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基于朴实的本质
2015-04-29Marco
匠心,源于心,忠于心。
高文安传承解构中国传统建筑,将有质感的东方思潮带入国际视野。可谓:天人合一,匠心独运。
高文安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身上有着无尽的故事为你讲述:他被业界称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是香港由建筑师转为室内设计师的第一人。这个传奇的男人不仅仅是室内设计的神话:50岁开始专业健身,53岁拍摄个人写真;年过花甲,来内地创业,业务遍及大江南北;他将深圳的旧厂房改造成办公室;他把面馆和咖啡馆开进故宫;年轻的设计师追捧他为偶像,把他演讲时的句子作为座右铭……
采访高文安,是在一个早春的午后,当时他正在用最熟练的粤语和伙伴们分析设计图纸。而此时,他刚刚完成一次长途出差,而在访谈结束后,他将要飞往国外继续他的工作。高文安的助理诉我,这就是高文安日常生活的浓缩,似乎永不疲倦的他,以分钟来计算工作时间。也很难想象,眼前的他已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
故宫遗梦,我的面馆
对高文安的设计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故宫神武门内东长廊的故宫面馆,它是高文安精心设计的集餐饮、设计、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展示空间。
回想起当初那段经历,高文安说:“在紫禁城的地界儿开一面馆真心不易啊!”"2007年初,因为“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的热议,在故宫经营八年的星巴克被撤出。得知这一消息,高文安开始与有关部门接洽。从开始接洽故宫到最后进驻,高文安前后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所幸的是他的执着与坚持让我们最终见到了故宫面馆。
在他看来,故宫中的食肆应该是国家文化的展示窗口。举目世界,无论是法国卢浮宫还是大英博物馆内都有优雅闲适的餐厅,而偌大的故宫却没有,时常可以看到游客蹲在地上吃盒饭、吃杯面,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与气势恢宏的故宫亦无从匹配。他决意在故宫里做一间既接地气又有质感的餐厅,让中外游客在品尝食物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利用面馆作为空间载体,实现文化交流。
设计伊始,高文安及他的团队非常上心,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了解学习故宫的方方面面,力求设计与故宫融为一体。在初期的方案设计中,高文安认为关于历史的记忆,不只是来自一本本古书的记载,更是来自建筑、服饰、器物等一系列文化载体。但高文安并没有将古代元素照搬,而是用现代的视角,将宫廷特色的装饰元素提炼出来。
古代宫廷特色的装饰元素被融入到平易近人的餐厅设计之中。京味浓郁的鸟笼、坐礅、雅致的宫灯、竹篮……处处散发文化气息,营造出独特的怀旧氛围。
在最终成型的方案中,更强调对故宫古文物的保护,为了尽可能展示建筑六百年前的历史状态,将天花板完全外露,保留原有实木架构。店中的柱子也做了洗漆处理,将油漆一层层抹去,露出原来楠木的裂痕,力求原汁原味。这一大胆构想成为故宫面馆最大的设计亮点,也创故宫内所有餐厅之首例,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故宫古建筑与古文物的精髓。
高文安用其数十载的专业经验赋予中国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价值,旨意以设计的视角展示和推动传统文化。
故宫面馆,正是高文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浓缩。
除却血脉相承的民族归属感与使命感,更因着其无法被其他文化比拟的深厚蕴藉。高文安希望能以一己之力向世界开一扇窗,让世界见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容纳百川的气度。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PUfg6htqMUBiq6Qes4BjjB.webp)
设计,应有人的味道
72岁高龄的高文安出生于上海,幼年移居香港。怀着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向往之心,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墨尔本大学,他也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建筑师,作品被墨尔本大学收藏至今。
回国后,高文安意识到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建筑的外在理念,而忽视了作为建筑的核心精神——人的最基本需求。于是,逐步转移工作重心,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室内设计领域至今。
在高文安的设计中,可以看到他对建筑与环境相融相生的高度重视和以人为核心所展开的设计理念的呈现。浑厚而又浓郁的设计风格,却可以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独具个性的同时与周围环境、自然环境相融合,他认为这将是今后设计理念发展的方向。
在近30年的设计生涯中,高文安设计了超过2000个室内项目,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可以说,高文安的设计糅合了中西文化,将中国文化渗入建筑概念,并加上西方的科技及舒适的特质,从而设计出独特的作品。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Fd4MQgrGzhiQL78eqAAu4y.webp)
