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的心灵之歌
2015-04-30吴晓雪
摘 要:《野草》写于1924至1926年间,其中贯穿了鲁迅这一时期的心理变化历程,可谓是鲁迅对自我心灵解剖的写照。在《野草》中鲁迅曾经孤独与彷徨,他发现黑暗与虚无乃实有。然而,黑暗与虚无并非意味着毫无希望,于是鲁迅看到绝望与希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在渺茫的希望曙光中,鲁迅独自承担甚至牺牲自我来进行绝望的抗战。
关键词:《野草》;孤独与彷徨;抉择与反思;承担与抗战
章衣萍曾经回忆说:“鲁迅先生自己明白的告诉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了。”[1]另外,鲁迅在写给萧军的信中写到:“(《野草》)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很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2]可见,《野草》不仅是鲁迅思想哲学的凝聚,更是鲁迅在那段时期心灵历程的积淀。在《野草》中,鲁迅对自己进行了心灵的解剖以及思想的探寻,《野草》可谓是鲁迅心灵的浩歌。在《野草》中,我们不仅看到鲁迅曾经的孤独与彷徨,还看到了鲁迅和黑暗与虚无进行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般的抉择与抗战,更看到了鲁迅作为精神战士无畏的自我承担甚至牺牲来进行绝望的反抗。
一、孤独与彷徨
鲁迅的《野草》创作于1924至1926年之间。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随着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潮流的消退,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转型中,陷入了无限的孤独与彷徨。孤独是这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精神状态。鲁迅也不例外,告别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与呐喊,他也陷入了梦醒以后无路可走的孤独与彷徨。在《野草》中,鲁迅呈现了这一段孤独与彷徨的心灵路程。
作为先知先觉的战斗者,鲁迅的孤独与彷徨首先来自从启蒙阵营中退却所感到的失望,孤寂以及犹豫。当时新文化运动开始消退,封建复古有所抬头,但鲁迅坚持无畏的战斗,竭力保卫新文化运动的成果。然而,鲁迅却陷入了孤独与寂寞,因为他在战争中找不到“新的战友”。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线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3]
鲁迅曾经以高昂的热情迎接辛亥革命的到来。然而,辛亥革命失败了。鲁迅又以呐喊的姿态,融入五四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之中。然而新文化运动的潮起潮落又一次打击了这位“直面人生”的战士,让鲁迅曾经一度陷入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迷茫中。本希望迎接革命的胜利,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战友,一起启蒙唤醒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但事与愿违,当革命深入后新文化运动队伍却开始了深刻的分化。这时,鲁迅发现梦醒了以后无路可走,他不仅孤独而且迷茫。在完成《野草》五年后,鲁迅曾说他那时是“两间独一卒,荷戟独彷徨”,孤立无援,举目无战友,自己成了游勇,布不成阵。
的确,在《野草》中到处可寻见鲁迅苦闷、焦虑与孤独的身影。在《影的告别》中,鲁迅是一个独自远行的“影”,他借“影”来诉说自己的孤独与彷徨。“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影”是孤独寂寞的。在黑暗的夜里,它独自远行,没有别的影陪伴与随行,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黑暗孤独的茫然里。孤独的“影”,它还要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远行,即没有时间也没有到达的空间甚至没有记忆,没有目的地。它只是孤独前行,不管前方是否还是黑暗。这孤独茫然前行的“影”何尝不是孤独奋战却又迷茫的鲁迅?
