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的“慢”艺术

2015-04-29周云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历史教学

周云华

摘 要 历史课堂的“慢”艺术,就是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生成知识与技能,有充分的空间探究方法与过程,有充裕的机会浸润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生成 慢的艺术

历史课堂的“慢”艺术,就是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生成知识与技能,有充分的空间探究方法与过程,有充裕的机会浸润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慢”生成

在知识与技能的生成上要放“慢”节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到历史概念“慢”解读,知识结构“慢”梳理。在“慢”生成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才能更深刻,对知识结构的把握才能更到位。

1.历史概念“慢”解读

历史课堂中的“慢”,是指在教学关键时刻适当放缓授课进程,使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与学生的心理节奏同步,如新授课的概念教学。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主任所强调的“在核心概念的教学上要做到不惜时,不惜力”。

高中历史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涉及到多个重要历史概念。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是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如何突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核心概念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成效。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在新课一开始,就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用一句话来表示,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看似很简洁,但让学生听了似在云里雾里。

曾听过省常中李老师的这堂课,他对此概念的处理方式我觉得比较有效。首先与学生一起回顾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次,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正解认识和把握这一核心概念。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主要形式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阶段等。第三,是通过列表比较的方式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个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本质,形成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确的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整个历史体系的主要支撑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形成以历史概念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既抓住了历史教学的根本,也是促进优质课堂常态化的关键。

2.知识结构“慢”梳理

在历史学习中,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很重要。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梳理历史知识的结构。学完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放手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共有三课,分别是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罗斯福新政》、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这三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下:

必修2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学完本课后,老师先别急着出示自己设计的板书结构,而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三个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尝试设计本课的知识结构。这是笔者的课堂上一位同学梳理的知识结构图:

在知识结构的“慢”梳理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以理解和内化,思维与智慧得以启迪和发展。正如乌申斯基在《教育论文选集》中所谈到:“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慢”探究

在过程与方法的探究上要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做到重点难点“慢”突破,方法规律“慢”总结。在“慢”探究中,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展开,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凸现。

1.重点难点“慢”突破

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探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市中洪老师设计了如下一组材料,引导学生对此重点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一:美国政府应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约束,做好企业的守夜人就行了;经济应该绝对自由化,每位美国公民不要等待救济,要靠个人奋斗。——胡佛

材料二:1924年福特汽车厂日产汽车2500辆,1930年达到4000辆,美国70%的汽车是分期付款买的。资本家普遍认为生产无极限,消费无极限。——《美国简史》

材料三:1920~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工人工资仅增长了2%;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财富超过全国总财富的33%。——《美国简史》

材料四:一只股票股价为10元,其每股平均收益为1元,市盈率为10÷1=10倍。投资理论认为,市盈率在20倍以内属价值投资。而在1929年,很多美国股票的市盈率达到了1000倍以上,明显出现泡沫化状况。——陈火金《股民基民》

材料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和制约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一切矛盾。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盲目扩大的趋势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因而产生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

这一探究化上了整整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了:正是在“自由放任”的理论指导下,生产无序化;生产的东西太多,导致商品的大量积压;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导致市场消费疲软(产品相对过剩,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过度信贷、股票投机、金融缺乏监管;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洪老师还出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理论示意图”(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此重点问题的深刻理解。

“慢”,应该慢在重难点处。历史教学不能只是在文本的表面打个“水漂”,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我们要舍得下“慢”功夫,花大气力。“教育,30%是启发,70%是等待。”这是对教育是慢艺术最好的理解。

2.方法规律“慢”总结

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往往将因素、特征、趋势等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直接教授给学生,学生在课上似懂非懂,很难在课后真正理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笔者对此进行了改进,突出了对历史过程与方法的探究。具体思路如下:

课前给学生布置先学任务,请学生问一问(询问父母、祖父母等长辈)、查一查(上网查询)、读一读(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礼仪风俗的书籍阅读)、找一找(寻找仍能看到的一些实物证据)……并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以备上课时展示。

课中让学生深入探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事先准备的图片或由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探究1: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特征及总趋势?(答案略)

问题探究2: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案略)

问题探究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答案略)

特征及趋势的概括要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而原因的分析要体现历史史实的完整性,即不能因为教科书模块分配的特点,而割裂历史知识间的联系。我们要慢,等待学生的思考,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剥夺了学生对方法规律的思考时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慢”浸润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浸润上要放“慢”节奏,给学生充裕的机会,做到情景“慢”体验,细节“慢”感悟。在“慢”浸润中,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升华,态度价值观才能得到引领。

1.情景“慢”体验

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浸润的好案例,外校杨老师作了如下情景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用心阅读,慢慢体验。

情景一: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生于显赫的家族,是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做过纽约州参议员、海军部副部长、纽约州长。1921年8月,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

情景二: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

情景三:此刻最应该说的是真话,完全坦白而大胆的真话。……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们不应该听天由命,而是应该让命运为我们服务,对于大家所赋予我的信任,我将用时代所要求的勇气和奉献作为回报。我将竭尽全力……”

从以上几段材料,学生体验并认识了罗斯福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情景一:坚强,乐观。情景二: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战胜自我。情景三:信念坚定,无所畏惧)。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敢于直面困难、自信、果敢、信念坚定、乐观豁达、爱国、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也正是这些原因,深深吸引了美国的民众,连续3次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深受美国人民爱戴。

2.细节“慢”感悟

历史的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历史发生了什么,更要让学生在品味历史细节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引导他们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解。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相较于其他学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上,它有更多可供使用的素材。

大约在商鞅被杀的五个月前,商鞅和赵良之间有过一次很有意思的对话。在《商君列传》里,司马迁用了几乎四分之一的篇幅记录了这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商鞅认为自己治理秦国有移风易俗之功,想把自己和穆公时代的五大夫比。而赵良则从商鞅所作所为的六个方面对商鞅进行了批评(这六个方面是:“非所以为名”“非所以为功”“积怨蓄祸”“非所以为教”“非所以为寿”“非所以得人”)。“如今您得以见秦王,靠的是秦王宠臣景监推荐介绍,这就说不上什么名声了;身为秦国国相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宫阙,这就说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了;惩治太子的师傅,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聚积祸患啊;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上边的行为比命令百姓更为迅速;如今您却违情背理地建立权威变更法度,这不是对百姓施行教化啊;您又在商於封地南面称君,天天用新法来逼迫秦国的贵族子弟……”

这个细节与学生们平时接触到的对商鞅的评价有些不同,通过此细节,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商鞅这一令人敬、令人惜、令人怜的历史人物。

总之,就历史学科而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反刍、去领会、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学习者、参与者,从而习得知识,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2] 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郑友强.地理教学“慢”的艺术[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8).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历史教学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