高文安一直强调希望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更多的设计中来。“我在香港长大,在国外念书,对中国文化并不习以为常,所以我对传统文化很好奇。或许有的元素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但我却如获至宝。”在设计中,不需要有那么多固定的条框束缚思维,因而他乐于用反传统的思维进行创新。“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反而给我多一些空间来创作。”高文安强调,我们不能活在历史里面,要活在一个非常现代的、为未来创作的空间里,才可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将传统元素进行现代演绎。
高文安对民族特色品一向兴趣盎然,并对民间文化情有独钟。“你不能只是做一些宫廷里的文化,就说代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物馆的陈列品并不是最好的,我要追寻的是老百姓的智慧。”
在高文安的眼里,室内设计的关键是要有人的味道,有生活化的气息。因为空间不是拿来看的,而需要有人在里面活动。所以他做的空间永远不会是很饱满的,而需有人进入这个空间才能成为一幅完美的画。
喜欢高文安作品的人,多半选择不远千里亲自登门,并与之交流。高文安一直强调自己从不追潮流,也不标榜风格。“设计师应该是完全没有界限的,这样,设计才可以更加广阔宽大。潮流很快会过时,设计是生活,人永远比风格重要。”高文安说,他拿捏的尺度是尊重客户,懂得客户的需求,与客户保持充分的沟通。高文安认为,做设计师首先要用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客户,而且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要好好地去分析消化客户的要求,达成有效沟通,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在作品中。
尽管目前除香港总公司外,已经拥有深圳、上海、成都等分公司,高文安对待工作依然认真,每一张设计图纸他一定亲自把关。即使在飞机上或者商务车内,他都会带着画板随时画图纸。
对待工作,永不止步。
7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高文安的全部生活都是工作。每年坐150次以上的飞机,大半年时间在天上飞来飞去,去各地向客户做方案汇报,跟年轻设计师交流和演讲。最喜欢旅游,爱去文化悠久的国家,那些有两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其生活文化场景,更是高文安的学习对象。高文安从不收藏东西,“我的东西都是要卖出去的”,在旅途中精挑细选的物品,高文安都把它用回客人身上。
“一个设计师也应该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你才可以叫自己是一个设计师。设计师只有懂得生活,懂得享受,然后再从生活点点滴滴里面吸收体验,最后发挥出来。”高文安珍惜每一寸光阴,但又非常懂得享受生活。
一年当中,高文安有30次演讲,"300多天住酒店,尽管如此,但他坚持每天早上7点30分起床,跑步、健身。闲暇时,他会一个人驾驶游艇出海,也会选择和朋友们开PARTY狂欢。
“享受生活,贡献社会,不断学习,享受人生。”这是高文安的人生序曲。重视生活素质,乐观地思维,让他不避讳谈自己的“隐私”。“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高文安说,对待工作和爱人他同样重视,但他只能选择已经选择的,如果再去选择婚姻,对爱人一定是不公平的。所以,直到今天,72岁的他依然单身。他选择不婚,却赞美婚姻。他设计过的上千户家庭,无一例夫妻离婚,而这绝非巧合,这无非是他把对生命的关爱和祝福都留在了他所设计的每一所房子里,唤起人们心底的归属感。
“善待自己,享受生活”是高文安的八字箴言,他说的“善待”,指的是不断学习进取,不做有压力的事情,他说的“享受”,是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PmPaBpU9aH9LHcGNXUzEZ3.webp)
高文安现在出门,会得到很多粉丝、尤其是女粉丝的尖叫,以及踊跃要求签名及合影留念。这不像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应该得到的待遇,哪怕是“香港室内设计之父”——让粉丝们如此疯狂的,便是那个身穿白色PoloT恤,健硕身材、古铜肤色、闪亮银发、低沉声线的健美型男高文安。高文安50岁那年决心健身,还找来私人教练督导,一年半后已由中年发福的水桶身形变成健美先生。之后高文安更拍摄全裸写真影集,轰动全港,同时更掀起一股健身热潮。
“我好高兴,因为可以令人知道五十岁不一定走下坡,可以是另一个人生阶段的开始……回首这些年真是多姿多彩,工作顺利,做人变得成熟,器量更大,信心更强,做人更加谦厚,我觉得都是做运动得来。”永不言倦的高文安在工作和健身中获得人生的所有乐趣,他坦言永不退休,一直工作到老到死。说起自己的代表作品,他说还没有出来,将会发生在未来,那将是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永远不过时的空间。
每年,高文安都要出国6次,会见不同的客人,感受不同的风情,参观不同的博物馆,生活异常精彩,但“香港室内设计之父”也是凡人,在喝咖啡、品红酒的优雅生活之外,高文安也会守候电视机前看历史剧和人情剧,和朋友们聊聊生活。
高文安直率、自信、沉稳、专注、原则清晰,但这一切都基于朴实的本质之上。如何评价自己?“我是一个非常懂得生活,非常能够把握机会,永远不放弃的人,而且我对自己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视,我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工作做得更好。”高文安语速平缓地说道。
匠,治也。小能治心,大能治世。高文安如今虽已年过70,依然精力充沛并保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正如他所说“70岁,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