鲁迅的孤独不仅来自曾经志同道合的战士的分道扬镳,更来自其内心的纠葛。鲁迅是孤独的心灵探寻者,就如他笔下的“过客”。
“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着破鞋,胁下挂着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4]
这与其说是过客落魄的形象与精神状态的描写,还不如说是当时鲁迅精神面貌呈现。鲁迅是孤独的思想先行者,他就像过客一样,在探寻生命与思想的道路上一个人独自远行。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从何而来往何处去,不管前面是长满野百合还是野蔷薇的希望之地,还是充满绝望气息的死亡之坟,他只是一味地孤独前行。鲁迅借“过客”这个独行侠展现了自己当时内心与灵魂的孤独与彷徨,深刻揭示了他作为一名精神探索者的生存焦虑与孤独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先行者的无畏。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的探索在梦醒后发现无路可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美梦幻灭后,鲁迅陷入更深的犹豫和彷徨。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然而,黑暗又会吞没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与黑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5]
在黑暗里,“影”会被吞没;在光明中,“影”会消失。影何去何从?是被吞没还是消失,“影”在远行时踯躅反复的选择,正是这时期鲁迅内心激烈碰撞的深刻反映。就像“死火”一样,是选择“烧完”还是选择“冻灭”,是选择生存,还是选择灭亡,是选择高升,还是选择前进,还是选择隐退?人生的价值,未来的道路在何方?鲁迅陷入纠葛不清的彷徨与纠结中,就像“影”一样,“我将彷徨与无地”。
二、解剖与抉择
然而,彷徨与孤独从来不能阻碍鲁迅坚毅的步伐。这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孤独时灵魂的自我解剖与反思。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我自己。”[6]他开始解剖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并反思抉择。鲁迅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承受自我解剖的痛楚。解剖意味着要承受与自己的灵魂进行如毒蛇般的纠缠以及与自我撕裂的痛苦。正如《墓碣文》中所说:“抉心自食,欲知其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自我解剖的创痛是如此酷烈,却还要在创痛中去寻找本味?“本味何能知?这解剖与反思是如此痛苦而矛盾。鲁迅在《野草<题辞>》中说:“当我沉默者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7]在言与不言中,鲁迅的抉择是如此的纠结与煎熬。
然而,在自我剖析后,鲁迅得到了什么?他面临着怎样的抉择?在《影的告别》中: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8]
“影”拒绝去往“天堂”、“地狱”甚至“黄金世界”。鲁迅曾经在《头发的故事》里面批评人们对“将来黄金世界”的幻想。他说:“我要借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预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9]“影”的抉择何尝不是鲁迅的抉择。他们都坚决拒绝“天堂、地狱、黄金世界”。说到底,就是对“有”的拒绝,对已有的、将有、既定的一切的拒绝。[10]又如“影”的选择,“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拒绝了“有”,选择了“无”,选择了黑暗与虚无。其实,鲁迅在自我剖析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思想上竟曾经选择了黑暗与虚无。鲁迅在抉择时,他不仅拒绝光明,他还拒绝同情、悲悯与布施。甚至,他看到了布施背后虚伪,于是他再一次选择了虚无。在《求乞者》中,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11]
鲁迅选择了拒绝布施,他拒绝同情与悲悯。在鲁迅的生命哲学里,作为一个孤独的精神界战士,要保持思想与行动的绝对独立和自由就必须割断一切的感情上的牵连,包括温情和爱,既不向人求乞,也不向人布施。所以鲁迅说:“我将用无所谓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鲁迅又一次选择了虚无。同样,《过客》中过客拒绝小女孩送给他的小布片一样。然而,拒绝了爱,拒绝了温情,过客选择的还是前方无知的“虚无”。
鲁迅在一次次的自我解剖后,鲁迅发现自己思想中选择的是黑暗与虚无。拒绝光明,拒绝温情与爱,鲁迅得到的却是“黑暗”与“虚无”。因此,鲁迅说:“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与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感到悲哀者以此。[12]通过自我解剖与抉择,鲁迅看到了自己思想与灵魂的黑暗与虚无。
三、承担与反抗
然而,面对“黑暗”与“虚无”,难道没有希望了吗?鲁迅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做绝望的抗战。[13]鲁迅认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同时否定希望与绝望,但要彻底抛弃否定“希望”,那么也要同时抛弃“绝望”,希望与绝望是相互并存的,有绝望就意味着希望也存在,有希望也伴随着绝望的存在。“有”既是“无”,“无”也即是“有”,那么黑暗与空虚背后隐藏的不正是光明与希望吗?于是,面对黑暗与虚无,鲁迅开始了绝望的抗战。正如《过客》一样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客——多谢你们。祝你们平安。(徘徊,沉思,忽然吃惊,)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罢……”[14]
