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在“解构”与“重构”中增值
2015-04-30卢晓荣
卢晓荣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内容庞杂,头绪繁多,复习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突出重点。对于小学语文毕业班来说,复习既要顾及第12册教学的“重点”,又要拉动学生6年的语文学习这个“面”,系统地整理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巩固薄弱的环节,整合零散的知识,在“系统化”的历程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明确目标,搭建复习的支架
对于学生而言,经历了小学6年的语文学习,头脑中的知识处于杂乱、无序和含糊的状态。此时最需要教师通过复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系统。如何展开复习活动?其方向在哪里?这是复习伊始阶段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一些毕业班教师在复习时,缺乏目标意识,复习内容随意而盲目,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以为,复习时,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课程标准》)的要求,梳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重构基础知识、阅读、习作等复习专题,使复习活动指向明确。比如“阅读”专题的复习,根据《课程标准》,应关注下列目标要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快速搜集信息。
2.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积累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诵读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3.能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4.对阅读有浓厚兴趣,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以上内容,构成了阅读专题的“复习地图”。复习活动应始终围绕“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方法”这一主线展开,其中重点复习“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这一目标要点。可紧扣第12册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复习“一抓、二联、三问、四想”的方法。“一抓”指抓关键词语,表达方法等;“二联”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积累、联系时代背景、联系主要内容等;“三问”指理解句子时多问问写什么,怎样写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四想”主要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由此,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复习活动由“一盘散沙”走向“系统化”,由温故走向知新。同样,对于各成系列的“基础知识”和“习作”专题复习,也应找准其复习地图,力求用一条主线把复习内容串联起来,达到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把握联系,拉动复习的张力
1.把握汉字“形义”的联系。
小学毕业生要求会写2500个汉字。对于难写的、易错的、易混的生字须作重点指导。复习时可运用“以少胜多,化多为少,化整为零”的策略。比如,复习“欠”字旁的字时,可出示一组带有“欠”字旁的字:歇、嗽、歌、吹,告诉学生“欠”像一个张口的人形在呼气。与呼气有关的字,往往有一个“欠”字。学生就不容易混淆带有“欠”字旁和“夂”的字了。这样,抓住一个偏旁适当讲析字理,理解几乎所有含有这一偏旁的字,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复习汉字的方法。另外,对于一些“顽疾”,如“贼”右边的“戎”误写为“戒”,“拨”错写为“拔”,复习时应避免“简单地告诉”,采用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可告诉学生:“贼”由“人、戈、贝”构成,表示人持戈抢劫他人财物,这人就是贼。又如“拨”,要让学生明白:“发”有分散之义,用手把某些东西分开就是“拨”。
2.把握积累与运用的联系。
小学教材各单元后的“词语盘点”及“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歇后语、名人名言、对联、成语、格言、古诗等,目的指向于“积累”。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应设计整合性复习,使学生在新的“语言场”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复习。(1)归类积累,综合运用:如“词语盘点”的“读读写写”部分,不应机械重复地抄写,而应注意激发兴趣,在综合运用中复习。如出示词语归类:“一双眼睛百种看法。”汉语是非常丰富的。请你写出四个表示“认真看”的词语。这样,把分散于各单元的词语以“主题”相聚,整合成为有联系的整体。除了“相同内容”的归类积累,还可以进行相同结构、相近或相对意思词语的积累。如出示句子,让学生读句子,填上含有“然”字的词语:听说公园的梅花迎风斗雪,〓〓〓绽放,我便邀上姐姐〓〓〓前往,到公园一看,一树树梅花挺立在风雪中,它们那么鲜艳,那么精神。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便〓〓〓无声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样的复习,着眼于启发学生复习应立足于整体,避免词语复习的碎片化,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趋向于丰富与结构化。(2)营造“语言场”,运用中积累:学生的日积月累如何化为积极的语言力量?在新的语境运用不失为其中的渠道之一。如可出示句子,让学生填写谚语、诗句、名言:老师常用“?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等谚语告诉我们要学会合作,正确认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冬冬接连几次语文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渐渐地骄傲起来,这时你作为他最好的朋友,你可以引用“古今贤文”中的“?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这句话来提醒他。这样的“语言场”,是对积累的盘活,融积累、理解、运用为一体,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3.把握阅读与习作的联系。
阅读与习作本是孪生兄弟,阅读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在“阅读”与“习作”专题复习中,必要时应打破专题堡垒,让学生在阅读中悄然解开语言组合的密码,使阅读和习作相得益彰,同步朝着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运动。小学阶段涉及的主要表达方法,如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材料的安排,开头与结尾的方式,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表达事物特点的说明方法,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等。教师可借助文本资源,让阅读与习作复习交相辉映。(1)抓住课文的精彩片段、优美语句进行仿写促进内化;(2)主题重组,温故知“新”:如把《北京的春节》(第12册)、《落花生》(第9册)、《少年闰土》(第11册)、《狼牙山五壮士》(第9册)等同处第三学段的精读课文,根据“详略得当”这一主题进行资源重组,让课文在新的主题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根据主旨,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这样的重组角度是多元的,可以是“同一主题,材料各异”,可以是“同一作家的文章”……甚至还可根据“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重组,着重进行表达方法的回顾,重组中实现由“个”到“类”的套接,一方面可以深化阅读,另一方面推动习作能力的提高。(3)运用方法,选一篇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和再加工。如在重组课文《月光曲》《山中访友》《匆匆》《桃花心木》中,复习表达感悟的三种方法:直接抒发感悟,在叙事中表达及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之后,让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改变习作复习“落空”的状态。这样的复习指向,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是让阅读与习作变得“左右逢源”,由此走向“内容与形式”的整合,实现“阅读与习作”的接轨。
三、立足学情,打通复习的脉络
有效的复习,还应从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处、困惑处、薄弱处入手,找准“痛点”,对症下药。当把复习落到学生的心坎处时,复习就拥有了“吸引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类学习数据,了解最需复习处:一是查阅学生作业,练习,查看自己的批改记录、教学反思、试卷分析等,寻找学生知识上的缺漏;二是回忆课堂情景,思考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困惑处、争辩处、卡壳处、意外处,找寻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学情信息,了解学生的已知、熟知、基知、未知,找准学生“此时此地”的位置,复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对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小学毕业班学生经常难以简洁、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而此项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也是基本的“语用”能力。复习时不应“视而不见”,可依托第12册教材,选取相关课文设计三个学习环节来展开、推进复习活动:
第一,引导学生回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以《一夜的工作》《和田的维吾尔》《手指》《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依托,分别引领学生复习“题目扩展法”“段意归并法”“摘录原句法”“要素串联法”等概括方法。
第二,借助“综合复习”里的一篇课文巩固方法。如可借助《中华第一龙》,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概括思路,从不同的视角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第三,运用“综合复习”中一组课文内化方法。如可让学生自主把握《狱中联欢》《养花》《琥珀》《智慧之花》的主要内容,其要旨在于能灵活运用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形成此项阅读能力。
无论是哪一项专题复习,都应观照学情,不断思考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的办法,进而改变学生茫然的复习状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忆,梳理,运用,拓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内养外”,举一反三,实现学生能力层级的质变,最终实现由“会”到“用”的发展。
总之,复习不能“例行公事”,教师应不时关注复习状态与复习结果之间的关联,把握学段目标与查缺补漏的关系,重构复习内容与形式,在“讲有重点,练有方向,补有针对”中,实现复习内容由厚变薄,复习方式由繁变简,复习效果由无效走向增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