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锁记》的悲剧意蕴

2015-04-30周思凡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锁记叔本华张爱玲

周思凡

摘 要: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笼罩着一种令人迷茫的悲凉气氛。《金锁记》描写了旧中国一个遗老之家——姜公馆中二奶奶曹七巧的一生悲剧和典型性格,把她作品的悲剧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试图通过叔本华的三种悲剧理论,分析《金锁记》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金锁记;张爱玲;悲剧;叔本华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及其所能为极恶之事,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剧中人物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金锁记》是张爱玲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作品,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将其评论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把叔本华所说的三种悲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将通过叔本华的三种悲剧理论,分析《金锁记》的悲剧意蕴。

小说可以分为姜家分家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了曹七巧在姜家的生活和她走向变态的过程。后半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曹七巧的儿女长白和长安的命运。

叔本华认为,第三种悲剧最好,因为这种悲剧“既不需要有一个巨大的谬误,或者闻所未闻的偶然事件;也不需要一种人物,其邪恶达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它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争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他认为真正的悲剧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

《金锁记》取材于衰败的旧式家庭,所描写的也不过是“男女间的小事”。曹七巧家里本是开麻油店的,由于姜家二少爷是个残废,无法与做官人家结亲,便娶了七巧做正房。丈夫的残疾使曹七巧无法享受女性对爱情的渴求,并造成了她常年的性苦闷。于是她把姜季泽作为爱慕对象,但是传统封建礼教迫使姜季泽拒绝了曹七巧。现实的无情和对金钱的渴望,激起了曹七巧对钱财的无限占有欲,使她一步步陷入自己打造的黄金锁,也一步步走向心灵的扭曲。

小说的前半部分,曹七巧的悲剧就来自于这种“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一个充满鲜活的生命力的女子,当爱情和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便把自己的爱情投注到一个比自己的丈夫更具生气的男人身上,这无可非议,也符合人之常情。而姜季泽迫于伦理道德和封建礼教,拒绝七巧的示爱,更符合普通人的伦理道德观。然而,正是这都没有完全错误的双方,在不知不觉中,将曹七巧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写道:“……但在第三种(悲剧),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躬丁其酷,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正是因为曹雪芹在自己所熟悉的封建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在普通生活中将悲剧一步步的酿成。由此观之,《金锁记》也正如此。

虽然叔本华所列的第三种悲剧的意蕴最为深刻、苦痛、残酷。但是前两种悲剧也让人悚然。这在《金锁记》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种悲剧,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在《金锁记》中的体现就是姜家二少爷的残疾。如果说第三种悲剧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不自觉而为之,那么第二种悲剧就是不受认为力量干涉的外力所致。而这种外力在文学作品中通常体现为“命运”。例如《俄狄浦斯王》。

《金锁记》中,姜伯泽的残疾,既是他本人的命运,也是曹七巧的命运。比起第三种悲剧的不自觉,第二种悲剧的突出特点变现为不可选择。正是因为姜伯泽的这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残疾,使得曹七巧无法得到爱情、满足不了性欲。这种自身的不幸使她之后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一手拆散了女儿长安的姻缘,也折磨死了了两个儿媳。

叔本华所说的第一种悲剧——极恶的人物及其所能为极恶之事,在《金锁记》中则体现为曹七巧的儿女长白和长安以及她的两个儿媳的命运悲剧。而这里的“极恶之人”,正是曹七巧。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曹七巧由于心理的重度扭曲,在分家之后转变为一个恶母和恶婆婆,做尽了极恶之事。

女儿长安是她手中的第一个牺牲品。七巧让长安裹小脚,沦为亲戚朋友的笑柄。当长安在学堂呼吸道新鲜空气时,却又在七巧的无理取闹后放弃上学。当长安好不容易和童世舫有了爱情,七巧却从中作梗,变着法让长安吸上大烟,败坏女儿名声。把长安推向无底的深渊。

长白也在曹七巧的诱惑下吸食大烟。母子俩讨论儿媳的秘密,使儿媳被逼绝望,悲惨地死去。而后扶正的娟姑娘,不到一年就吞金自杀。曹七巧自身的不幸使她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甚至是自己儿女的幸福。极度的内心扭曲使她做出各种的恶事,毁掉了儿女、儿媳和童世舫的幸福,也造成了更多人的悲剧。

相比前两种悲剧,这种悲剧更加赤裸裸地展现的读者面前。而这种极恶人物为极恶之事所造成的悲剧,不仅仅是受害者的悲剧,也是这恶人自己悲剧。正如《金锁记》中长白长安等人的悲剧,更是曹七巧的悲剧。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将叔本华所说的三种悲剧充分得结合在一起,将悲剧意蕴表达的淋漓尽致。因此,《金锁记》不是简单的悲剧,而是渗入肌肤、令人颤栗的悲剧。也正是这样的悲剧性叙述,真实地表现的了个时代的悲哀,并使其具备的极高的美学价值。这也就是《金锁记》作为一篇中篇小说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金锁记》,张爱玲

[2]《红楼梦评论》,王国维

[3]《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

[4]《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猜你喜欢

金锁记叔本华张爱玲
九月雨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和她的《金锁记》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毒舌男”叔本华
悲悯中的苍凉一一透过《金锁记》看张爱玲小说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