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4-30姚兰娟
姚兰娟
【摘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是抓好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我们注重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学案的使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关注教学反思、整理好错题本,才能构建有效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方法;学案;反思;信息技术;错题本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公理、定理、概念、数学思想方法等一般数学原理。其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是数学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运用的方法,是牢记在人们头脑中起永恒作用的态度和精神。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是发扬数学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要求,也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许多概念涉及到数学思想方法,但它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在学习中可以逐步得到领悟和提高。
例如,函数部分,虽然内容学得并不深,但内容中蕴涵了很多有用的、常见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这些思想不仅对进一步学习函数有很大的帮助,而中学其他内容的学习也有着辅助作用。领会其思想实质,对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也会有很大帮助。
二、重视学案的使用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必需的实物、教具和图片等,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学案可分为:学习目标、诊断补偿、学习导航、知识小结、达标测试五个环节。
使用学案教学,可以将学生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知识有效转变为学习能力,发挥教材习题的最大功效,将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解放下来,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但是,编写有效的数学学案,需要教师精心准备,需要教师居高临下地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这也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加课堂容量,及时有效地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是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知识、经验、及其工具、手段的总和。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
四、更加关注有效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質。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1)反思课堂成功处。成功的课堂总会蕴含着教学的真谛,所以我们要经常对课堂成功处进行反思,要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这节课成功在哪里?为什么这节课上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为什么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知识掌握扎实?学生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收获?通过多问一个“为什么”,进一步揭示成功的原因,将自己教学上的闪光点扩展为闪光面。
(2)反思教学失败处。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教学的失败中同样蕴藏着教学的真谛,反思教学的失败有时更有价值。特别要重视作为教学反馈的学生作业情况,以此为依据反思学生学习数学中错误的原因,多问一个“为什么”,归纳失败的教训,并思考相应对策。
(3)反思教学困惑处。课堂教学中遭遇的困惑,即教学中的很多意想不到,来自于教学预设之外的教学情境。教学的障困惑,有些看似是无足轻重的偶然,则包含着深刻的内涵,特别需要我们教师去珍惜,并进行反思。
这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反思,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反思内容要真实、具体、有针对性,能体现“回顾情境——分析得失——找出原因——寻求对策——明确努力方向”。反思实际上就是把新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深化,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反思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2007.4.
[2]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
[3]方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础教育,2007(09).
[4]何双全.初中数学错题集用法.《新课程学习(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