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的狂欢化审美品格
2016-11-21谢康静
谢康静
内容摘要: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解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狂欢式的颠覆作用、小丑人物的狂欢精神及自觉追求、解读的开放性三方面探讨《威尼斯商人》所蕴含的狂欢化审美品格。
关键词:狂欢式 小丑角色 开放性
巴赫金在“狂欢化”理论中指出 “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而“狂欢式意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和”[1](P175),即,狂欢化是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狂欢节特征,它既包括假面、加冕与脱冕、降格等狂欢仪式,又包含狂欢节所孕育的精神内涵——狂欢精神。“狂欢精神的核心是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摧毁一切与更新一切的精神。”[2](P15)本文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狂欢式的颠覆作用、小丑角色的狂欢精神及自觉追求、解读的开放性三方面,探讨《威尼斯商人》所蕴含的狂欢化审美品格。
一.狂欢式的颠覆作用
狂欢是民间、大众对权力话语体系下秩序、等级、稳固性和永恒性的颠覆。通过一定的狂欢式,社会的稳固秩序被打破,人们得以用新的眼光审视生活。以下是《威》剧中狂欢式的运用。
首先,通过“假面”颠覆偏见。庭审一幕,鲍西亚男装出场,起到的即是假面的“遮蔽”作用。在假面的掩盖下,鲍西亚得以运用自己的才智扭转乾坤。这客观上反映出女性被社会限制的实际,又有力地证明了男女在智慧上的平等。
其次,通过加冕与脱冕展现更替。金钱将夏洛克拥上王座,女儿带走财宝出逃是对他的第一次脱冕,法庭将其财产没收使他彻底脱冕,在金钱的狂欢节上富贵犹过眼云烟,最终他以“我身子不大舒服……”[3](P149)暗淡的离开了众人视线。更令人捧腹的是《威》中两位英雄的脱冕:巴萨尼奥与葛莱西安诺推翻夏洛克的“统治”成功加冕为王,他们自信满满得意洋洋,却在妻子们的戏谑中惶恐不安、狼狈不已,降为不明所以的小丑。《威》通过对人物的加冕与脱冕,展现了有如狂欢的交替与变更的现实。
再次,通过语言的降格颠覆官方文化。宗教皈依是神圣庄严的,朗斯洛特把它和饮食结合:“要是再这样把基督徒一批一批制造出来,猪肉的价钱一定会飞涨。”[4](P135)言语中对猪肉的关心甚至超过信仰。戏剧的第五幕不断提到同床共枕、睡觉并间杂粗话、俚语,表现了大量的言语的放纵,颠覆了官方话语中正面人物的庄重感,以民间狂欢的视角发现真实生活本来就包含的鄙俗和粗陋。
综上所述,狂欢式在作品中至少有三个作用:第一,通过掩饰身份、将英雄拉下神坛等手段,展现人与人的平等;第二,以乐观的心态揭示命运与生活的无常(下一部分的狂欢精神中会讨论到这种乐观心态);第三,拒绝官方话语,还原生活语言。
二.小丑角色的狂欢精神及自觉追求
“狂欢精神是指人类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超越社会文化的束缚与限制,以充分体验生命的自由与快乐的精神”[5](P15)。狂欢精神在作品中多有体现,笔者以为最集中、最精彩的部分在小丑式人物:葛莱西安诺和朗斯洛特身上。
1.自由、快乐的狂欢精神
葛莱西安诺和朗斯洛特对恢复生命的自由与快乐有共同的追求,又各有闪光之处。
一方面,他们的狂欢精神体现为未加掩饰的本真状态对理性的繁文缛节、定式思维的嘲弄。葛莱西安诺觉得惊奇又好笑:“为什么一个身体里面留着热血的人要那么正襟危坐,向他祖宗爷爷的石膏像一样?”[6](P83)又洞穿沽名钓誉者的洋洋自得:“他们的神气之间好像在说……‘我要是一张开嘴唇来,不许有一头狗乱叫!”[7](P83)他们追求轻松欢愉的生命状态,嘲弄理性社会对快乐本能的束缚与限制。在狂欢精神的关照下,看似守礼的,实则呆板;看似充满智慧的,徒有其表。智者在调笑中被降格为傻瓜,小丑则升为富有生命智慧的智者。
其次,小丑角色的狂欢精神还体现在言语、行为方式的非理性及效果的轻松、逗笑上。理性讲究会话的简明、准确,旨在沟通。小丑开口则嘻嘻哈哈、东扯西拉。老高波到城里找寻儿子,相见不相识,对朗斯洛特来说顶重要的事情却是“戏弄他一下”“诱他留起眼泪”,理智上匪夷所思,但在感受上:父子俩一个老实巴交,努力澄清误会,一个胡言乱语,致力于制造误会,错位的交流引起人的兴趣,引发人的欢笑;宣誓保证本应严肃认真,葛来西安诺却胡扯乱拉,要循规蹈矩得像去“讨他老祖母的欢喜”一样,令人啼笑皆非。小丑们虽然喋喋不休、胡言乱语,却不令人厌烦,因为他们的语言妙趣横生,他们的个性灵动活泼。他们使观众脱离长篇大论的陈乏无味,走入狂欢的广场,感受到来自生命的喜悦欢愉。
