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仲夏夜之梦》作品中的浪漫艺术

2015-04-30胡新颖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虚实结合浪漫主义莎士比亚

胡新颖

摘 要:莎翁是西方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其代表作品更是后世学习的典范,在其众多的作品中,以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最为人所称道。《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重要代表,其中的写作手法更是后世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典范。在整个的作品中,巧妙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贯穿全篇,使文章从头到尾都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由此可见,《仲夏夜之梦》的浪漫艺术与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关系十分密切,以此作为切入点,必然收获其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结合《仲夏夜之梦》作品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对作品的浪漫艺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浪漫主义;虚实结合

《仲夏夜之梦》是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长久以来,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一直为后世所称道,莎士比亚作品的浪漫色彩和奇情遐想历来也吸引了很多文学研究者的眼球。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巧妙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表现浪漫主义色彩,是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仲夏夜之梦》中,全篇贯穿着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部喜剧变得丰富多彩,营造出浪漫抒情的环境氛围,观众在阅读中可以充分领略到莎翁的艺术宗旨。

一、情节线索方面的虚实结合

在情节线索方面,《仲夏夜之梦》这部作品的你主要线索有四个,分别是雅典大公的婚事、赫蜜雅等两对青年男女的恋爱遭遇、仙王和仙后的怄气与恶作剧以及工匠们排戏的场景[1]。在整部作品中,这四个情节线索相互交错,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不断发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剧情变化,深化作品主题。尤其是仙王与仙后反目的情节,在整个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两个方面我们可以找到证据来证明仙王、仙后不和这一情节的重要性。一方面,仙王与仙后不和的原因主要不是什么重大事件,而是一些无聊的小事,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来反衬赫蜜雅这两对青年男女的坎坷恋爱经历,同时也反衬出他们对于真爱的向往和奋力追逐。一边是夫妻之间的不睦和猜疑,一边是青年男女奋力追寻幸福,这样的设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故事情节更加富有戏剧性。另一方面,在《仲夏夜之梦》这部作品中,作为超自然力量的代表,仙王和仙后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有着阻碍和羁绊作用,通过这种超自然力量对于赫蜜雅等两对青年男女爱情之路的影响,从而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莱珊德等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不断换恋爱对象,通过运用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在他们的寻爱之路上也获得了帮助。由于超自然力量的介入,也使得他们一度在爱情的道路上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这样的情节设计,使得观众的情绪深深受到影响。在作品中莎翁更是加上了一笔富有喜剧效果的浓墨,使得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加浓郁。在后半部分的情节线索中,莎翁却一反常态,采用与前文截然相反的表现手法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通过超现实主义的手法,错点仙药水,使得两位青年男子的爱情路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背离了之前的恋爱意向。也就是说,全文的故事情节线索在前半部分是“实”,而在后半部分是“虚”。通过线索情节的虚实转化,巧妙地表现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戲剧场景方面的虚实结合

在《仲夏夜之梦》中,主要的戏剧场景有两个,分别是宫廷和森林。在宫廷场景中是实写,而在森林中的场景就变成了虚写。在写实的场景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在宫廷中的部分。莎翁笔下的宫廷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雅典大公对自己婚姻的踌躇满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得到生动体现的还有非人性化的雅典法规、家长意志的淫威、赫蜜雅等人的受到压迫的恋爱。通过对这些场景的描述,在赫蜜雅追求自由恋爱的渴望和家长包办婚姻、非人道的雅典法规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这一矛盾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写实的手法,使得这一矛盾冲突更加形象、真实[2]。而关于在森林中的虚写场景,其比重要远远多于写实的部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莎翁试图用自己的笔去描绘一个理想的世界,在自己笔下,所描绘的场景亦是自己理想的表达,自己的理想是生活在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中。由此可见,莎翁笔下的完美世界不仅仅是神仙们的乐园,而是赫蜜雅与莱珊德等人罗曼蒂克的爱情乐园,更是现实人们的爱情乐园。在这个理想的世界中,人们可以摆脱非人性化法律的束缚和限制。也就是说,在宫廷场景中的矛盾冲突是不可调和的,而在森林场景中,尽是喜剧场景,一切冲突和矛盾都能在这里迎刃而解,赫蜜雅等青年男女的爱情也在这个理想的世界得到了圆满。所谓的“仲夏夜之梦”就是针对这一场景而言的,通过森林与宫廷两个虚实场景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三、心理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

在《仲夏夜之梦》中,虚实结合的手法更是在人物心理表现方面更加巧妙而富有情趣。在众多的人物心理表现中,最值得称赞的当属海伦娜。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海伦娜的心理流程和情感跌宕起伏完全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与人类的实际心理特点没有差异,也是心理表现虚实结合方面属于写实的一面。尤其是她对第米特律的爱情心理,更是显得贴切、自然、真实。尤其是她明确知道自己所喜欢的人深深地爱着赫蜜雅,而不是自己,但仍然以牺牲自己的爱情为代价去满足第米特律的心愿。当她得知赫蜜雅要跟莱珊德逃跑时,她还是去告诉了第米特律,就在这一步步的爱情驱使下,把自己推向了无望的深渊。在点错仙药之后,情节发生戏剧性地转变,第米特律的爱恋对象转向了海伦娜,更加加剧了海伦娜的痛苦[3]。但是这也是莎翁的情节设计巧妙之处,海伦娜的这种心理转变恰恰是建立在虚写的基础上。从这里开始,人物的心理表现变成了虚中带实,实中带虚,虚实结合,相映成趣。在仙法实施后,他们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出于本心的,已经失去了本性,迷失了爱情的方向。即使表现地再真实,也不足以赢得别人的信任。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心理表现,使得作品的中的浪漫艺术不断升华。

四、人物关系方面的虚实结合

在《仲夏夜之梦》这部作品中,虚实结合的明显表现还有人物关系。作品中虚实两类人物戏剧性的误恋,使得作品中的滑稽美学效果得以增强。生活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也通过戏剧性的虚实对比,达到了博大家一笑的效果。在第三幕中,仙后疯狂迷恋工匠波顿,就是其中的典型。仙后作为虚幻中的仙界人物,工匠波顿不过是世俗中的一个凡人,由于仙后的恶作剧,使得自己深深喜欢上了粗鄙的工匠波顿,不得不令人感觉滑稽可笑。这种一虚一实的人物对比,通过一种超自然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物关系的虚实结合设计十分巧妙。与此同时,仙后与波顿的恋爱又作为整部作品的另一条虚线索,反衬出赫蜜雅等人对爱情的严肃和认真态度[4]。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人物关系描写,在给作品增加滑稽性的同事,也使得整部作品的浪漫主义溢于言表。

结语:总而言之,《仲夏夜之梦》这部作品在莎翁的笔下通过几件阴错阳差的线索呈现给大家了一部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戏剧。借助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莎翁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也跃然纸上,在嬉笑怒骂之间,《仲夏夜之梦》的艺术魅力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郑巧.浅析《仲夏夜之梦》的艺术结构特点[J].金田,2014,(4):183.

[2]王争伟.浅谈《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风格[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0):73-74,77.

[3]覃春华.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解读--以《仲夏夜之梦》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48-50.

[4]覃春华.莎士比亚作品《仲夏夜之梦》的语言特色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6):44-45.

猜你喜欢

虚实结合浪漫主义莎士比亚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莎士比亚(素描)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教赛融合”在“虚实结合”教学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虚实结合,婉转缠绵
基于虚实结合的陆军数字化装备体系试验装备体系构成研究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