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里的老上海
2015-04-29
石库门建筑群统称为“张园”,原是一百多年前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在向导王刚锋的带领下穿梭于张园巷弄,既能欣赏建筑细节,更能听到有趣的老上海故事。
位于市中心的上海四季酒店是魔都现代生活的代表之一,近在咫尺的石库门蕴藏的则是近百年来上海的历史和专属于上海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为了向老上海生活方式致敬,四季酒店找到资深摄影师王刚锋,跟着他体会这条约四小时的石库门摄影之旅,不仅能够看到、听到关于石库门建筑、文化的历史和故事,更能推开一扇扇承载着百年历史的房门,去感受如今依然生活在石库门的人们的生活。
为了带我们看到石库门清早传统早点摊头的忙碌景象,王刚锋建议我们早晨八九点出发,这样也能在最好的光线里拍一张活色生香的照片。不过,为了备好体力,我们在出发前先享用了四季酒店的“四大金刚”传统上海早点——油条、烧饼、粢饭糕和豆浆。9:00,王刚锋准时等候在酒店大堂,从四季酒店走到“张园”只需要两三分钟。此时,热气腾腾的早点摊还没有散场。在如今的上海市中心,这种在大铁桶内壁上烘烤出来的烧饼已不多见。即便不尝,这也是拍照留念的绝佳机会。
绕过早点摊的热气,石库门里一栋栋的建筑呈现眼前。王刚锋向我解释,“张园“是1882年由原籍江苏无锡的富商张叔和所建,取名“张氏味莼园”,简称“张园”。石库门建造之前,这里曾经是晚清民初的政治中心——孙中山曾在此做过多次演讲,霍元甲在这里摆过擂台。张园还是中西合璧的游乐场的雏形,园内设有茶座、照相、马车、马戏团、过山车、西洋景等,供游人休闲娱乐。20世纪上半叶,“张园”逐渐衰弱,作为英租界的腹地,英国人兴建的石库门建筑由此诞生。顾名思义,大门向南的“石库门”周围以大石头铸成的围墙包围着,其实就是压缩版的四合院。因为是英国人设计,处处能看到英式连体别墅的特点,瘦长窗子外面的石头装饰、外挑的阳台等,优雅大气的外观能看出从前这房子的主人一定生活富足。解放后,房子为国家所有,原来只住一家人的建筑里一下子塞进去几户甚至十几户人,气氛也随之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王刚锋一边领着我走,一边不停地和“张园”的居民们打着招呼,他和这里的很多人算是老相识了,所以能以“老街坊”的身份推开某户紧闭的大门,带领我一探乾坤。他教给我一个数清一栋石库门建筑里住户人数的方法:只要数一数水表就行。就我们走进的这些房子来看,最少也有六七户人家,最多的住着24家房客。每户人家拥有一间屋子,通常都是共用厨房和卫生间。但生活在此的人乐在其中,你家晚饭吃什么,我家买到了什么便宜货,全都是藏不住的秘密。从前那些优雅的壁炉、墙面装饰深藏在简陋的橱柜之后,倒是漂亮的地砖让人还能追踪到一点儿大户人家的痕迹。
王刚锋带领我参观的最后一栋石库门建筑近年大热。它从前的主人是电影《太平轮》里那艘轮船所属公司的老板周庆云。走进这栋保存完好的建筑,已经在此生活了五六十年的老奶奶第一时间拿出了关于太平轮背景介绍的文章来给我看。虽然,转弯而上的宽敞楼梯上方已经搭满了竹竿,楼顶上吊下来一根根挤满灰尘的电线,生活在这里的人依然为石库门辉煌的历史而深深骄傲。
四小时一晃而过,我们带着老上海的故事和相机里数百张照片回到上海四季酒店,四季轩餐厅上海主厨王俊主理的海派料理不可错过,推荐蜜汁银鳕鱼、油爆虾和糖醋排骨。再到沁Spa按摩放松一下,沉淀整个上午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