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大别山,养生天悦湾
2015-04-29何诚斌
天悦湾位于中华禅宗之源和皖水之源的岳西县,将禅宗文化与黄老文化融合,体现身心灵与精气神一体化合修及全面养生主题。
北纬30度线被称为地球的脐带,而大别山腹地岳西县恰巧处于这条脐带下的丹田位置。
“一座山牵手一座山,在衙前河两岸环抱天悦湾。每个山峰都似佛祖狮子吼,禅宗发祥地,皖水之源,爱不深藏,一花开五叶,一水流万溪。”岳西是中华禅宗之源和皖水之源,青山白云、飞泉流瀑、花红柳绿,万千自然景象,无不蕴含着空灵澹远的悠悠禅境。
据史载,公元574年,二祖慧可为躲避北周武帝灭佛之灾,南行到大别山。一日,慧可来到汤池畈,发现这里及周边很多村子疾病流行,人们生活在一种恐慌的气氛中。通达老庄易学及医学的慧可立即投身功德行动,为亡者超度,为生者配药。几天过去,仍有一些人因医治无效而死去,慧可很着急,突然想起同时代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上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他又想起同时代学者元苌的《温泉颂》:“其水克神,克神克圣。济世之医,救民之命。”于是,他通过多年掌握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将每户温泉池放入精心配制的中草药进行浸泡,然后让所有人喝上一杯他亲手熬制的药汤,接着让人们到温泉池里沐浴半个小时。第二天,所有人都病除身爽,恢复了健康。慧可在村子里住了几天,打听本地有什么隐蔽的高山可供修行。村民向他推荐了离这里75公里的司空山。慧可泡罢温泉,兴笔写道:“庶扶老携幼共洁体而身,北辙南辕,亦披襟而畅遂矣。”
二祖慧可在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建寺开坛,使中国禅宗得以发扬光大。与岳西相邻的潜山县天柱山下三祖寺又是三祖僧粲的道场,邻县太湖县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故乡和树葬地。可以说,在中华禅宗发展史上,岳西、潜山、太湖构成了中华禅宗发祥地的金三角,岳西县的重要地位无可撼动。
天悦湾温泉位于岳西县历史名镇天堂镇与温泉镇之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荒滩,然而它周边的环境特别好,近前一派田园秀色,远处山脉起伏,云烟苍莽如黛,无论从整体或从局部看,都可圈可点。既可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又可游览美丽的河景。
黎明和黄昏,天悦湾的每一时每一刻,空气的品质与城市有显著区别。每一缕光线透着自然和谐的分子,处处皆生意。置身于这大美的环境,双眼被唤住,留神于自然,一定会回归真实的本心。
“能洗沉疴除秽浊”的天悦湾温泉,给予人们的是一种功德。这种功德所体现的人本思想与禅宗的慈悲喜舍的情怀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这是中华文化积极推崇的境界,也是今天我们努力追求的境界。
循着水的声音,踏进这片绿色的土地。天之悦,河之湾。掬一捧暖暖的温泉,爱意直入心脾,不忍再离。拂去浮尘,雾霾无踪,如此宁静。这一境界在神秘的北纬30°线上的岳西天悦湾,氤氲,升腾。
据碑文记载,这里明代就建池沐浴治疗疾患。康熙《安庆府志》载天堂镇:“年有温泉可浴。”古人有这样的诗句赞誉:“浑身爽如酥,祛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
天悦湾温泉出露在太古界花岗岩断裂带中,是纯天然温泉。小径旁绿树扶疏,翠竹成荫,深绿、浅绿、墨绿、淡青等植物互相映衬,俯仰生姿。一个个露天汤池在树木竹篱的掩映之中,隐隐约约,氤氤氲氲,令人蓦然感觉恍惚进入世外桃源。
根据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监测报告数据,天悦湾温泉品质优良,属于碱性碳酸氢钠泉和偏氟、硅酸热矿水,含镭、氡、钠、钙、镁、氨、钾、铁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多方面对肌体的调理和保健作用,可以养颜美容、舒缓神经紧张,辅助疗治神经痛、皮肤病、银屑病、关节炎、脊椎炎等功效,以及促进局部组织再生。
天悦湾公园分为花卉养颜区、养生药浴区、绿色农品区、天悦湾主题区、激情动感区、乐活美食区、至尊汤屋区、SPA泳馆区等功能区,有42个各具特色的户外温泉泡池,并配套设有室内温泉旅游池、温泉理疗房、干湿蒸“净桑”室、香薰屋、健身房、娱乐室等。天悦湾为安徽省“十佳旅游”项目,与天悦湾一河之隔的慧可居酒店,被评为“2014中国最佳精品酒店”称号。
天悦湾温泉将禅宗文化与黄老文化融合,体现身心灵与精气神一体化合修及全面养生主题。运用太古养生方法,精心打造七藤汤泉、酊水水疗、药泥SPA、古法油疗、古法针灸、汤屋木桶浴等高端养生产品,已接待来自全国众多成功人士、海外华侨和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波等国家入境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