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评语促教学
2015-04-30陈永强
陈永强
【摘 要】语文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运用润物无声的作业评语来加强心灵沟通,增进师生情谊,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评价体系;师爱;评语
我们知道,每次作业本发下去,学生都会急切地看老师给他的评分和评语,可见评语在作业中所占的份量有多大。鉴于此,在评语中,我总是放下教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语气,诚挚的表达对学生每次习作的评价,让师爱在评语间流淌。
一、关心、爱护式评语增进师生感情
专家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若将爱传递给学生,可以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许多中职学生在开学初就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其中一位同学曾给我发来这样的短信:“感情已欠费,友情已停机,诺言是空号,信任已关机,关怀无法接通,美好不在服务区,生活已彻底死机。”看来他们是带着伤痛,承受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来到这里的,当时我心情沉重极了。心想,这群孩子是无辜的,因为他们也在奋斗,只不过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被挤到一边了。望着身心憔悴的学生,我只能用一颗慈善的心,鼓励他们,感化他们。就给他回复了这样的内容:“人皆有失误,贵在不服输。应有鸿鹄志,跃门成金龙”、“多一点快乐少一些烦恼,无论考分多少,累了就睡觉醒来就微笑,生活的滋味还得自己放调料,愿你天天开心得像炉子上茶壶冒着幸福的小泡泡”,并在班上向大家推荐来勉励全体同学。
二、唤醒、警示式评语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这些警醒性评语恰似一面镜子,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更全面的审视自己,进而不断的完善自己。让学生写篇“自我介绍”的文章,并希望登台演讲,要求先通过家长或从字典、资料上去了解自己名字的奥妙之处,再在班会上作自我介绍。因为学生的名字大都有积极意义,每个人的名字都是家长智慧的结晶,寄托了长辈的殷切希望。像有一位男生说的:“我叫张天明,据妈妈说,我是出生在黎明即将到来之前的,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向往光明,向往未来。因此,父母给我起了“天明”两个字,希望我勇于追求,向往明天,做不懈地奋斗,这是我坚固的精神支柱,每当我在学习生活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便想起了它——我的名字。又有一位男生说:“我的名字叫马斌,‘斌同‘彬有‘文雅的意思,‘斌拆开为两个字,即‘文和‘武,常言道,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合起来就是文武双全的‘斌,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希望我一定要树立高尚的志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将来成为一名能文善武的栋梁之才”。学生从自己的名字来历中找到家长的寄望和自己的特点,唤回了以前有过的自信。
三、欣赏、激励式评语激发学习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学生尤其如此,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老师的肯定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应有的潜能、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我在肯定优点时,力求语言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之发挥长久的激励作用,如我在给一个曾经书写潦草的同学写评语时用了这样的话句:“翻开你的作文本,一颗颗规范的汉字就像一个个在操练场上‘立正的武士,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练字取了显著成绩,我觉得你不光是练好了字,更可貴的是锻炼了严肃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将使你终身受益”。
四、启发、诱导式评语拓展学生思维
针对不同学生表现出的不同问题,老师要将不足和问题委婉的告知学生,并为学生指明思考、努力的方向,学生就愿意设法加强薄弱环节,扬长补短,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从不因一次习作失误轻意否定学生,令学生自尊心受到挫伤。对习作中的不足,表达时尽量做到含蓄委婉。经常用:“除了……的结尾,试想能否用……来结尾?”,“情节……是否在……情理之中?”,“假如以……开头,会不会产生……的作用?”,“倘若将……调换到……结构将发生……变化?”,“我想知道……更多的例子”的言语。特别在面向全体同学的同时,我比较关注习作水平较低的同学,多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发现的眼光,捕捉习作中的成功之处,用“大有长进”,“此处正合我意”,“我很欣赏这一句”等激励性语言,使他们在参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信心克服其不足,加快转化步伐。“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样,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教师喜爱他们,是在诚心为他们成人、成才而着想,有了这样的情感内因,学生自然从心底亲师、尊师,与老师沟通心灵的“通道”。就能激发出他们积极向上和写作的动力,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让评语对学生在习文悟道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写作一直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语言应用的考察,也在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同学们来讲却一直是个难题。
分数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应当也是能力的提高,靠一次、两次的押题或许一时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但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及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老师辅导一个学生,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或补差,或提优,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为此,老师教你用独特的方法学好初高中语文。
学生作文时最头疼的问题是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告诉大家不妨用刘勰的话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间”启发他们: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谈如何生活,体察入微。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可见观察是中学生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结合课本中的名篇交给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前,同样的材料上代人用来赞颂老师,下一代“涛声依旧”。似乎老师永远是身穿中山装,口袋里插一支钢笔,不苟言笑;老的,少的,农村的,城市的,一个样。通过观察,让其明白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科目的老师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教学方式等都有差异。当今教师不但追求内在美,还注重外在美;他们不仅仅追求脚踏实地,还注重巧干。课上,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评估论今,妙语连珠;课外,他们驰骋球场,泼洒丹青,舞文弄墨,雅趣如流。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践证明,丰富的写作素材,都是靠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来的。
要关注生活,博采众长。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老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可写身边的人或事,也可摘录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的段落,或介绍一部生动的有趣的影视剧作;,规定每月读一本优秀期刊,每个假期读两本名著。我们只有“行万里路”——广泛深入生活,只有“读完卷书”——博采众长,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确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的关爱、肯定和激励化作充满师爱的评语滋润学生心田,进而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让没每一次作业评改成为学生发展进步的增长点,就能让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我班一位学生在其习作中说:“因为有你,绝望不再嚣张,因为你是它的克星,因为有你,再渺小的种子也能发芽,因为你给了它生命的阳光,因为有你,世界会变得更好,因为人们心存着希望,许多人的事例,已经证明只要心存希望,就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