这一心理表现是非常微妙的。显然,在安东尼奥认为自己即将死去之时,他只想到了巴萨尼奥,并且只希望能见他一面,并且是让他亲眼看到自己的牺牲。从心理角度分析,他是希望巴萨尼奥能够永远记得自己的付出,希望自己在巴萨尼奥心中留下不可磨灭、无可取代的印象。

最后当安东尼奥在鲍西娅假办的书记官的帮助下成功胜诉,鲍西娅为测试巴萨尼奥而索取婚戒未能成功之时,他怂恿巴萨尼奥“违反一次尊夫人的命令”把婚戒送了出去。作者并未交待此时安东尼奥的心里活动及这样做的目的。有人理解其为了报答书记官的救命之恩。但是以慷慨乐施,尤其是对巴萨尼奥一直以来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形象出现的安东尼奥,在听到巴萨尼奥说指环是妻子赠送的,并且曾经发誓永远不出卖、送人或是遗失,依然做出了希望巴萨尼奥“看在他的功劳和我的交情的份上”送出指环的请求,这一举动使得对安东尼奥做出这一决定,是基于不希望鲍西娅在巴萨尼奥心中的位置高于自己,或是想要证明自己在巴萨尼奥心中的地位,亦或是对巴萨尼奥的婚戒這一象征婚姻的物件怀有排斥这类假设是具备合理性的。

基于以上情节分析,笔者认为安东尼奥对于巴萨尼奥是怀有超越朋友之情的感情的,但他自己将这种感情定位在友情范围内,而对于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不清楚,所以才会在开场有忧愁却不知为什么,从何而来。而又在面临死亡危险时,一方面愿意为巴萨尼奥而死,另一方面又希望在巴萨尼奥的心中永远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用死亡占据的位置。但最终他的感情输给了鲍西娅。鲍西娅用聪明才智迫使安东尼奥称为其与巴萨尼奥爱情的见证人,从而是巴萨尼奥脱离了安东尼奥爱的枷锁。安东尼奥的烦恼至此将无从安放,这份禁忌的感情也将永远藏在安东尼奥的

心中。

作者简介:焦湄杰(1981.6—),女,山东淄博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在职硕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猜你喜欢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的狂欢化审美品格
电影《威尼斯商人》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浅谈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慈悲情怀
穆拉诺玻璃瓶,“威尼斯商人”的外衣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
莎士比亚书店:巴黎左岸的梦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