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2015-04-29李英等

医学信息 2015年14期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李英等

摘要:总结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主要包括治疗前后在用药过程、病情监测、呼吸道管路等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认为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确切,而对治疗前后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等,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研究发现,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明显改善NRDS患儿的缺氧情况,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能提供恒压气流,使患儿在吸气相得到所需的气压和流量,避免气道和肺泡塌陷,保护肺表面活性物质,刺激黑-伯反射,使自主呼吸变得规律[1]。本院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NRDS患儿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新生儿收治7例NRDS患儿均使用了肺表面活性物质,其中男4例,女3例;所有患儿均符合邵肖梅等主编《使用新生儿学》有关NRDS的诊断标准[2]。入选标准:①胎龄≤35w;②出生后4~6h内出现自然呼吸、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吸气性三凹症,双肺呼吸音减低;③胎龄≤37w,母亲患有孕期糖尿病,出生后10~24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④血气分析提示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和体征。

1.2方法 患儿明确诊断入院后立即行气管插管,给药前充分吸尽气管内分泌物,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3],按100mg/kg气道给药,加用复苏皮囊加压吸氧2~3min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内均匀分布,排除严重CO2潴留和气胸患儿后,拔出插管,给予NCPAP呼吸支持治疗。保证PaO2(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6.67~10.7kPa,使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0%以上。治疗前后常规监测血气、进行痰细菌培养。

1.3结果 7例患儿治疗前后的用药过程、病情监测、呼吸道管理等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后5~10min,所有患儿气促、呻吟、三凹征等呼吸窘迫症状明显减少,经皮血氧饱和度升至88~94%;7例原有发绀患儿发绀程度明显改善。治疗后30~60min,所有患儿的PaO2恢复正常范围,PaCO2较治疗前下降5~10mmHg,7例患儿3~5d均成功撤离NCPAP,改为小流量鼻导管吸氧,直到停止供氧过度至正常呼吸,抢救成功率为85%,1例患儿由于病情加重并发肺出血而放弃治疗。

2护理

2.1肺表面活性物质用药护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为白色粉剂,使用前后应充分吸尽气管内分泌物,同时将药物缓慢加温到37℃,用注射用水2ml稀释,轻轻地摇匀药液。关于预热方法,我科使用暖箱预热药液,效果不错。我科采用新方式给药:将患儿置仰卧位,用5ml无菌针管抽吸珂立苏,用碘伏消毒棉签消毒气管导管进口段外侧壁后刺入,边匀速缓慢滴入。采用复苏皮囊加压吸氧2~3min,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内均匀分布,给药时间15~30min。药物滴完后,快速拔出针头。新用药方法因在给药的同时不停止供氧及中断通气,并且缓慢匀速给药,因此不会有缺氧等现象。且因为是直接刺入气管导管内缓慢滴入,不用打开接头,因而避免了患儿呼气而被咳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的浪费,保证了用药剂量准确性,避免了因反复操作造成感染。但应注意药物注入时一旦发现心率、SpO2下降,应立即停止给药,并加压给氧。

2.2 NCPAP呼吸支持期间的护理 采用瑞士新生儿阿拉丁NCPAP装置连接婴儿鼻腔与呼吸机,初始参数为:压力5~7cmH2O,气流量8~10L/min,氧浓度30~50%,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8~94%,不得超过95%。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血气情况适当调整吸入氧浓度和压力,所以当FiO2下调至40%,再下调压力。避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气而发生氧中毒、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慢性肺部疾病,以及NCPAP的压力下降过快而导致肺泡重新萎陷,所以我们每次将压力下调1~2cmH2O。我科使用瑞士新生儿阿拉丁NCPAP可调节氧浓度和压力,有氧浓度、压力报警装置,并有湿化和加热功能,在治疗中可以保持供气压力稳定,可以显著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NCPAP呼吸支持时,将患儿置于预热的暖箱内,采用头侧位以利于口腔内积液的引流,中间放置一个"鸟巢",周边用包被围成,使患儿的双手和双脚靠近身体中线,呈卷曲体位,这样更容易维持稳定的肢体和生理活动,同时也有利于NCPAP管路的固定。在使用NCPAP时,用人工皮制成"工"字型的鼻垫,防止鼻部发红及溃烂,所以在治疗期间护士应加强巡视和检查,每班护士评估2~3次口咽鼻道通气状况,每4h松动鼻部1次,予鼻部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刻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3病情观察及监护 在应用NCPAP时,要严格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呼吸状态和节律、心率、血氧饱和度、紫绀程度、双肺呼吸音及肺部情况以及低氧血症是否纠正,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有无改善等。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每2h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立即通知医生: 反复呼吸暂停; 肺出血; CPAP在8~10cmH2O或氧浓度超过50%,PaO2<50mmHg。有1例患儿由于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

2.4呼吸道管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前应彻底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通过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拔出气管插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使用药物后6~8h内不能进行吸痰,除非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NRDS患儿早期的肺功能残气量主要靠呼气末正压维持,如果频繁吸痰,一旦脱离呼吸机会使PEEP丧失而导致肺萎陷加重,所以NRDS早期不宜吸痰,而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按需吸痰,7例患儿无1列发生呼吸道堵塞。在NCPAP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环路的密闭性。

2.5预防感染 病房定时通风换气,早晚各使用肯格王空气消毒机消毒1次/d,2h/次,所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床单、被套、枕套、衣物等均高压灭菌后使用。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凡接触患儿的医护人员,认真做好双手清洁和消毒后才能接触患儿。暖箱每天用1:500的含氯消毒毛巾擦拭2次。另外,还需要做好患儿的口、眼、脐、皮肤、臀部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总之,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而治疗前后精心的护理措施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治疗前后的用药过程、病情监测、呼吸道管路、预防感染等,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熊健.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0,3:38-39.

[2]邵肖梅.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5-398.

[3]滕林海.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3(10):39-40.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给新生儿洗澡有讲究
导致新生儿死伤的原因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INSURE技术与常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联合PS在早产儿RDS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治疗中的效果
不同剂量PS对早产儿NRDS的疗效分析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