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微课程主动迎挑战
2015-04-30黄国才
黄国才
一般地,“微课”是指教学生学习的一段视频,而“微课程”则是一个教学生学习的资源包,除视频外,还有微练习、微资源、微设计(供教师用)、微反思(提醒运用此微课程的注意事项等,供教师用,也可供学生用)。不管是“微课”还是“微课程”,都是为学生在线自组织学习而开发的,是帮助学生自学的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是不是也可以不用到学校、到教室上课呢?回答:“这个可以有。”只要教师把教学视频上传网络,只要网络上有足够丰富的、系列的、优质的课程资源,不就可以了吗!此其一。
其二,教育资源,特别是教育“软”资源,如优秀教师、先进理念、优质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呈现方式等的不均衡,是普“世”性的,但是,当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都有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那么,这种不均衡就大大降低了。换言之,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随地都能享受任何你想要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应然。因此,微课程不是要不要的问题,也不是好不好的问题,因为,不管你“要”或“不要”,它都在那“网”里;不管它“好”或“不好”,它也都在那“网”里,而是怎么用、怎么用好的问题,是怎么确保它的质量的问题。要发挥微课程的功效,其质量充其量也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你用不好、用错了,人们的“过去,学生被教辅绑架,现在,学生被微课程绑架”的担心就会变成现实。
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微课程质量问题,确保其能够帮助学生自组织学习。其次,要解决怎么用、怎么用好的问题,确保它帮助了学生独立学习。第三,学生“在线学习”后,在教室还学什么、怎么学,亦即教师还教什么、怎么教。微课程绝不“助纣为虐”绑架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空间,也不“越俎代庖”代替教师的教学和辅导。在我看来,第三个问题才是问题的核心——对教师最大的挑战。我们要直面它,化挑战为迎难而上的动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机遇。
一、保证微课程的质量,确保其能够帮助学生独立学习
从微课程本身来说,要实现帮助学生自组织学习的目标,就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着手研发能瞬间吸引学生眼球又能使之保持至少10分钟的注意力跟着学的微课程。从我们对各地选送的183个课堂录像式微课视频和93个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视频作品看,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更适合学生静静地学习,而课堂录像制作的微课往往陷入“看别人学习”或“看热闹”的尴尬境地。本文讨论的微课程均指运用各种录屏软件和电脑技术制作的。
1.内容上。首先是考虑学科特点(相对而言,理科比较方便以微课程的形式呈现,而文科要复杂得多);其次考虑学科重难点(不是也不必要学科所有内容都要制作微课程);再次,微课程都不以教学生记忆知识为目的,而以理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例如,小学语文学科,不是教学生学习某篇课文,而是以课文(整篇或部分)甚至其他材料为例子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怎样”如何如何,就可能“能够”如何如何。当然,这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从“怎样”到“能够”必须经过反复实作、迁移学习。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六下)为例,就可以研发出若干个微课程:
(1)教学生学会怎样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通过对此文标题、开头、中间、结尾部分的研读,教学生提炼出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点。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点:
标题——亮明观点
开头——提出观点
中间——证明观点
结尾——得出观点(结论)
(2)教学生学会怎样选择证据来证明观点成立。通过对此文论据的研读,引导学生发现证据(事实)的一般规律,即用于证明观点的事例一般要三个,且这三个事例要有代表性,如,考虑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以增强说服力和公信力。
(3)教学生学会怎样组织事例来证明观点。将引文的三个事例叙述与叙事类文章比较,发现议论文的事例在叙述时,总是把能够支持观点成立的内容详写以强化之,其他内容略写。如要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把三个事例的“抓住问号不放”“一连串的问题”“带着一连串的疑问”都予以强调,而怎么解决问题的内容略写。由此,要么迁移到阅读其他议论文,来印证上述发现(同时也让学生发现例外,如,《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标题就不是观点——但可以将其改为观点表达式。这正是一次难得的拓展思维训练契机——有一般就有例外,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多问问诸如“是这样吗”“有没有其他可能”“这是不是最佳的”此类问题);要么迁移到议论文写作,试着写一写“真理诞生于千辛万苦之后”(先列结构提纲,再选择三个事例,突出“千辛万苦”)。