过客坚决要走,因为他听到前方有声音在召唤他走。这就是渺茫的希望的声音,是反抗绝望的声音。鲁迅相信希望还是有的,“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15]他相信“身外的青春”尽管是那样的悲凉与渺茫,但毕竟是指引他前进的希望的曙光。于是,面对黑暗与虚无,鲁迅决定“永远向前走”。这也是鲁迅反抗黑暗与虚无,反抗绝望的唯一的坚守与选择。后来,鲁迅也把这种“永远往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过客》的意思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应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16]鲁迅朝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对黑暗与虚无进行了竭力的抗战。因此,他开始“肉搏这空虚的暗夜”,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投枪与匕首刺向黑暗与空虚的心脏,对绝望宣战。
面对黑暗与虚无,鲁迅进行了绝望的抗战。但这抗战是孤独的,于是鲁迅选择了自我面对与独自承担。“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17]鲁迅担心自己未熟的果实毒死偏爱他果实的人。因此,在面对黑暗与虚无时,他是独自一人去做绝望的抗战,去承担绝望的抗战所出现的结果,哪怕前方是荆棘,是坟,甚至是牺牲他也在所不辞。《野草》展现了鲁迅作为一位精神的探索者向绝望做最大的反抗以及独自承担甚至自我牺牲的的精神的闪光点。
与绝望做最大的抗战,鲁迅是英勇无畏的。“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不管前方的黑暗与虚无是多么的强大,不管前方的绝望有多么深重,鲁迅都毅然决然的举起希望的盾牌,去抗拒绝望的来袭。他都会举起他的投枪,刺向绝望,做出最顽强的反抗。他也会向枣树一样无所畏惧“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恐吓一切的敌人与阻碍。鲁迅正气无畏的用他的匕首投枪来反抗者绝望。甚至,在这反抗中那怕是牺牲他也在所不辞。他像“小青虫”或“小飞虫”一样进行绝望的抗战直至牺牲。
鲁迅不仅一个人在绝望的抗战,他也在独自承担。因为没有了志同道合的“新战友”,也担心自己的果实毒害了偏爱自己果实的人。鲁迅曾说,“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19]因此,他选择在自我承担中进行绝望的抗战。正如,在《影的告别》中: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20]
“影”选择了独自走向黑夜让黑夜来把自己吞没,它选择独自前进来反抗无限的黑暗。那么,也意味着“影”将独自承担反抗黑暗虚无的结果与命运。“影”的独自承担也恰恰是鲁迅在反抗绝望中独自承担的写照。又如《希望》
我只得由我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由我来肉搏”这空虚的暗夜,这里面只有鲁迅一人的搏斗,没有别人。他独自去寻找黑暗与虚无背后的渺茫的希望,鲁迅独自去反抗承担这一切决斗所带来的命运与结果。就像过客一样,拒绝鲜花,拒绝温情,追寻中远方的声音,独自一人前进,无论前方是野百合,是野蔷薇还是坟,都是独自前进,独自承担,独自抗争。
四、小结
在孤独与彷徨后进行解剖抉择,鲁迅发现自己得到的是黑暗与虚无;面对思想与灵魂的中的黑暗与虚无。鲁迅开始直面绝望的人生,他看到了身外渺茫的青春,看到绝望与希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于是,鲁迅在独自承担中向绝望抗战。这就是鲁迅那时的心理变化的历程,也是鲁迅在那个时期的心灵路程以及行动的写照。
注释:
[1]衣萍:《古庙杂谈(五)》载于1925年3月31日《京报副刊》。
[2]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2页。
[3]《鲁迅全集》卷4,第456页。
[4]《鲁迅全集》卷2,第188页。
[5]《鲁迅全集》卷2,第163页。
[6]《鲁迅全集》卷1,第284页。
[7]《鲁迅全集》卷2,第159页。
[8]《鲁迅全集》卷2,第163页。
[9]《鲁迅全集》卷1,第461页。
[10]钱理群著《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11]《鲁迅全集》卷2,第168页。
[12]《鲁迅全集》卷11,第431页。
[13]《鲁迅全集》卷11,第20~21页。
[14]《鲁迅全集》卷2,第191-193页。
[15]《鲁迅全集》卷1,第419页。
[16]《鲁迅全集》卷11,第442页。
[17]《鲁迅全集》卷1,第284页。
[18]《鲁迅全集》卷11,第79~80页。
[19]《鲁迅全集》卷2,第166页。
[20]《鲁迅全集》卷2,第178页。
参考文献:
[1]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王乾坤著《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汪晖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钱理群著《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孙玉石著《<野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吴晓雪,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