2.对狂欢精神的自觉追求
文艺复兴乃至今日,小丑与高雅无缘,甚至并不体面。当时的小丑往往是身份低贱的侍从、弄臣、舞台上下逗乐的小角色。葛莱西安诺是巴萨尼奥的好友,是威尼斯社会中有一定地位的“正经人”,然而他自觉放弃本来的身份——“让我扮演一个小丑吧”[8](P83),复归到喜悦流动的庆典中,成为狂欢舞台的焦点。
葛莱西安诺有洞见真相的智慧,而朗斯洛特常常不明所以好似“傻瓜”。例如第五幕第一场朗斯洛特找罗兰佐——他熟识罗兰佐,却表现得完全不认识,还把他当成另一个人——这在逻辑上说不通,朗斯洛特也不是真正的傻瓜智障。而借助巴赫金的理论,我们发现这是狂欢节的常态:人们自发地打扮怪异,故意摔跤,胡言乱语等等。朗斯洛特的“傻”正是他刻意的找乐找茬、娱人自娱。
从文本还可以看出,狂欢精神亦是剧作者莎士比亚的自觉追求,笔者拟以第二幕第二场的作用来辨析说明。历来对这一场的作用通常表述为:推动剧情发展,或侧面反映夏洛克性格特征。笔者同意这两种说法,但若仅仅如此,剧作根本不必大费笔墨地交代朗斯洛特内心的挣扎、父子相认的误会及征求安东尼奥同意的曲折,除了以上的作用,笔者以为这一幕还有更值得欣赏的闪光之处,即莎翁以整整一幕的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热衷制造快乐,充满非理性调笑的狂欢式人物——朗斯洛特。因此可以说,莎翁在《威》中自觉的塑造了狂欢式的人物,展示和赞扬了底层的、民众的、充满了旺盛生命力的狂欢精神。
三.解读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独白式作品中,人物属于作家,作家操纵人物。而《威》剧作者莎士比亚接纳包容的态度使作品整体上具有开放和多元的特征,这同时也是狂欢化审美的题中之意。
一方面,人物对话是多元立场的。面对萨莱尼奥与萨拉里诺的指斥,夏洛克怒而发声:“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9](P120)作者放弃唯一话语的权利允许剧中人物站在各自立场、发出各自的声音,形成了作品的复调,实现了剧作解读的多角度和开放性。
另一方面,解读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情节构造的肯定与否定的两重性上。鲍西亚抱怨父亲安排的婚姻,然而父亲却最终为女儿选得如意郎君。婚姻的不可选择与婚姻的幸福在理论上相悖,却在结果上实现统一,这亦是对传统戏剧非此即彼的确定性的颠覆。显现了狂欢化的世界感受——没有僵化、没有绝对,世界总在不断运动,充满奇妙与惊奇。
综上所述,本文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首先通过对《威》中狂欢式的分析发现其对颠覆权力话语、丰富作品内蕴所起的作用;其次着重分析葛莱西安诺和朗斯洛特,揭示其狂欢精神的内核,并说明作者及其人物对狂欢精神的自觉追求;最后,指出反对唯一话语、采取兼容并包态度亦是狂欢化审美的题中之意,正是这种创作态度使作品具有开放性和多元解读的空间。以狂欢化视角考查这部剧作使我们发现这部作品的新特质,新亮点,也使笔者不由感叹,正是剧作者高屋建瓴,才有了种种理论、种种视角下“读不尽的莎士比亚”。
注 释
①[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②⑤苏晖.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④⑥⑦⑧⑨[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苏晖.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英]安德鲁·本尼特.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5]諶利华.《狂欢的世界——试析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J].文学研究,2006,( 11) .
[6]肖四新《论莎士比亚早期喜剧的狂欢化色彩与狂欢精神》[J].戏剧,2001,(2)
[7]邱紫华《莎士比亚的喜剧美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2005(5)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