2.形式上。一是幻灯片画面尽可能活泼——吸引学生的眼球,但又不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文字(符号)尽可能简洁、醒目,帧数适量;二是讲解语言要准确精练又不失生动富于表现力;三是尽可能多与学生互动,如设计闯关练习等(当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互动增强、电脑智能化水平提高,人机即时对话就不成问题了)。总之,短短10分钟左右的视频要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像迷恋网络游戏一样沉浸其中而不知不觉地跟着学,而且,还想做微练习中的作业,阅读微资源中的超链接内容,经历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
从教研部门来说,要加强培训、指导和质量把关,确保上传到专业网络上的微课程是信得过的优质产品。目前,我们省普教室等部门组织了多场微课程研发培训,还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以及农村学校需求列出研发指南,开展微课程作品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给福建省中小学微课程中心网站。
二、确保学生自主运用微课程,让学生在决策中学会自主决策
微课程资源运用的总原则是,只要你喜欢且需要就下载来看来学。具体言之,一是学生自主;一是教师主导。
1.学生自主。既然微课程定位是“学生在线自组织学习”的资源,那么,用与不用以及怎么用,就看学生的实际需要了。因此,用的时间和空间主要在课外。“我要学”是微课程资源运用的常态。
2.教师主导。在尊重学生自主的前提下,教师有目标、有选择地指导学生用,“为我所用”是新常态。如:
(1)直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①弥补教师自身“短板”。比如汉语拼音教学,如果教师自己的发音不准或不得要领,就教不了学生,那么,如果专业网站上有汉语拼音教学的微课程,你就直接下载微课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跟着微课程学习诸如舌尖音、舌边音、前鼻音、后鼻音等等。②补充教学。一些不方便或没有条件讲授的内容,比如,关于性教育的。③开阔视野。就像把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动物世界》节目引入课堂一样。
(2)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延伸性学习。一方面向课前延伸,相当于预习;一方面向课后延伸,相当于巩固提高。
(3)注意学段特点,1~3年级一般不适合用微课程。一方面,年龄小自制力差;一方面,没有家庭书面作业的任务,因此,如果实在需要就必须放在课堂上。
三、因“学”施教,主动应对挑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对于教师来说,真正棘手的问题是:学生先学了怎么教?有的学生学了、有的学生没学,怎么教?有的学生甚至超过教师了,怎么教?
这使本来就复杂的教学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当然,这并不是有了微课程之后才有的问题。因为,差异是必然的(用好了,是优质资源)。在微课程出现之前,学生不也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同而不同吗?同一个内容,对有的学生来说,早在“家教”中就学了,可有的学生还没接触过。只不过,微课程的出现,使人们又重新关注或更加担忧而已。
怎么解决此问题,靠的是迎难而上的勇气、躬身实践的韧性和化挑战为机遇的智慧。
因“学”施教,是大方向。
1.教师把微课程纳入备课范围,作为备课的参考资料。只有教师先看过了相应微课程,才能多一些把握。一方面,可以决定是否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估计可能看过微课程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知己知彼,方能增强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便在实际教学中因“学”施教而调整、生成。
2.发挥看过微课程的学生的作用,教同学学习,构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例如,教师利用课前三分钟了解看过微课程的学生情况,然后请这些同学辅导同桌或小组内其他同学或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教人学习不仅能使别人受益,也使自己理解得更深更透,同时收获“给予的快乐”。“教才是最好的学”。此时教师便可深入到小组内倾听或参与讨论,再次收集“情报”。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就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3.让教师在课堂上辅差助弱成为实现。教育的公平在课堂。课堂的公平在因“学”施教。因“学”施教的关键在辅差助弱。当然,辅助者不是教师一个人在操心奔忙,而是一个团队——教师和暂时领先的同学一道,真诚而有针对性地帮助、辅导暂时处于劣势的同学,真正使所有学生同在课堂中、共享好教育。
总之,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真正的学习应该也必须发生在学校、在教室、在活生生的教师的眼皮子底下、在互帮互助的同学中,而不是在冷冰冰的网络终端上,就像你在电视上、电脑屏幕上无法享受到在电影院才能欣赏到的3D效果、高品质音响、特大高清影像以及独特的“影院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